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三生
出品 / 節點财經
在家居行業,顧家家居(603816.SH)實控人顧江生與總裁李東來常被視為老闆與職業經理人合作的典範。顧江生在後,李東來在前,十年來帶領顧家家居從營收20億元增長達180億元。
在顧家家居的支撐下,顧江生的身價已然超越200億元,問鼎浙江天台首富。而李東來最近幾年不斷增持顧家家居股票,身價也曾一度逼近10億元,在家居“打工人”中創下了一個職業“神話”。
圖片來源:顧家家居官網
但是,顧家家居快速增長的背後,并購帶來的債務隐患和增長困境,仍牽動着投資者的神經。
1、顧家家居的并購擴張埋下了哪些“雷”?
2、顧家家居還有實力繼續擴張嗎?
3、顧江生的千億市值夢還能實現嗎?
帶着這些問題,我們展開下面的内容。
/ 01 /
木匠世家崛起
“兩個千億”目的何在?
顧家家居主營客廳及卧室家具、家居産品,如沙發、床墊等。它的崛起,是顧江生家族三代逐步積累并爆發的過程。
在顧江生之前,父親顧玉華作為天台縣的知名木匠,已經創辦了一家專門做沙發生意的家居公司。2000年,27歲的顧江生辭去大學體育老師的工作,接手家族生意,并開始正式推出顧家家居這一品牌。
不到三十就能挑起大梁,并且做得風生水起,不難發現顧江生具有一定的商業天賦。這種天賦讓顧江生在一開始就抓住了家居行業的兩個核心要點:渠道與營銷。
對于渠道,顧江生通過開發品牌代理商的方式,接手不到三年就讓公司銷售額突破億元。此後,顧家家居不斷擴張線下門店的數量。到2019年時,顧家在全球擁有6486家實體門店,在整個軟體家居行業中位居前列。
對于品牌營銷,顧江生也表現的非常老道。第一次參加上海國際家具博覽會,顧家沙發就摘得展覽會金獎。此後連續四年衛冕,奠定了顧家沙發的地位。
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後,顧家家居還策劃過非常經典的“顧太太尋找顧先生”,一度爆紅網絡。此外,顧家家居先後邀請張學友、鄧超、周傑倫、歐陽娜娜等為産品代言,在品牌上相當舍得砸錢。
這一點,凸顯在顧家幾乎每年不斷遞增的銷售費用上。
渠道和營銷上的成功,奠定了顧家家居的基礎,但是,隻依靠這種按部就班的發展思路,并不能滿足顧江生的“野心”。
2016年顧家家居上市之後,顧江生曾表示要挑戰行業标杆宜家集團,并在十年後即2026年,公司市值過1000億元。
2018年,顧江生對銷售目标也提出千億計劃,即“2018年做到百億,2028年做到千億”。
而要實現兩個千億的夢想,并購擴張就成為可選路徑之一。
其實,企業為了實現快速發展和搶占市場份額,并購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方式。李東來的“前東家”美的集團,就是并購擴張方面的典範之一。作為顧江生重金聘請的總裁,李東來是否受到了美的發展思路的影響不得而知,但最終的結果是,他幫助自己的老闆選擇了同樣的路徑。
其中,2018年是顧家家居對外并購擴張的高峰期。據不完全統計,當年顧家家居發起了近十起品牌并購,比如購入德國頂級沙發品牌RolfBenz 99.92%股權、澳大利亞出口和零售家具品牌NickScali 13.63%股權、意大利高端沙發Natuzzi旗下納圖茲貿易(上海)有限公司51%股權、收購“床墊第一股”喜臨門等。
但是,并購就像“吸星大法”,雖然可以在短期内壯大自身的實力,如果不能很好的消化融合,也很容易遭到反噬。
顧家家居遭遇的“反噬”在2020年開始顯現。當年12月,證監會官網顯示,顧江生因涉嫌内幕交易被立案調查。而事發的源頭,正是喜臨門收購案。
雖然經過調查,顧江生涉嫌内幕交易事實不成立,但大股東顧家集團因在收購過程中有違規行為,被處以20萬元罰款。
此外,顧江生還曾因旗下公司的股權轉讓糾紛,被法院下過限高令,險些被列為“老賴”。而不論涉嫌内幕交易還是限高令,都隻是顧家家居并購式發展的“插曲”,真正值得關注的,是這種發展模式對其根基有哪些影響?
/ 02 /
并購擴張“後遺症”何解?
