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安卓手機的觸控真的很垃圾

安卓手機的觸控真的很垃圾

科技 更新时间:2024-07-21 21:30:16

實體快門按鍵!

作為手機市場中妥妥的小衆選手,索尼是少數仍然保留實體快門按鍵的廠商,最新發布的 Xperia 1 III 也不例外,這也和索尼試圖将專業級的影像體驗搬到手機上的策略相符。

安卓手機的觸控真的很垃圾(智能手機觸控交互那麼方便)1

▲ 圖片來自:索尼

然而縱觀整個手機市場,實體按鍵在手機上的地位并不樂觀,随着屏幕增大、曲面屏出現,按鍵數量快速減少,音量鍵加鎖屏鍵的組合成為了絕對的主流,也隻有同樣小衆的遊戲手機才會安上肩鍵。

一增一減之間,按鍵的功能和價值在不斷變化,它于智能手機而言,并不僅僅是「維持習慣」的産物。

追求更大的屏幕,并不是淘汰按鍵的唯一原因

智能手機發展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不斷增大的屏幕,從功能機到智能機,再到全面屏、曲面屏,屏占比增大的同時屏幕也更大了,伴随着這些技術和産業升級,實體按鍵被逐漸淘汰。

最直觀變化就是全面屏潮流帶來的變化,随着蘋果在 iPhone X 上用上 COP 封裝工藝,在邊框處折疊屏幕的同時,将屏幕顯示 IC 控制也放在了折疊屏幕下方,實現了窄小等寬屏幕邊框的同時,也去掉了 Home 鍵。

安卓手機的觸控真的很垃圾(智能手機觸控交互那麼方便)2

▲ 為了實現超窄下邊框,蘋果選擇了屏幕彎折的封裝方案

而曲面屏的流行本身也擠占了按鍵們的生存空間,雖然現在市面上的大部分旗艦都逐漸采用微曲面設計,但彎曲的屏幕還是占據了一定的側面空間,這也讓手機側邊按鍵越來越細窄。

但這并非是手機按鍵越來越少的唯一原因,手機設計走向一體化、無孔化也是影響因素之一。

作為典型的便攜微型設備,手機廠商們一貫重視手機内部空間利用率,在續航體驗優先級更高的情況下,按鍵本身占據了一定的内部空間,與之相配合的零件更是需要留出不小的空間。

再加上出于防塵的考慮,一體化被提上了日程,它也讓手機整體美觀度、質感提升了不少。

安卓手機的觸控真的很垃圾(智能手機觸控交互那麼方便)3

▲ 3.5mm 耳機接口和實體按鍵一樣被「淘汰」了

而按鍵和接口也就順其自然地成為了手機廠商們共同的「眼中釘」,以往音樂手機常見的播放按鍵、快門按鍵都逐漸被放棄。

此外手機按鍵自身的穩定性也飽受懷疑,早在 iPhone 使用實體 Home 鍵時就有不少用戶擔心它損壞,轉而使用蘋果提供的虛拟 Home 按鍵,雖然之後蘋果對其做了調整改善,但刻闆印象已經留了下來。

即便是 2021 年的今天,在部分旗艦手機上仍然有按鍵松垮的問題,再加上側邊按鍵都比較細窄,手感确實不如以往。

而廠商們期間新增的獨立語音助手按鍵,往往也和語音服務本身的成就有關,三星曾在手機上設置了一個單獨的 bixby 語音按鍵,但智能語音助手本身就不夠智能等問題導緻這顆獨立按鍵使用頻率并不高,後續三星也曾放棄這一設計。

安卓手機的觸控真的很垃圾(智能手機觸控交互那麼方便)4

▲bixby 獨立按鍵更像是三星為了推廣智能助手而設計的

蘋果在 iPhone 采用全面屏設計之後則采用長按鎖屏按鍵喚醒 Siri,這也是語音助手獨立按鍵們所對應功能常見的結局,鎖屏鍵與音量按鍵組合使用取代了不少獨立按鍵。

更大的屏幕增加了内容豐富性的同時,也增加了産品的可能性,實體按鍵虛拟化也成了廠商們共同的選擇,截屏、鎖屏、亮度音量調整等常用調節都被歸于通知欄。

安卓手機的觸控真的很垃圾(智能手機觸控交互那麼方便)5

安卓手機的觸控真的很垃圾(智能手機觸控交互那麼方便)6

像蘋果、一加這樣保留實體靜音按鍵或三段式按鍵的,除了本身實體按鍵使用上的優勢,這一按鍵也成為了産品品牌的體現,一旦調整需要面對的是原有忠實用戶的質疑,此前蘋果修改鎖屏聲被抵觸就是最直觀的案例。

觸控時代的新按鍵們

實體按鍵重要性下降的同時,也有不少廠商想要改造它,錘子就曾設立閃念膠囊獨立按鍵,按下就可以喚醒,并通過語音識别記錄想法,總體來看還是一個不錯的效率工具,遺憾的是錘子的離場結束了這一切。

安卓手機的觸控真的很垃圾(智能手機觸控交互那麼方便)7

▲ 後續還加入過語音搜索功能

而其他廠商則開始另辟蹊徑,試圖創造一些不存在的「按鍵」,蘋果在 iOS 14 系統上就有嘗試,敲擊 iPhone 背面兩下或三下就可以實現如截屏、鎖屏等多項功能。

它實現了如同實體按鍵一般符合直覺的操作,依靠熟練的肌肉記憶,不需要看屏幕也能完成操作。

當初三星推廣 bixby 獨立按鍵時就有不少用戶提出将它改成一顆獨立 DIY 按鍵,由用戶自己定義常用功能,方便且實用,如今來看蘋果實現了這一創想。

安卓手機的觸控真的很垃圾(智能手機觸控交互那麼方便)8

更難能可貴的是「輕點背面」這個功能還支持快捷指令功能擴展,這裡就體現出 iOS 軟件生态的強勢了,基于自動化的快捷指令幾乎可以調用 iPhone 當中的一切功能,堪稱最強側邊按鍵了。

