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課程标準,針對初、高中銜接問題開展探索,促進老師轉變觀念,改進教學方式,加強初、高中學段聯動,增強物理學習的整體性,加強學段縱向銜接,實現初高中教學的協調發展,從而有利推進新課程改革,“淮北市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教研活動”于2022年10月18日上午在淮北市第十二中學圖書樓一樓報告廳順利舉行。此項活動由淮北市教育局教研室、初中物理名師工作室、高中物理名師工作室主辦,淮北市第十二中學承辦。淮北市課改核心組全體成員,各區縣教研室教研員和來自于全市40多所高中、初中學校的80多位老師參加了活動。
培訓活動從8點30開始至11點10結束。曆時2個小時40分鐘。活動主要分為課例研讨,專題報告二個環節。
1.課例研讨
結合初、高中課程标準和教材,針對初、高中教學中聯系較為緊密的《重力和彈力》《摩檫力》兩部分内容進行初、高中教學的展示。
首先,由陳勁松老師針對初中教學做了《重力與彈力》的課例展示,在展示過程中,陳勁松老師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标、教學重難點、教學策略、教學過程等方面分享了自己在教學設計中的心得及體會。
随後,由陳凱老師針對高中教學做了《重力與彈力》的課例展示,在展示過程中,陳凱老師從單元教材分析、單元學情分析、單元教學目标、單元教學重難點四個方面先進行了《相互作用—力》的大單元備課展示,之後又通過教學策略、教學流程、教學反思等方面進行了課時教學的課例展示,分享了自己在大單元備課、核心任務引領的背景下進行教學設計心得。
進行課例展示的第三位老師張輝老師,由于時間安排有沖突,無法親身到活動現場進行展示交流,就以視頻方式進行了交流。在交流中,張輝老師從課程設計的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教學内容分析、學生情況分析、教學目标與重點難點、教學過程設計、教學特色及反思等方面介紹了自己在初中教學中對《摩擦力》的教學設計過程,分享了自己對課程标準和單元教學設計的理解。
最後,由董強老師介紹了在高中教學中對《摩擦力》的教學設計。董強老師從課标對比分析、教材展示分析、單元核心任務的設計及分解、學生可能存在的困難和迷惑、教學流程和教學思路等方面進行了分享,在分享過程中,展示了在大單元教學設計背景下的概念課教學的設計過程以及實施過程。
2.專題報告
首先,由魏明老師做了《初中新課程标準解讀》的報告。魏明老師通過對比2011版和2022版課程标準,從課程目标、課程内容、課程結構、教學方式、學習評價等方面結合着豐富的實例深入淺出的解讀了初中新課程标準,分享了自己的學習心得及收獲,對與會的各位同仁起到了引領示範作用。
随後,由李莉老師做了《從“機械運動與力”主題的學習進階—談初高中教學銜接感受》的報告。李莉老師首先闡述了學習進階的内涵,然後從機械運動與力關鍵概念描述、初高中相同概念學習進階分析等方面詳細分析了在“機械運動與力”這個主題中,初、高中在教學中的聯系和區别,并在此基礎上論述了在相同的概念學習上由小學—初中—高中的知識進階過程。為如何應用學習進階,進行精準的學情分析和進行清晰的單元和課時目标設計提供了啟示和幫助。
在本次研讨活動的最後,初中物理名師工作室成員和高中物理名師工作室成員以及課改核心組成員一起就這次活動分享了收獲,也對下一次活動提出了建議。
整個研讨交流活動内容高效、針對性強,時間安排緊湊,達到預期效果。
來源:淮北十二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