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淺談小學數學中的珠心算教學

淺談小學數學中的珠心算教學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16 22:52:29

【作者】唐 林

【機構】 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區江陵小學

由于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剛結束幼兒園的生活,他們正處于半形象半直觀的思維狀态,他們好玩、活潑,認識事物直觀,易于接受生動活潑、感染力強并富有情趣的事物。那麼,如何激發一年級孩子學習數學的興趣,成為一年級數學教師教學實踐中必須面對和解決的問題。珠心算教學與數學教學的有效整合為這一問題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

淺談小學數學中的珠心算教學(珠心算在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用)1

珠心算教學讓學生對數的認識變抽象為具體

在一年級數學教學中,“數的認識”可以和珠心算教學有效整合,采用“出示實物一建立物象一讀數和寫數”的過程,算盤就是一個特殊的計數器,它檔位清,示數直觀,兒童通過動手撥珠,建立“物一珠一數”的對應關系。例如:一年級剛開始的教學内容(數的認識和組成)。由于數學的抽象性,有的教師結合例圖、小棒,一般的計算器等工具來講授,但我認為,算盤是更為合适的工具,因為算盤的設計有它的獨待性,中間的一道梁把算盤分成了上珠和下珠,一顆下珠表示1,我們利用下珠就能表示1、2、3、4;一顆上珠表示5,對于5或比5大的一位數,便可以利用上珠和下珠相結合的形式表示出來。因為低年級學生的智力特點,讓他們一下去數較大的數字很容易出錯,而利用算盤這種上珠和下珠相結合的方式來表示數,學生隻需數出這個數中超過5的那個部分,從而減輕了學生的思考負擔。

淺談小學數學中的珠心算教學(珠心算在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用)2

珠心算教學可増強兒童腦力,提高計算能力

現代認知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學習數學要遵循“動作一感知一表象一概念一符号”的認知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動作、感知是認識的起點,是自主構建知識的關鍵;表象是在操作或觀察的基礎上将認識對象在頭腦中形成相應的形象,它是知識結構向認知結構轉化的中介,最後在頭腦中将其表象進行深加工,把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繼而形成概念、符号。學生的這一認知過程客觀上要求學習内容要直觀形象,以有利于學生感知新知識。學習珠心算可以把計算變得容易,速度超常。讓學生動手操作、撥珠把計算過程具體化、形象化,雙手撥珠促進左右大腦平衡發展,智慧在手指尖上,打算盤可以刺激神經末梢,通過神經中樞傳遞給大腦。通過腦像圖訓練,使兒童學會在腦中演繹思考過程形成映像思維,增強記憶力,集中注意力,提高速讀能力;使思維敏捷進而開發智慧潛能,激發想象力、創造力、為未來的學習奠定基礎。

淺談小學數學中的珠心算教學(珠心算在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用)3

利用珠心算教學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激發學生學習的源動力。剛入學的一年級小學生從幼兒園“寓學于樂”中一下轉入到“以學為主”,很難适應學校生活及課堂學習,特别是對數學課,他們感到枯燥乏味。算盤作為學具,又是一種看的見,摸的着的玩具,孩子們喜歡撥撥玩玩的動作,他們在撥算珠時,不僅看到了算珠排列出的各種有趣的圖案,而且還不時聽到從自己手下發出的悅耳動聽的“劈壁啪啪”的算珠聲,既是學習又似遊戲,當撥出結果與其他小夥伴相同時,那種成功的喜悅是我們成人難以體會到的,這小小的算盤适應了他們的好奇、好玩、好動的心理。當孩子們對珠心算有足夠的興趣時,就會産生強烈的探索欲望和飽滿的情緒狀态,自發地調動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種感官,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中去自主探究。因此,教師應改變教學方式,根據孩子們的心理特征和認知規律,精心設計實用性強的教案,充分利用網絡、視頻技術采取圖文并茂,聲像結合的形式作出有聲有色、賞心悅目的優質課件用于教學,并把運算口訣、撥珠技巧、記憶方法編成童謠、歌曲、順口溜、謎語等,讓孩子們在唱中學,在學中唱,在玩中練、在練中玩,改變他們的學習方式,寓教于樂,使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感受學習數學的快樂,從而培養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充分地調動了他們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使他們由“要我學”轉化為“我要學”、“我愛學”。

淺談小學數學中的珠心算教學(珠心算在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用)4

利用珠心算教學培養學生合作交流能力

新課程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力求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讓學生在積極主動中得到和諧的發展。珠心算課堂能讓學生人人參與教學活動。例如:在教學一年級上冊20以内的退位減法“11-幾”時,學生通過擺一擺、算一算、撥一撥,在交流時能找到多種算法。珠心算課堂活動豐富、能幫助教師改變“滿堂灌”的教學形式,形成“教得活,學得活”的民主學習氛圍。

淺談小學數學中的珠心算教學(珠心算在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用)5

例如:在教學珠算撥珠動作時,教師的指導不可能都面向全班學生,互助互學就成為課堂的主旋律,和諧的師生關系、融洽的課堂氛圍自然形成。在這種環境中,每一個學生能感受到珠心算的樂趣和神奇,并主動投入學習探索之中,從而使學生合作與交流的能力得到培養。如在課堂教學中穿插自由讨論、小組活動等形式,給學生一個自由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從而更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力。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自由地表達觀點,并且進行一定操作,主動驗證想法的正确性,能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始終興緻盎然地投人到訓練中去,就會增強興趣,誘發積極訓練的動機,形成相互作用的情境,讓孩子們能感受到“珠心算”的樂趣,積極投入。當師生間建立起親近融洽的良好關系,課堂上注重合作、交流時,良好的課堂氣氛自然“水到渠成”。

淺談小學數學中的珠心算教學(珠心算在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用)6

總之,珠心算教學對提高小學一年級的數學成績的作用顯著,将珠心算教學整合到一年級的數學教學中,使數學教學更加形象、直觀,加強了學生對數位和算理的理解,增強腦力,開發小學生的智力,讓學生思維變得更敏捷,提高計算能力。同時,也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學生積極性更高,學習更加投入。在互助互學中,培養了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當然,在教學中,我們要把握好整合點和“度”的問題,要正确處理好珠心算與數學教學的關系,使二者有效地整合,互相促進,既能發揮珠心算優勢,又能促進數學課堂教學,将珠心算教學最大限度地與數學課堂整合,使其發揮優勢促進數學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