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霜荏苒,居諸不息。
距離上一個關鍵性曆史節點,已然度過了5個春秋。撤縣設區,融入城區格局,闖入嶄新賽道的這5年,年輕的遼中走在振興道路上步履铿锵。
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遼中區積極在探索中求轉型,在創新中謀發展,通過“産業強區、融合興區、生态立區、創新活區、民生安區”五大戰略穩步推進,紮實完成了“十三五”時期的主要任務,實現了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新提升。遼中上下,幹群齊心,鑄就起一座“實力、人文、綠色、活力、幸福”嶄新之城。
關山初度塵未洗,策馬揚鞭再奮蹄。
在“十四五”發展開局起步、撤縣設區踏入第二個五年的關鍵階段,遼中将牢記初心使命,銳意拼搏進取,緊緊鎖定建設“城鄉融合示範區、沈陽城市副中心”這一高遠目标,奮力開創新時代遼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為沈陽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取得新突破作出更大貢獻。
用心用力書寫遼中答卷
市委審時度勢、統籌全局,在全市開展“振興新突破、我要當先鋒”專項行動。全面行動、全員參與、全力推進,以“争搶拼”的精神推動遼中在專項行動中奮勇争先,努力在沈陽全面振興中幹在實處、走在前列、當好表率。用心用力答好遼中考卷。
答好 肩負起為沈陽振興作貢獻的考卷
>>>
在新時代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中,省委對沈陽寄予厚望,希望“沈陽當好遼甯振興跳高隊長”,要求“舉全省之力把沈陽往上擡”。遼中區必須以對标達标奪标的決心,以勇争一流的志氣投身到專項行動中,幹出遼中的效率、幹出遼中的速度、幹出遼中的精彩,努力提高遼中對全市振興發展的貢獻力,向市委交上一份“有作為、有貢獻”的合格答卷。
答好 擔當起遼中角色定位的考卷
>>>
市委為全市各區縣明确了目标定位,為遼中量身定做了“城鄉融合示範區、沈陽城市副中心”的高遠目标。遼中區将以專項行動為抓手,瞄定目标、科學規劃、精準施策、銳意攻堅,奮力在“示範區”“副中心”建設上實現新突破,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力争用3到5年時間初步建成“城鄉融合發展示範區、沈陽城市副中心”,以實實在在的業績,向市委交上一份“對得起、配得上”的合格答卷。
答好 全區百姓新期待的考卷
>>>
新班子新氣象,新征程新作為。面對50萬遼中百姓對過上更加美好新生活的強烈期盼與熱切目光,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把開展好專項行動作為職責所在、情懷所在、價值所在,迅速掀起拼搏實幹的熱潮,以為民造福的實際舉措、轉型發展的嶄新成果,向全區百姓交上一份“有回報、不失望”合格答卷。
回眸奮進路
風雷激蕩潮頭立勇毅笃行寫華章
提振信心謀項目
經濟支撐不斷穩固
▼
項目為王,招商引資取得新成效,2021年億元以上項目簽約100個,落地60個、開複工100個,其中落地和開複工項目分别是2017年的12倍、4倍。投資85億元的東北亞國際農産品交易中心等一批重大項目簽約落地,投資50億元的沈陽華大方園茨榆坨核心區等一批重點項目開工建設,項目簽約和開工建設連續兩年實現雙百目标。
四年累計落地億元以上項目173個,開複工市級億元重點項目169個,引進京沈對口合作項目12個,“飛地經濟”項目121個,争取國省政策項目資金15.39億元。
外引内育促轉型
産業結構不斷優化
▼
農業基礎不斷夯實,實施了24.6萬畝高标準農田等一批基礎設施項目,糧食生産實現18年連豐。引進昊明禽業、芃泰肉牛小鎮等一批農業産業化龍頭項目,全區農産品精深加工企業達到158家。累計培育市級專業村38個,農村經營主體達到1150家。
獲批農業部第二批國家農産品質量安全縣和國家數字鄉村試點,楊士崗、肖寨門鎮獲批國家産業強鎮。狠抓“四上”企業入庫,優存量育增量。
實施“老原新”專項行動,完成和世泰钛業等15戶傳統企業兩化融合改造,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105戶、科技小巨人企業14家,遠程摩擦實現“瞪羚企業”零的突破。
綜保區近海園區開通1210、9610二級節點,獲批全國第三批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備案登記企業164家,引進方得跨境電商平台、都市海鮮等70餘戶企業,累計進出口額20.13億元。與鐵西區共建的沈陽生産服務型物流樞紐納入“十四五”首批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
破除障礙增活力
重點改革紮實推進
▼
深化“放管服”改革,實施“一網一門一次一事”審批服務改革,1137項審批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
推進開發區改革,整合發改局等政府部門與近海經濟區合署辦公,形成開發區統籌引領的區域經濟管理體系,近海經濟區企業數量、工業産值、固定資産投資實現倍增,綜合排名進入全省前十。
