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
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人。1899年2月3日生于北京。因為老舍生于陰曆年底,父母為他取名“慶春”,大概含有慶賀春來、前景美好之意。老舍上學後,自己更名為舒舍予。“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舍棄;予,我。含有“舍棄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老舍”這一筆名,是他在1926年發表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時首次使用的。在“舍予”前面添“老”字,而後面去掉“予”字,便成了現今人們熟知的“老舍”。這個“老”并不表示年齡大,而是含有一貫、永遠的意思,合起來就是一貫、永遠“忘我”。他用“老舍”這一筆名發表了大量文學作品,以至不少人隻知道“老舍”而不知舒慶春是誰。
老舍的一生,總是在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藝界當之無愧的“勞動模範”。他自己說:“我終年是在拼命地寫,發表也好,不發表也好,我要天天摸一摸筆。”正因為如此,他勤奮筆耕,創作了《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茶館》《龍須溝》等大量文學作品,赢得了“人民藝術家”的崇高贊譽。“舍予”、“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實寫照。
老舍的兒子舒乙在《父親最後的兩天》中寫道:
“父親名‘慶春’字‘舍予’,舍予是舍我的意思。王君的‘舍身’兩字應了‘舍予’的原意。大概,王君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的,所以,脫口而出,此時此地此景被他的這兩個字包攬無餘了。舍予兩字是父親十幾歲時為自己取的别名。在字面上,正好把自己的姓——“舒”字——一剖為二。他願意以‘舍予’作為自己的人生指南,把自己無私地奉獻給這個多難的世界,願它變得更美好一些,更合人意一些。從此,他認定了‘舍予’這條路,在這條路上堅定地走了整整一輩子。
父親二十三歲那年,曾向比他更年輕的學生們發表過一次公開講演。他說,耶稣隻負起一個十字架,而我們卻應該準備犧牲自己,負起兩個十字架:一個是破壞舊世界,另一個是建立新世界。這大概是他的第一個‘舍予宣言’。
父親自己确實提到過一塊身後的小石碑,和王君所說的石碑相似,那是一九三八年的事情。不過,立碑是戲言,表示為國難舍身是真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