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雲迪身份認證的前後變化。圖/某社交媒體截圖
10月21日晚,警方發布消息,李某迪涉嫌嫖娼被依法行政拘留。雖未點出名字,但很快全網都知道了,“李某迪”就是鋼琴演奏家李雲迪。
嫖娼是個違法行為,還夠不上犯罪,但後果往往很嚴重。即便一般人,嫖娼行為一旦坐實,被工作單位開除都是大概率事件,李雲迪這樣的知名公衆人物,職業生涯即将迎來毀滅性打擊是可以預見的。
從現狀看,後續效應已經開始顯現了。中國音協取消李雲迪會員資格,中演協對李雲迪進行從業抵制,四川音樂學院摘掉李雲迪鋼琴工作室牌匾,商務合作相繼解約,李雲迪正在為他的違法失德行為付出慘重代價。
公衆人物如果私德有虧、行為上不檢點,迎來這樣的一幕毫不令人意外。
今天的社會氛圍對明星藝人的道德缺陷越發不能容忍,人們期待他們的道德水準能夠匹配自身的社會地位和财富狀況。李雲迪因嫖娼被拘留當然辜負了社會期待。
不過具體到李雲迪的人設崩塌,依然有值得仔細琢磨的地方。
形象崩塌前,李雲迪不隻是“藝人”
客觀來說,李雲迪并不是無作品、無演技那類沒有“業務能力”的、負面纏身的流量藝人。他在18歲的時候就奪得肖邦國際鋼琴比賽冠軍,在古典音樂界很有分量。
此外,他還有個坊間的稱呼——鋼琴王子。他在節目中說“在音樂面前,一切其他事物都要讓路”。
這也是一種非常巧妙的人設塑造,這句話也讓人想起交響樂之父海頓的名言——當我坐在那架破舊古鋼琴旁邊的時候,我對最幸福的國王也不羨慕。
李雲迪鋼琴演奏的專業能力和儒雅溫潤的形象氣質,讓他在大衆視野的形象是獨樹一幟的。他是古典的、超然的,與喧嚣的娛樂圈保持着相當的距離。
此外,在李雲迪的社交媒體身份認證上,除了“國際鋼琴家”這一“立身之本”的身份之外,他還擁有地方政協系統、青聯系統中的社會身份。
要知道,這些“身份”不是“人設”裝飾。每一個社會身份背後都是一種肯定,是一種社會期待。身份越多意味着期待越大,期待越大責任越大,責任越大對李雲迪個人能力、品德的要求也就更嚴格,而不僅僅是一位普通的“明星藝人”。
社會身份更多的是一種責任、一種擔當、一種榜樣作用。這也就意味着,李雲迪在“私德有虧”時,會被觀衆以更加苛刻的标準來審視。
觀衆不僅僅隻停留在藝人“翻車”層面的讨論,更多的情緒是在埋怨他作為一種公衆人物沒有肩負起“榜樣”應有的作用。
因此,李雲迪不隻是觀衆表面上看到的“藝人”身份那麼簡單。他在背負如此多“光環”的同時,就要承擔起“光環”背後的沉重。
公衆人物不能隻想着依靠這些“社會身份”吃紅利,立“人設”。當“嫖娼”——這一具有道德污點的違法行為被曝光,他的形象也比其他“失德”明星崩塌的更為徹底,更為劇烈,輿論的反噬也更大。
部分網友表示對李雲迪嫖娼事件感到意外與憤怒。圖/某社交平台截圖
李雲迪“人設”崩塌早有迹象
互聯網中,“幻滅”之類的詞彙經常被網民提及。同時擁有那麼多社會身份的“鋼琴王子”,和“嫖娼”無疑構成了巨大反差,在一般人認知裡,二者絕難相容。
能看出,現在網絡上對李雲迪的批評也好,編排的段子也罷,相當程度帶着一種發洩情緒。這種情緒或許有“上當受騙”後的憤怒:原本以為他超凡脫俗,沒想到背後如此龌龊。
其實李雲迪在藝術上“分心”早有迹象,他之前的很多場演出都曾出現巨大失誤,甚至被爆料在國外當比賽評委期間,中途請假回國給一位明星做伴郎。
原本這些隻是八卦的談資,但在形象崩塌後,某種程度上都在民衆認知裡成為他的“罪證”,加劇了網民的反感。
這些其實和嫖娼本身沒有什麼直接聯系,但他曾經有多少身份“加持”,今天這些負面新聞對他的反噬就有多強。
李雲迪的人設崩塌是有啟示性意義的,這說明民衆對公衆人物,特别是不僅僅隻有一種身份的社會人物的私德瑕疵容忍度越來越低,也越來越不能容忍形象欺騙。
娛樂圈曾經的一些遊戲規則,比如強立人設、形象塑造等,一但被戳破,反作用将是無比巨大的。
對于明星藝人來說,如果選擇成為公衆人物,那麼将承擔何種道德審視已當有心理預期。對民衆心理認知的變化也應當有所判斷,今天的粉絲也不是随意收割的流量池,他們抛棄偶像也可能就是刹那間的事。
對于民衆來說,通過類似的事也應該對明星藝人祛魅了。明星人設未必是人格流露,可能也隻是個經濟行為。所以,對明星或是公衆人物裝扮出來的公衆形象,觀衆也不必太過當真,也不必大把地進行情感投射,淡定視之吧。
特約撰稿人丨清波(媒體人)
編輯丨丁慧
實習生丨黎志棟
校對丨吳興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