推進國資國企改革,成立遼甯近海控股集團,累計整合資産87億元,實現營業收入51億元,納稅4100多萬元。完成18戶僵屍企業處置工作。
推進投融資體制改革,完成農村飲水、四好農村路PPP項目融資,與省建行、省農發行、市人保公司等金融機構建立“政銀企”戰略合作關系,發放“政銀擔”支農貸款9.7億元。
在全市率先開展農村不動産登記試點,建立226個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搭建“三資監管平台”,實現農村産權交易全域化,交易量排名全省第一。順利完成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任務。
齊抓共管優環境
城鄉面貌得到改觀
▼
堅持規劃引領,編制修訂新一輪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明确“一核三區”總體空間布局。
開展中心城區改造,完成原一高中、麗都水岸等8個地塊征遷任務,啟動東環街南北貫通工程,北五路、沈環繞城線竣工通車;完成張家灣等6個棚戶片區、14條背街小巷改造;區中醫院、圖書館、檔案館等主體工程完工,文體中心、城市書房、疾控中心、勞務人才市場等陸續投入使用。茨榆坨、楊士崗2個市級中心鎮完成基礎設施和項目投資10.97億元,三年建設美麗示範村70個。
城鄉管理統籌推進。齊心協力抓好“四城聯創”,紮實完成國家衛生城、文明城創建和複審迎檢任務。全面推進城市“四化”、治理“八亂”。整治“大棚房”26個,拆除違法建築2400餘處,恢複農業生産用地2500餘畝。生态環境持續好轉。全面落實河長制,增加造林面積61909畝,新建17座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善達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投産運行。
強化保障惠民生
發展成果共建共享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脫貧攻堅同鄉村振興快速銜接,“兩不愁三保障”持續落實。
社會救助工作紮實推進,累計發放救助資金2.25億元。四年來覆蓋教育、衛生、住房、養老服務等民生領域累計支出107億元,占财政總支出84%。
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全區疫情形勢實現平穩可控。全面完成2019至2021年農村問題戶廁整改和新建任務,經驗做法在全市推廣。
有效應對11.08暴雪災害,快速恢複生産生活秩序。獲評沈陽市雙擁模範示範區。食品藥品質量安全、安全生産和城市運行形勢持續穩定。
數讀遼中
• 2021年地區生産總值同比增長7%
•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
• 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6%
•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10%
•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7.5%
• 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别增長7%、9.5%
今後五年,遼中區将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錨定“十四五”規劃藍圖,堅持改革推動、開放帶動、創新驅動,紮實走好特色發展、融城發展、協同發展的轉型之路,努力成為沈陽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承載區和沈陽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新的增長極。
展望新五年
激發澎湃動能服務高質量發展
着力加快轉型升級
▷積蓄産業發展新優勢
瞄準産業主攻方向。把裝備制造業發展擺在突出位置,發展軌道交通制造産業,增強承接鐵西裝備制造業基地功能,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示範區。
大力發展新産業新業态,培育一批領軍企業和标志産品。全力推動近海商貿物流園區、綜保區跨境電商基地建設,打造服務沈陽現代化都市圈的物流樞紐節點和東北亞國際物流集散中心。加快傳統商貿業轉型升級,推動商貿服務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發展。
狠抓産業鍊項目。全面實行“鍊長制”,聚焦産業鍊招引項目,緊盯重點龍頭企業、隐形冠軍企業,以優質增量持續引入推動産業集聚集群發展。推進一批重點企業增資擴産,加快昊明禽業、粒邦食品等項目建設,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導力的“鍊主”企業。
做優産業空間平台。集中精力打造珍珠湖文商旅功能區、遼渾蒲現代農牧功能區、遼河灣高效生态農業功能區,重塑全域農業新版圖。強化近海經濟區工業經濟主戰場作用,深化“管委會 平台公司”改革,積極推動運營平台公司整體上市。做優環保産業園、機加泵閥園、農産品加工園等重點産業空間,推動各園區向構建産業鍊轉變,擴容提質、釋能增效。
着力深化改革創新
