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資料肝專欄不易
為愛發電
還望看官多多支持
舉高高
Nike Total Air Foamposite Max,名字挺長,有點單詞還不會讀。
但它還有一個稱呼“鋼鐵”。
當年耐克有的,“鋼鐵”都用了,這設計放在今天依然是極具沖擊力的。
鄧肯和羅賓遜均上腳白鋼鐵
1998年,耐克将之前大獲成功的Foamposite One——也就是噴的Foamposite鞋身和Air Max結合在一起,打造了又一款經典戰靴:Total Air Foamposite Max,俗稱“鋼鐵”。
1998—1999賽季,鄧肯進入馬刺的第二年,首次穿着Total Air Foamposite Max出戰季後賽。當年的季後賽,馬刺首次獲得NBA總冠軍,鄧肯本人則以27.4分、14個籃闆和2.2次蓋帽當選為總決賽MVP,當時鄧肯腳上穿着的就是這雙“鋼鐵”。
對,當時鄧肯并不是穿的鋼鐵,而是Vis Zoom Uptempo,這雙鞋後面會聊到。
Total Air Foamposite Max采用了全掌的Total Air,簡稱TL Air,其實也就是擴大形态的Air Max,後掌部分内外的軟硬程度不同。另外還有Dynamic Fit彈性網狀内靴以及碳纖維闆。
據說Total Air Foamposite Max是唯一一雙帶碳闆的全掌Max氣墊籃球鞋?不曉得是不是這麼一回事。
鞋身兩側Foamposite上有火焰紋路。後跟提環有“FORCE”字樣,表面其“雷”系的歸類。
Nike Force,也就是“雷”系,在推出Total Air Foamposite Max這一巅峰之作後就逐漸走下坡路了,或許下一次高光還要等到2007年的Air Force 25 ?
Total Air Foamposite Max的一個标志性設計就是鞋幫處的全息Soowsh。
注意到足弓處了嗎?
對,氣墊和碳闆都是向上彎的。
後掌氣墊标識旁邊還有“25 PSI”字樣,挺有科技感的,當年耐克就是主打這個設計思路。
上面說的,氣墊内外壓強不同,外部是25磅每英寸,内部為5磅每英寸。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後部的穩定性。
這雙鞋個人認為很難會有新的複刻了,上一次是2004年吧?首先當年鄧肯的熱度比不上同時期的其它球星,這一點從他那默默無聞簽名鞋就能看出來,而且“鋼鐵”的成本較高,Foamposite鞋面,大氣墊,碳闆,還有各種細節設計,複刻自然不劃算。
下面是鄧肯在耐克時期上腳的部分球鞋。
1997-1998新秀賽季,鄧肯迅速成為NBA最優秀的前鋒之一,後來“石佛”鄧肯和“海軍上将”羅賓遜組成了馬刺雙塔。
那段時間主要上腳的是著名的Foamposite Pro還有Air Max Uptempo 3.0。
Foamposite Pro “奶泡”
Air Max Uptempo 3.0
另外,鄧肯獲得第一個總冠軍時穿着的是Vis Zoom Uptempo,這是耐克第一雙Zoom Air開窗的籃球鞋,好家夥,萬惡之源。
1999年,鄧肯穿着Air Flightposite,即“風一”,在同年賽季的全明星賽中拿到24分、14個籃闆,并與奧尼爾一起分享全明星MVP。
鄧肯是唯一一個擁有Air Flightposite PE的球員。
Air Flightposite
下面這雙相較于風一和泡就遜色很多了: Air Max Duncan,也就是鄧肯的簽名鞋。
因為鄧肯出身遊泳運動員,所以Air Max Duncan以海豚為設計靈感,不過鞋面上誇張的條帶更像是八爪魚的觸手,于是這雙鞋也被人稱為“八爪魚”。
萊卡面料搭配鞋面綁帶系統,雖然整雙鞋使用的科技不算亮眼,采用前後掌分離Air Max,但在設計上很是走心。
一代的市場響應不怎麼樣,到了二代明顯地位下降。
結果二代比一代銷量更慘淡,于是耐克便結束了鄧肯的簽名鞋系列。
再然後,和耐克的合同到期,2003年,鄧肯又回到阿迪達斯。
順帶看看阿迪達斯時期吧。
2003年,鄧肯重回巅峰,不僅蟬聯常規賽MVP,還率領馬刺奪得第二個總冠軍,以及個人FMVP,在加冕的第六戰更是砍下21分、20個籃闆、10次助攻以及8次蓋帽的驚人數據,差點成為第一位在總決賽上達成四雙壯舉的球員。
剛開始鄧肯穿的隻是一款搭載A3的普通團隊鞋,到了04賽季,比較經典的是A3 Superstar Ultra,這雙鞋完完全全可以單獨開一期專欄聊聊。
2004年的洛杉矶全明星賽,鄧肯和加内特輪流穿着紅藍配色的漆皮A3 Superstar Ultra,加上麥迪的紅藍漆皮T-Mac 3,成為一時佳話。
都知道,詹姆斯當年以9000萬美元簽約Nike,如果詹姆斯簽的是阿迪達斯,A3 Superstar Ultra就是現在的Air Zoom Generation。
A3 Superstar Ultra搭載了A3和AdiPrene,中底科技對标SHOX,産品本身對标SHOX VC。
關于A3 Superstar Ultra還有一件不太光彩的事,當年因為外底斷裂問題曾大規模回收。
據說鄧肯有嚴重汗腳……
所以阿迪達斯專門為其打造了D-Cool系列。
D Cool搭載了Climacool科技,還鞋身上開了幾個透氣口,次年還推出了D-Cool 2,但鄧肯本人還是上腳一代更多一些。
下面是D Cool 2。
鄧肯在阿迪達斯的簽名鞋以及後來的TS系列就不看了。
最後看個重磅的,我第一次看見它,腦海裡蹦出來一個詞“軍備競賽”,先不論具體性能如何,這設計能力,絕了。
這是2005年阿迪達斯的“實驗款”球鞋。中底内置一個電動馬達,使用者可以根據按鈕自動調整鞋跟緩沖壓力。
2016年7月11日,Timothy Theodore Duncan正式宣布退役,結束19年NBA生涯。
同年12月19日,馬刺主場迎戰鹈鹕,賽後,為鄧肯的21号球衣舉行了球衣退役儀式 。
退役後的鄧肯一改往日裡沉默寡言的形象,本就是改裝車迷的他花了大量盡力在這方面,開始全世界旅行,還留了大髒辮……
沒有退役巡演
沒有參加發布會
連和社交媒體賬都沒有
走進更衣室,就再未回到球場
這裡是雜家
下期再見
xdm,點個贊再走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