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一年級要不要和老師經常溝通

一年級要不要和老師經常溝通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4-24 02:41:34

從我們上小學的時候,就有一本叫做思想品德的課在教我們為人處世的道理,到了初中上來,也有一門課程叫做思想政治,同樣也是在教我們與社會上的人打交道的道理,甚至就連我們高中作為我的物理老師的班主任有曾說過這麼一句話:遇上事情,你把你的那頭低一哈,别太杠。

一年級要不要和老師經常溝通(大人和老師都教我們遇事情要忍讓)1

總之,各種各樣的為人的道理,我聽得太多了,但是都離不開一個中心的意思,那就是遇事要忍。是因為害怕嗎?我認為不是,但我一時半會兒私護又說不上來什麼道理,所以這個問題我曾經想了好久找到了答案。

而我自己從初中開始也以一句被窩稱之為十六字真言的話為座右銘:遇事要忍,料事要準,出手要狠,善後要穩。

一年級要不要和老師經常溝通(大人和老師都教我們遇事情要忍讓)2

由此可見,我的人生信條第一也是忍字訣,對事情要有清晰的判斷力,一旦出手就要全力以赴,瞻前顧後容易吃大虧,拳頭過後再講道理也是可以的,但是切忌出手的時候畏畏縮縮,要麼就不出手,出手就别有所顧忌,達到保護自己的目的,等事情解決之後還要考慮到可能出現的後患,及早想辦法解除隐患,這就是善後了。總的來說,我的座右銘大緻就是這個意思。

可是這裡我自己曾經一度止不住的好奇,為什麼我的第一要求就是忍?為什麼要忍?這個問題平時沒深究過,隻是當時下意識的就是這麼認為的,沒想過原因,這可能是因為學校裡長久的思想教育形成的。而我這個人有個毛病,那就是有時候容易鑽牛角尖,這個問題沒提起來還好,可是一旦提起來,就一定得想出個所以然來,否則寝食難安。

一年級要不要和老師經常溝通(大人和老師都教我們遇事情要忍讓)3

所以,我就想啊想,到最後,才發現,有時候牛角尖真的不好鑽,也不應該鑽牛角尖,因為你會發現自己是那麼的蠢,看似很複雜的問題其實很簡單。

之所以要忍,是因為人和這世間萬物是一樣的道理,哪怕就是兩個沒有生命的物體,靠的太近了都會發生摩擦,更何況是人呢?人也是一種群居動物,相互彼此之間離得很近,而且每個人的性格不同,也許他認為很正常的行為,或許在你的性格看來就是厭惡的,這種情況下你或許會覺得對方是在故意給你找事兒,可事實上呢?對方或許連你為什麼生氣都不知道。

一年級要不要和老師經常溝通(大人和老師都教我們遇事情要忍讓)4

于是誤會就這樣形成了 而這個時候就需要你忍了,因為下次你也有可能再不經意間做出一些自以為很正常,但是别人卻感到厭惡的事情,你希望别人因為這種事情和你吵架素甚至大打出手嗎?你肯定不願意,因為太丢人了!

所以,将心比心,你在這個時候是希望對方忍了的,因為世界上人這麼多,如果你和每一個發生誤會的人都吵起來,那你得類似,這與害怕無關。同理,遇上别人這種情況,你也應該忍一忍,不是害怕,而是忍字,就是群居的人們在各種容易發生誤會的前提下能和平相處的前提。

這也是老話常說的“退一步海闊天空”的由來,以前不理解,但是現在我慢慢地懂了。

一年級要不要和老師經常溝通(大人和老師都教我們遇事情要忍讓)5

就像曾經我一直在思考,“斤斤計較”這個成語為什麼是貶義詞,為什麼各種思想教育讓我們要得饒人處且饒人,為什麼有時候明明占理的人會被人說成是小肚雞腸,按道理來說,既然占理,那麼自己做的事情就是應該的,為什麼還會被這些各種貶義的詞語來批評?

可是自從我理解了人的生活當中的這個忍字我也就明白了,“斤斤計較”和“小肚雞腸”說的都是一個人對于一些自己占理的小事兒抓着不放,可實際上這些小事兒隻是對方的性格差異造成的誤會形成的,雖然沒做好,但總歸不是什麼大問題,人活一輩子誰還不是小問題不斷呢?

一年級要不要和老師經常溝通(大人和老師都教我們遇事情要忍讓)6

如果這些都計較,那麼這世上的人還怎麼打交道?你誰螚保證因為性格差異、文化差異等不會造成自己理虧的誤會?你難道希望對方抓着不放嗎?不會,人心都是一樣的,摩擦在所難免,隻要沒什麼損失,那麼這種摩擦完全就是人們相處時候的正常現象,不必在意。如果你連這種小誤會都在意抓着不放 那麼你的人生會很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