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做營養咨詢中體重管理這一個項目的時候最常常遇到的問題,并不是“為什麼我減肥總反彈?”,也不是“我怎麼就沒法抵禦甜食?”這類情緒化的問題。而是“為什麼我每天都好好吃飯,就是瘦不下來?”
這部分人的感慨真的很類似:我甜食吃的不多,口味也清淡,甚至結構都是膳食指南一模一樣,但是就是不瘦!
是的,這并不是一個莫名其妙的問題,而是一個非常科學的現象。
“好好吃飯”還真可能會越來越胖我個人也體會到,每天「正常吃飯」是會逐漸變胖的,甚至嚴格按照膳食指南吃飯也是會在微胖的路上回不來的。我在嚴肅研究過這個問題後,并且觀察了非常多例減肥路上奮鬥很多年的咨詢者後,得出了以下幾點重要的依據:
絕大多數人的「正常吃飯」都過量了。我們都知道,如果總體攝入的熱量不超過每天消耗的總熱量,是無論如何也胖不起來的;否則就成了“人體永動機”了,這也是能量守恒原理。所以很好理解,那些認為自己「正常吃飯」卻不斷變胖的人群,其實隻能是吃多了。
除了健身這部分人(本身就很注重身材),絕大多數運動量較小的人的要滿足「吃飽」所吃的熱量,是大于保持身材的所需要的能量。簡而言之就是:好好吃飯隻能讓你營養充足,卻很難讓你保持苗條。
也就是說你覺得你從不暴飲暴食,僅僅是「正常吃飽」其實就是某種程度的微微過量。盡管這個過量可能很少,比如一天隻有50大卡的過量。但是常年累月積累下來,一年漲個1-2公斤都算少的。
所以「好好吃飯」并沒有錯,但是你不能指望它能讓你瘦。
人是在變老,飲食方式不變的結果隻有身體變胖。
人變老後最大的特點就是同時容易變胖
人的新陳代謝從性成熟後就開始就完成了巅峰使命,于是開始下降。也就是說男女大約在過了24歲後,如果飲食不逐年減少,或者說運動量(腦活動量)不逐漸跟上的話,身體一定是逐漸發胖。所以人在變老之後,對胃口和身材的自律是需要更加清晰的認識--因為身體的容錯率已經很低了。
膳食指南的目的是讓人群總死亡率低,而不是讓你美。很多人眼中的「好好吃飯」其實就是對照膳食指南。如果我每天的飲食結構,總量都跟膳食指南差不多,就屬于比較優秀的飲食。這個思維對嗎?當然是對的。因為膳食指南就是根據人群流行病學的大數據,制定出來一套适合全民采用的飲食方案,幫助大家更健康,更少疾病。
但是很遺憾,沒有哪個膳食指南考慮到了瘦。
全世界的膳食指南的目的都是「健康少病」,而不是「苗條」
所以照着膳食指南吃(嚴格按照各種量),也會變胖,隻是大約會停在一個微胖的程度。比如女性會保持BMI20-22,男性則與運動量和肌肉率關系很大比較難預測。而我們都知道,對于主流審美而言,60歲以下非成天撸鐵的亞洲女性來說,20-22的BMI真的屬于标準的「微胖界」了。
那部分号稱吃不胖的人,不是飯量小,就是吸收差确實有部分人,對吃毫無興趣,對美食和大餐隻覺得麻煩和無感。因此這類人也會覺得他們每天「正常吃飯」,但是就是不會胖。
而事實上,他們的「好好吃飯」,很可能就是一碗稀粥加上一碟青菜。并且他們覺得吃飯就是應付肚子,所以他們沒有胖的問題,但是普遍有其他問題——比如微量營養素的缺乏,貧血,抵抗力低下,容易疲勞,怕冷等等典型的虛弱型問題。
所以沒有真正吃不胖的人,隻有飲食和吸收有障礙的瘦子。
完全按照膳食寶塔吃是這樣的結果
上圖就是膳食寶塔,用食物交換份方法來計算下吃最少有多少熱量。
如果我每一類的食物,都吃最少最少的下限,那麼我每天進食的熱量是1877Cal。
用我自己來舉例子吧:我這樣168cm,51公斤的輕體力活動(每天除去日常工作,進行中等體力鍛煉30分鐘算)的白領女性來說,我每天維持該體重需要的熱量僅僅是1600Cal,而如果我嚴格按照膳食寶塔的要求,每天吃1877Cal的話,我每年會胖2-3公斤!