雖然顧江生嘴上說的對标的是宜家,但最近幾年真正走的,是以并購式發展著稱的美的之路。
2012年,顧家家居引入了李東來為首的職業經理人團隊,從李東來以下,劉春新、李雲海、廖強、歐亞非等高管均具有美的背景,可以說是妥妥的“美的軍團”。
要并購,自然離不開資本運作。所以,顧家出現前述内幕交易、限高令等風波,有一定的必然性。但相比資金鍊及核心業務受到的影響,還都是小打小鬧。
具體來說,并購擴張對顧家家居帶來的“後遺症”,在商譽、毛利率、存貨、應收賬款乃至服務口碑上都有體現。
首先是商譽,這也是并購中最紮眼的一項數據。一旦并購企業業績不達标,就容易産生業績“爆雷”。美的至今仍有270多億的商譽懸在頭頂,沒少被市場诟病,顧家家居同樣未能幸免。
2020年,顧家家居的歸母淨利潤大幅下滑接近30%,除了疫情等外部因素外,商譽減值也是重要因素。當時,其收購的企業除東莞家居外,均出現業績不達标,總體商譽減值達4.90億元。
以顧家4.24億元拿下的玺堡家居為例,其業績承諾的第一年(2019年)營收就沒有達标,2020年淨利潤則虧損295萬,營收和淨利潤均不理想。而截至2022年一季度,顧家的商譽仍有3.43億元,包括上海納圖茲2.23億元、優先家居1.03億元等。
除商譽外,顧家家居的銷售毛利率從2016年的4開頭,到3開頭再到如今的2開頭,下滑速度可以說是“肉眼可見”。
面對如此明顯的下滑,李東來的回答倒也坦率:“未來随着公司規模不斷增大,并購對整體影響會逐步減小,此外随着規模效應逐步體現後,毛利率會有回升。"
說這番話時,是2021年的半年度業績說明會,如今近一年過去,顧家毛利率下滑的趨勢似乎仍在繼續。
毛利率之外,其應收賬款、存貨則增長較快。具體數據上,顧家的應收賬款從2017年的4.28億元增加至2021年的16.98億元,翻了近4倍;存貨則從8.78億元增加至2021年的24.41億元,翻了2.78倍。
毛利率的下滑與應收賬款、庫存的大幅增加,背後反應的是公司産品、渠道和盈利能力所遇到的問題。而更為關鍵的是,大舉擴張之下,關于其産品及售後服務的問題,諸如“售後服務有待提高”、“建議顧家加強對工作人員業務培訓”等吐槽,不時見諸網絡和媒體。
圖片來源:購物平台
“顧家的沙發确實挺不錯,雖然有點小貴,18年買的跟新的一樣。”消費者馬女士對節點财經表示,“不過我這個觀點僅限于沙發,我同事買的電視櫃就不咋地。”
圖片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
此外,據中國質量新聞網報道,今年4月底,顧家家居還曾因床頭櫃不合格,遭到市場監管部門通報。
其實,無論是商譽、毛利率、應收賬款等财報數據,還是消費者的吐槽和監管部門的通報,都是顧家家居擴張之下的表象。真正值得投資者重點關注的,是在并購擴張之後,顧家如何保持現在的發展态勢。
顧江生營收和市值的兩個“千億夢”,還能不能實現?
/ 03 /
實現“千億夢”
挑戰或許剛開始?
從營收數據來看,顧家家居2021年的總營收為183.42億元,同比增長44.81%。2015年至2021年,其營收CAGR(複合年均增長率)為31%。
如果顧家家居能夠保持這個增速,未來實現千億營收似乎也不是問題。
但需要注意的是,顧家家居的高速發展期主要處于2016年至2018年。衆所周知,這一時期是地産行業最後的輝煌。而顧家家居所在的軟裝行業,與地産聯系密切。
2022年一季度,顧家家居的營收為45.4億元,同比增長20.05%。相比2021年及2019年同期,增速均有大幅降低。
對此,李東來則認為地産周期對公司的影響較小。他曾對外表示,“主要原因是家居行業市占率、集中度提升仍存較大空間……國内存量房市場廣闊,升級類家居消費需求持續提升。”
其實,家具行業屬于勞動密集型産業,技術壁壘較低,行業集中度長期處于低位。2020年集中度最高的床墊品類,CR4也僅為16.9%。
這種情況下,顧家家居等頭部企業看似天花闆很高,但在高密度競争之下,區域性家裝公司仍占市場大頭,連鎖品牌想要提升市場占有率并非易事。
此外,由于家居産品屬于個性化服務,且具有低頻交易的特點,也不利于消費者建立其較為牢固的認知。比如,前述消費者馬女士也是在被節點财經問及時,才想起自己買的是顧家的沙發。
“這都是幾年前買的了,你不提我都忘了。”馬女士如是說。
目前,要真正提升市場占有率,破解行業門檻低、格局分散的問題,走“整家定制”的道路是家居行業發展的一大趨勢。
顧家家居顯然也認識到了這一點。
2021年度經銷商大會上,顧家定制提出“千店計劃”,計劃2022年突破1000家全屋定制門店。可以說,在定制業務方面,不論零售門店、工程渠道,包括整裝,顧家都已經做了布局。
但是,目前顧家家居的營收中,沙發占比仍超過半數,其次是床墊等産品,定制的營收占比仍處于低位。
相比之下,以定制起家的歐派家居,其發展前景就更為資本市場看好。而顧家家居從沙發到軟床、床墊,再到全品類家具的發展路徑,在資本市場眼中就不夠“性感”。
這一點,對顧江生的另一個“千億夢”,即千億市值有着直接影響。
對比歐派家居,其2021年的總營收為204.42億元,淨利潤為26.66億元,雖然超過了顧家家居的183.42億元和16.64億元,但差距并不明顯。
而在資本市場眼中,兩者卻有着明顯的差距。歐派家居一度突破千億大關,目前市值仍超過700億,動态PE為70倍左右。而顧家家居目前市值為365億左右,動态PE為20倍左右。
兩個千億目标在前,對顧江波、李東來這對模範老闆、職業經理人組合來說,新的挑戰可能才剛剛開始。
節點财經聲明:文章内容僅供參考,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節點财經不對因使用本文章所采取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