在蘋果産品中這種設計并不少見,AirPods Pro 耳機柄末端有一個明顯的凹陷處,它的功能和有線耳機上的實體按鈕類似。

通過壓感技術輕按播放或暫停,按兩下切換、長按切換到通透模式,再加上蘋果設計了與之相配的 clink 音效,使用起來就真的像一顆實體按鍵。

安卓手機的觸控真的很垃圾(智能手機觸控交互那麼方便)9

對比業界常見的入耳式耳機使用觸控闆操作,耳機柄上不存在的按鍵更符合直覺,而且誤觸風險更小,再有就是入耳式耳機點擊耳機尾部的觸控闆切換音樂時,力道沒掌控好就會影響耳機佩戴位置,或是産生噪音,得時不時地調整一下。

按鍵所帶來的直觀體驗是如今不少人仍然懷念它的主要原因之一,雖然由于屏幕增大等各種原因它的優先級降低,但廠商們仍然在通過軟硬結合的方式于手機等各種設備上複現實體按鍵一般的體驗,即使它們當中不少并非是按鍵。

這也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震動馬達的火熱,轉子馬達、線性馬達等專業名詞成為了數碼愛好者們最關注的配置内容之一,其根本原因在于它和按鍵一樣實現了「Z」軸般的按鍵體驗。

安卓手機的觸控真的很垃圾(智能手機觸控交互那麼方便)10

▲拯救者電競手機 2 Pro 有着雙震動馬達設計

在震動馬達體驗中部分 Android 手機已經在諸多細項中超越了蘋果,聯想、黑鲨等多個遊戲手機品牌都加入了雙震動馬達的設計,同時它們與遊戲内容配合往往可以實現更細膩的震感。

這種定制化的震動功能體驗,讓重視即時反饋的電子競技遊戲體驗更好,自然也就越來越受追捧,而在日常使用中也讓調節時鐘等二元平面上的功能更直觀,如實體旋鈕一般。

安卓手機的觸控真的很垃圾(智能手機觸控交互那麼方便)11

通過軟硬協同,廠商們仍然在探索按鍵在人機交互方面的深度。

活到現在的實體按鍵,靠的不僅僅是習慣

音量鍵和鎖屏按鍵的組合是手機市場主流選擇,但其實也有廠商試圖改變,華為 Mate30 系列上就有一個名為「隐藏式側邊音量鍵」的設計,通過觸控和振動反饋取代原本的實體音量按鍵。

但最終華為還是用回了原本的實體按鍵方式,究其原因一方面是 Mate30 屏幕曲率比較大容易誤觸,另一方面取消音量按鍵其實是在調整人們一直以來的習慣,它并沒那麼容易改變。

安卓手機的觸控真的很垃圾(智能手機觸控交互那麼方便)12

這也是觸控交互淘汰實體按鍵論調中最常出現的論點,但實體按鍵沒有被完全淘汰僅僅是為了維護舊有習慣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更大的屏幕與觸控交互,帶了更多的内容可能性和交互可能,但同時也讓内容和交互更複雜了,對比而言按鍵一比一綁定功能形式反而更簡單,在智能手機功能越來越多、日益複雜的今天,實體按鍵的簡單反而成了優勢。

iPhone 的 Home 按鍵就是典型案例,在《The One Device: The Secret History of the iPhone》這本書中就有提到當初喬布斯其實想在 iPhone 上設計兩個按鍵,分别是返回鍵和 Home 鍵。

安卓手機的觸控真的很垃圾(智能手機觸控交互那麼方便)13

但最終喬布斯聽從了設計師的建議僅使用一個 Home 鍵,而設計師的理由也很簡單,多了一個返回鍵會讓交互變得複雜起來,按下 Home 鍵就返回桌面更簡潔可預測,也更受信賴。

魅族的 mback 同樣也是,在同一顆按鍵中設置了兩種互相獨立的交互方式,簡單且好用。

足夠簡單高效的按鍵,操作起來頗為直觀,這也讓它成為了上手複雜智能設備最佳的人機交互方式之一,學習成本更低,任天堂同樣是此道的佼佼者,業界常見的遊戲手柄通過按鍵布局,讓人們更快上手。

安卓手機的觸控真的很垃圾(智能手機觸控交互那麼方便)14

左滑杆右按鍵的布局結構讓人很快就能了解到左邊是操控方向,而右邊是攻擊等指令,任天堂甚至在 Game Cube 的手柄上設置了一個巨大的 A 鍵,其他幾個小型按鍵環繞着它,凸顯了 A 鍵作為主要确認鍵的地位,也讓人更好的上手學習。

同時按鍵作為硬件對比現在智能手機上常見的虛拟手勢、按鍵有一個優勢,一般來說按鍵交互的優先級是最高的,不會出現軟件交互方式互相排斥的現象,現如今仍然有 Android App 沒有遵守 Google 所設定的規範,最終導緻交互不了的情況。

在可預見的未來,一體化、無孔化仍會是智能手機等小型精密設備的主要發展潮流,同時帶有屏幕的設備也會越來越多,它們将融于環境與人們交互,但按鍵依然會存在。

作為更直觀高效的人機交互方式,足夠簡單的它仍然能在未來占有一席之地,更何況按鍵本身的形式乃至人機交互的深度仍在是廠商們探索的重要領域。

按鍵,并非完全是維持習慣的落後産物。

按鍵,并非完全是維持習慣的落後産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