是的,這還是膳食寶塔的下限,而且我的身高和體重在女性當中不算低。那麼對于身高155cm,體重隻有45公斤的嬌小女生來說,要吃1877Cal那可能就不是胖一點點的問題了。
這就說明,膳食指南制定的範圍主要考慮均值,而不是個體。對于體重基數較輕的人群(尤其是女性),一定要經過調整才能叫“好好吃飯”,否則就叫“過量吃飯”。雖然營養不會缺乏,但是肥肉也會日漸增多。
膳食指南是黃金參考,具體餐盤需要微調而且,按照最少的量來吃,我的蔬菜僅僅能吃300g,肉蛋加起來隻能吃120g。一個雞蛋去殼都有50g了,所以每頓飯估計我隻各吃兩口肉?這個比例顯然也是不合理的,因為我雖然對能量需求沒有膳食指南中的那麼高,但是對營養素需求還是很高的。
這樣的飲食結構會更加适合需要保持苗條的白領女性,但是它的谷物含量遠低于膳食指南推薦量
所以我必須增加蔬菜的量,同時下調谷物的量,才能保持能量适量而營養充足。否則照單全收所有的谷物,蔬菜和肉蛋奶豆類,結果就是我谷物吃撐了,還胖了一圈。
所以我自己的對策是,大幅度減少谷薯類的攝入,而對應換成等重量的蔬菜(包括豆類蔬菜,比如豌豆,扁豆,腰豆等),同時蛋白質類的肉蛋類吃到上限200g。這樣既可以保持總熱量在1600Cal左右,同時也保持了食物種類的均衡。
這就是兼顧了參考膳食指南,但是根據自己需求來微調的例子。
5.我們對「瘦」的審美,其實很過分
所有的主流明星和商業美圖,都是這裡身形極為骨感而且沒有一絲贅肉的形象,大衆自然容忍不了普通身材
但是其實前面說了這麼多「好好吃飯」也會變胖的原理,大家有沒有想過我們對「瘦」的定義過分苛刻了?
是的,膳食指南最大的意義其實就是:
讓大衆保持健康體重 不缺乏營養素
而我們大衆目前對體重的追求,其實統統落在了「非标準」範圍。我做了個粗略的統計:
目前中國當紅女明星的BMI的平均值是17.0。
男明星BMI的平均值是21。
對于男明星還好,畢竟男性審美向來以肌肉适度而且緊實為美,所以男明星的關鍵在于不能有贅肉而不是一味的瘦。但是對女明星的審美則幾乎是災難型的——基本是紙片人。
不要說:我怎麼覺得她們看上去還好啊,不會太瘦!
那是因為單反鏡頭把人「拉胖」的原理,不信可以看看私圖,一個個上鏡的女明星真實的體型。
這種體型不要說「好好吃飯」做不到,我個人認為每天吃飽一頓飯都很難保持
因此我想在此奉勸不需要上鏡的人群應該這樣看待「吃飯」與「享瘦」才合理:
因此總體來說,要想保持苗條,保持主流審美的「好身材」一定要使用以下兩個主要策略。
1.吃飽三餐是要有很高技巧的。
蔬菜5分飽,肉類大豆蛋白質1分飽,最後1分飽吃谷物薯類就完美達成7分飽,這才是減重飲食的好姿态
我自己設計的「567飽腹法」就是基于健康飲食的正确結構,通過改善飲食順序來調整飽腹感,讓三餐真正吃飽還不超熱量。簡單來說就是5分飽來自非澱粉類蔬菜,1分飽來自蛋白質類食物,最後1分飽來自澱粉類蔬菜和谷類;還有三分飽可以來自水果,也可以來自優質的零食。
如果沒有減重需求的人群,就完全可以讓最後的3份飽用各種雜糧谷物,薯類吃飽。
2.合理運動是保持血糖穩定和體重總趨勢平穩的另一個平衡點。
缺乏肌肉不僅是容易患慢性病,而且一定會顯得松垮贅肉多,那可是與美徹底無緣
所以完全放棄運動的人,不僅會失去運動消耗熱量的好處,最重要的是損失了極其重要對心肺的刺激,以及對肌肉的刺激這兩個延年益壽的優勢。但是合理運動不等于去健身房,也不等于非得撸鐵。通過日常散步,慢跑,居家抗阻訓練就可以有很好的效果。
3.「腰臀比」比單純的瘦更加有意義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非無腦節食的方式,比如偶爾的輕斷食,偶爾代餐法等等幹預手法,幫助我們打破這「吃飽就胖」的魔咒,在這裡就不展開了。
然而對于亞洲人很遺憾,該胖的地方通常不太胖,所以能做的隻能說該瘦的更加需要瘦下來。所以亞洲人審美不如歐美多元化,比如我們很難覺得金卡戴珊多美,她的體重何止是微胖,但是該瘦的地方就是瘦——她的腰線是絕對保持的,哪怕絕對體重很重。
她的體型不是亞洲人普遍的體型,但是腰線是絕對有的,證明保持良好的腰臀比是人類本能的審美
而普遍審美都會覺得接近0.7的腰臀比比較美,也就是無論如何你的腰都得瘦,而腰瘦是兩個因素影響的: 雌激素 體脂低。同時腰圍也是預測慢性病風險最強的一個指标,因為腰瘦也同時意味着内髒脂肪低;所以無論出于保持健康還是美體的角度,保持腰圍的合理應該是所有人的目标。
判斷體脂最好的辦法就是用醫療器械級别的體脂稱測一下(醫療器械級别通常會有8個電極)。而家用體脂稱通常是4個電極,對于居家監控體脂也是夠用的。
定期檢測腰圍,同時測腰臀比就可以看出「内髒脂肪」是不是增長了。所以絕對不是看上去還過得去就能叫不胖。真正的健康「享瘦」一定要結合「聰明吃飯」 「合理運動」,同時偶爾做做「輕斷食」和塑形才能獲得可持續的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