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心電監護儀已經基本普及,盡管型号、生産廠家不同,但一般都包含了心率、血壓、血氧、呼吸等監測内容,有的還包括體溫、有創監護等。它為臨床工作帶來了許多方便,但是它真的很容易掌握嗎?下面我們來介紹一下心電監測的四個最常用的項目。
心電監護儀
血氧
病人常常“血氧水平很低”。根據心電監護儀測量原理,患者的末梢循環、指甲油、局部皮膚衛生狀況不佳都會影響心電監護儀的判斷。患者出現血氧上升的情況比較少見。當病人血氧值很低時,要觀察病人,特别是局部情況。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要觀察測量曲線,非常規則的曲線才有參考價值。
測量同側手指血氧測量時,測量值自然會下降。若病情不允許,也要在測完血壓一段時間後測血氧。
另一種常見症狀是休克、血壓低的病人,由于其末梢供血不足,末梢血氧必然下降。事實上,這并不意味着病人确實存在低血氧。若病人神志清楚,對答準确,無明顯呼吸困難,但測得的血氧較低,則先不必擔心,看是否有誤操作,或該病人是否有先天性心髒病。恰恰相反,末梢血氧是正常的,這并不意味着這個病人是正常的,高血紅蛋白就是一個好例子。
如血氧不符合患者實際情況,有三種措施幫助排查原因:一是要确定異常情況,如休克、血壓計袖帶壓、局部皮膚衛生不良等;二是追病史,排除先天性心髒病、老年 COPD等平素低血氧情況;第三,如果無法發現原因,要做血氣分析,可以幫助分析出現異常血氧的原因。
心電監護儀
血壓
由于測量原理,心電監護儀對高低值會有很大的“偏見”。往往會出現低值往更低裡報,高值也拔高顯示的情況。比如說患者真實血壓是180/100mmHg,它就很有可能會測出190/110mmHg;反之當低壓是70/40mmHg時,可能顯示的就是60/30mmHg。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袖帶的寬窄、松緊程度都會影響判斷。
此外,也有一個容易忽略的原因:“自動測量時間間隔設定得太近”,比如10分鐘、15分鐘、有時5分鐘。不過,如果用硝普鈉、亞甯定之類的降壓藥來控制血壓,或在搶救休克、體液複蘇時,很有必要在短期内這樣做。若長期如此操作,不僅影響病人末梢血氧測定,還會使肌肉及軟組織反複受壓。對年齡較大、低蛋白營養不良的病人,血管彈性明顯受影響,血壓測量自然不準确。
處理方式就是看監護儀的說明書。普通的儀表都會顯示血壓的量程,如果超過了範圍,就老實地拿起聽診器和血壓計,自己測一下。此外,除了搶救外,盡量不将測量間隔設置得太短。除測量不準确外,還可能給患者造成損傷。
心電監護儀
呼吸次數
這個指标比較“不可靠”,影響因素比較多,一般要結合病人的呼吸次數來判斷。所以這一指标基本上可以“忽略”。
心率
在監視器上,個人認為這是“最有用”的指标。心率是許多疾病危重程度的晴雨表,另外對于心梗、心律失常等重病的判斷,都是依靠心率波形。
心率波形的“麻煩”:心電監護儀的作用機制不一樣,一般是在一個時間段内計算出一個QRS波形的波形,再計算出心率。當病人早搏時,儀器顯示的數據經常改變。有的時候,QRS與T波高度很接近,由于導聯或T波高尖等原因,儀器會誤認為它們都是心率,此時心率會加倍,造成不必要的「驚慌」。曾有一位專家主治醫師,讓人降下了230的心率,其實當時病人的實際心率隻有115。
此外,心電監護的波形是通過模拟導聯産生的,與傳統的心電圖波形不同(心電圖連接肢體,而普通監護儀隻通過胸前連接),因此,像ST段擡高等波形可能并沒有什麼問題。因此,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仔細閱讀監護儀的說明書,并和普通心電圖對比,找出監護儀的特殊導聯,判斷它是否與心電圖的特定導聯一緻。
心電監護儀
總結3點,輕松掌握心電監護:
1.學習說明,隻有了解心電監護儀的“全部知識”,您才能輕松自如。;
2.嚴格規範操作,避免人為因素造成的測量和判斷錯誤;
3.最重要的是,當監視器出現異常時,應立即觀察病人,而不要遠遠地盯着儀器下指示。我們在治病,需要看病人治病。用儀器來輔助診斷,絕對不能被儀器診斷!
以上就是心電監護儀的血氧、血壓、呼吸次數和心率方面的解讀,希望可以幫到你。
關注收藏并轉發,也許你認識的人對這個知識也感興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