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親密關系為什麼總是令你痛苦

親密關系為什麼總是令你痛苦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2 02:52:15

鮑爾比認為,一些缺乏安全感的成人,在關系中感到不安全時,可能會出現焦慮—抵抗型依戀關系,也就是說他們會憂慮于别人不會完全愛他們在自己的依戀需要得不到滿足時,較容易産生挫折感和憤怒等消極情緒,從而經常患得患失。但是在我看來,安全感不足以解釋親密關系中的這種非理性行為。

親密關系為什麼總是令你痛苦(親密關系裡我們為什麼容易患得患失)1

心理學家認為,人類在進入兩歲之後,自我意識逐漸開始萌芽,便有了“我的”和“你的”兩個不同的概念,極其注重“什麼是我的”和“什麼是你的”這兩種對立的邊界,即使後來經過引導會慢慢發展分享或共享體系,但對于邊界感極強的人或事,我們常常會極力捍衛自己的所有權,如孩子經常會說“我的媽媽”、成人會說“我的男朋友或我的女朋友”等等,這些親密關系中的人在他們的認知裡面早已經歸于“我的”範疇,所以一旦媽媽被搶、男朋友或女朋友突然消失、被重要的人忽視等,我們的節奏就會因此被打亂,于是産生一種分離焦慮,從而以患得患失的觀念或者行為呈現這種不安。

還有的心理學家認為,我們生存在這個大環境中,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生活模式,我們從小到大與父母共有一套生存模式,有時候這套模式會影響到我們後來的人生,這就是經常強調的原生家庭的影響。很多二胎的家庭第一個孩子會排斥第二個孩子,是因為孩子害怕原有的模式被破壞,雖然他們并不能準确表達這一想法,但是他們會認為父母有了另外的孩子就不愛他或者疏遠他。在成人的親密關系中,當一段關系穩定之後會沿襲這種行為模式繼續下去,一旦這個行為模式被打破,那我們也會像孩子一般經常猜測這段關系會不會突然消失而産生焦慮和恐慌,最終無法控制地用某些誇張行為來一直試驗,直至出現無法彌補的裂痕。

親密關系為什麼總是令你痛苦(親密關系裡我們為什麼容易患得患失)2

另外,有研究表明,我們的記憶存在于某些細胞中,當我們享受過某些人或事帶來的愉悅感受,這些深刻而美好的記憶将存留在某些細胞裡,當某天我們因為某一刺激源而喚醒了這種美好記憶卻無法再次體驗或擁有之後,我們就會留戀曾經的高峰體驗,當我們無法進行調節時,就會衍生出嫉妒等複雜的情緒,從而感覺到難過和痛苦。

親密關系為什麼總是令你痛苦(親密關系裡我們為什麼容易患得患失)3

EFT理論認為,我們面對這些非理性情緒時:

首先要做的是降低惡性循環,減少惡性互動和相互指責、抗拒,接納壞情緒并創造深層情緒,也就是讓對方了解自己的本意,開誠布公談不滿;

其次是加強重要時刻的全新互動,如用正面的方式與對方說說兩人經曆過的重要時刻,分享彼此的想法和改變,呈現有效互動;

第三是互相表達需要,雙方的對話、溝通和交流建立在解決問題的基礎上,适當地向對方“示弱”

最後基于安全聯結而創造新的良性互動,減少本身對親密關系的恐懼和害怕,改善親密關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