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暗示法教學的一般步驟是什麼?“暗示教學法”是由保加利亞的心理學家洛紮諾夫創立的一種學習語言的方法此方法從1966年開始為人們采用,現在已經推廣到十多個國家,而且在非語言學科的效果也很好,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英語暗示法教學的一般步驟是什麼?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暗示教學法”是由保加利亞的心理學家洛紮諾夫創立的一種學習語言的方法。此方法從1966年開始為人們采用,現在已經推廣到十多個國家,而且在非語言學科的效果也很好。
暗示教學法認為,暗示是個人和環境之間一個經常性的交流因素,倘若能達到“人——環境”之間的“共振”,人與環境間的不斷交流就能達到最為和諧協調的境界。傳統的課堂教學是建立在“有意識灌輸——有意識被動接受”這樣一個教學系統之上的,而暗示教學法則突出強調環境與人的“共振”。教的一方需要為學的一方創造一種共振的環境,在這樣一種共振體系中,學生便能自然的、不由自主的、超常的完成學習任務。無論是優美惬意的物化環境的陶冶,還是愉悅和諧的心理環境的感化,都能使學生在無對抗的狀态下,樂意、順利地接受環境的暗示信息,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因此,教師應該對教室進行科學合理的布置,為學生創設一個明快、舒适的學習場所,如在學習園地多展示一些學生的英文習作,以及與英語相關的圖片、資料等,多給學生以“英語學習是實用的、愉快的、不困難的”,“隻要我努力,我就能成功”等一類的積極暗示,以減輕他們的心理壓力。此外,教師還可以在班級内組織興趣小組,讓他們根據教師指定的主題,如食品、飲料、動物等不同内容,收集圖片、包裝袋等與之相關的各類資料,分小組在班級内展出,并在黑闆報上開辟欄目加以介紹,最後再進行小組間的評比,這不僅能起到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還可以鞏固強化各單元的教學内容。
同樣,如果能在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運用場景、氛圍等環境條件來強化暗示刺激,也可以大大提高教學效果。如圍繞本單元的教學内容,在班級布置一個類似的環境,運用實物,借助多媒體的光、聲、像等多種手段,以及教師的語言與肢體語言,使學生處于放松的假消極狀态,從而激發學生的感知和記憶潛力。如在教學“Halloween”時,教師先在課前收集整理好相關的資料,然後在班内進行布置,讓學生置身于節日氛圍中。教師再結合這個節日中的重頭戲—masks進行教學與操練,接着組織學生觀看錄像,從而對西方人過萬聖節的情況有個完整的了解,并激發起學生強烈的參與欲望。此時教師就可以要求學生一邊複習操練本單元教學内容,一邊自制面具,最後在各方面條件都成熟的時候,舉行化妝舞會,複習鞏固所學知識。在整個單元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情緒是高漲的,心情是輕松的,他們關心的是在活動中如何表現自己,從而在無意識的心理活動中複習鞏固了所學的知識,還鍛煉提高了語言綜合運用能力與交際能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