▷激發振興發展新活力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隻提報一次”“掌上辦”,擴大“一網通辦”覆蓋範圍。推進“萬人進萬企”活動,完善領導幹部聯系企業制度,搭建政企溝通平台,優化“項目(企業)管家”服務制度,深入實施“受理即公示、拿地即開工”服務模式,持續開展營商環境問題專項整治,不斷提高群衆和企業的獲得感、滿意度。
推進重點領域改革。深化農村承包土地确權改革,探索農村土地流轉整村推進模式。深化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發揮農村産權綜合交易平台功能,引導社會資本盤活鄉村閑置宅基地、閑置農房資源。持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加快現代國有企業制度建設,推進近海控股集團由實體化運營向市場化、資本化轉型升級。完善國有資産管理體制,做大做強國有資本。深化金融财稅體制改革,提升金融服務振興發展能力。
不斷深化開放創新。推動近海客貨鐵路建設,努力建設“一帶一路”中歐班列物流節點,打造沈陽對外開放新窗口。深入實施融城發展戰略,全力争取軌道交通延至遼中,切實提升與主城區的同城化水平。深化“飛地經濟”合作,加強與鐵西、渾南、沈北等地區協同配合,深化與北京順義等地區交流合作,探索托管方式建設遼中京沈工業園區,積極承接産業轉移。發揮近海一号科技園、遼甯增材制造研究院等創新載體作用,推動産業鍊與創新鍊、資金鍊、人才鍊有機融合,打造一批創新型企業。推進人才強區戰略,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着力推進鄉村振興
▷走出融合發展新路子
推動農業高質高效。整區推進百萬畝高标準農田建設示範區工程。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推進“一鎮一業”“一村一品”提質擴面,推進“互聯網 ”農業行動,積極打造國家級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提速農産品精深加工園建設,圍繞特色優勢産業引進農産品加工龍頭企業,促進農産品全鍊條發展。大力發展休閑農業、鄉村旅遊等新産業新業态,促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
推動鄉村宜居宜業。積極創建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區,推動文化教育、醫療衛生、互聯網通達等基礎設施向鎮村延伸,統籌實施城鄉交通一體化、農村電網智能化、燃氣管網下鄉、農村安全飲水等重點工程,打造“北方城鄉融合美麗鄉村典範”。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做好農村改廁工作。把中心鎮作為融合發展的重要載體,提升茨榆坨、楊士崗等中心鎮建設水平和能級,各鎮立足資源禀賦,打造主業鮮明、環境優美、宜居宜業的特色小鎮,加快全域城鎮化。
着力建設生态文明
▷塑優綠色發展新品質
推進生态保護,彰顯綠色之美。制定實施全區生态環保五年整治規劃,系統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治理與保護。實施造林工程,恢複林地植被。加強遼河、渾河、蒲河生态保護,完善河長制和“一河一策”管理制度,搶抓遼甯創建遼河國家公園有利契機,持續加大生态封育,推進蒲河濕地整體性保護,加強珍珠湖等重點生态空間管護,抓好蒲河歡樂谷等項目建設,實現生态保護與經濟發展良性互動,彰顯遼河、蒲河“百裡綠廊”“千頃濕地”壯麗景觀。
加強生态治理,建設綠色家園。深入實施藍天、碧水、淨土、農村環保工程,打造綠水常流、空氣常新的“美麗遼中”。
發展生态經濟,增強綠色動力。全面落實全市碳達峰行動,推動重點企業清潔化改造,重拳整治“散亂污”企業。推動綠色發展模式轉變,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進表面精飾環保園區建設,加快生态循環産業園A、B區整體轉型,努力打造國家級循環産業園區,提升經濟轉型升級“綠色含量”。
着力創新社會治理
▷提升民生福祉新水平
以創建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示範區為引領,多渠道增加公辦學前教育資源供給,深化集團化辦學模式,促進高中教育優質特色發展。加強文化設施體系建設,舉辦濕地旅遊文化節等特色活動,繁榮群衆文化生活。持續深化對外醫聯體、對内醫共體發展模式,探索組建醫療集團,優化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務。打造兼具現代氣息和田園格調的城市風貌。加強棄管小區、老舊小區改造和社區建設,抓好城區道路硬化亮化、中心街改造等工程,滾動實施供水、供氣、供暖管網改造,推進老城區雨污分流。構建“互聯網 城市管理”體系,建立“路長吹哨、部門報到”管理機制。踐行“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理念,建立新型社區治理新模式。深度挖掘地域文化底蘊和紅色文化資源。
沈報全媒體記者:徐娜攝影:王雁制圖:袁野通訊員:張同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