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最美教師走進學校

最美教師走進學校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09 13:10:32

最美教師走進學校(閃亮在學生心裡)1

2022年7月4日,海南省屯昌縣烏坡鎮芽石鋪村少數民族教學點,李修雄老師在給一年級二年級複式班的全體4名學生上最後一課。5年前,教學點從簡陋的石闆房搬進新改造的樓房,教學條件明顯改善,教室的黑闆上,既有拼音,又有數學題,還有英文字母,李老師輔導每個學生完成了各自不同的學習任務。為整合教學資源,9月新學期開學,這個教學點将撤并,孩子們會轉到烏坡鎮的學校就讀。李老師是2011年首屆全國“最美鄉村教師”之一,他獨自在這個教學點堅守了30年。今年5月,他年滿60歲已經退休,因沒有新的老師來對接,他堅持到期末把課程教完。下課了,李老師站在教室門口,笑着摸摸每個孩子的頭,孩子們眼裡泛出淚花,主動抱住他,他拍拍孩子們,揮手告别,告别自己最後一批學生,也告别自己的教師生涯。

2011年,光明日報社、中央電視台、北京廣播電視台聯合舉辦首屆“尋找最美鄉村教師”大型公益活動,數百名記者深入農村,聚焦鄉村教師,報道他們的日常工作、生活,塑造了在清寂、簡陋中堅守的鄉村教師群像,為喧嚣、繁華中追逐的人們提供了别樣的生存參照,社會反響強烈。其後,活動每年舉辦,成為社會公益宣傳的品牌活動。同時活動也逐漸演進,2015年擴充為“尋找最美教師”,2020年轉為中宣部、教育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聯合主辦的“閃亮的名字——最美教師”發布活動。十多年來,活動持續發掘宣傳優秀教師典型,在全社會弘揚尊師重教良好風尚,陸續推出的百餘個“最美教師”個人及團隊,覆蓋了基教、職教、高教、幼教、特教等各級各類教育,成為全國1700萬教師的典型代表。展現出教師隊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良好精神風貌。

義務教育是國民教育的基礎。目前,全國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5.4%,專任教師1057萬名。最美教師中有一半來自這個群體,他們擔當起保障學齡兒童普遍接受義務教育的重任。為了讓幾個、十幾個、幾十個孩子不辍學,一個個“最美教師”付出了自己全部的剛性、倔強甚至被稱作“賤骨頭”的艱辛努力。他們長年堅守偏僻的教學點,為偏遠地區的孩子就近入學創造條件;他們一戶戶勸說,甚至幫助學生家長找工作、提高收入,以免學生被迫辍學;他們鋪路、架橋、擺渡,甚或背着、抱着、扛着學生跋山涉水到校、回家,保護他們求學路途中的安全;他們種菜、養雞、養羊,為的是學生們能夠寄宿在學校不再冒險跋涉……教育不止于教學,他們體會很深;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他們理解很透。但他們大多年過半百,最擔心的問題就是自己退休之後,誰來教偏僻鄉村的孩子們讀書。

國家在逐步健全控辍保學、聯控聯保長效機制,同時創新農村學校教師補充機制,為解決農村學校師資總量不足和結構不合理等問題,實施了特崗教師和公費師範生等政策,并推動開展各級各類志願支教活動,年輕一代正從前輩手中接過重擔。張傑、王秀秀,師範大學畢業後,成為山西省第一批特崗教師。他們上崗第一天,58人的班級裡隻坐了37人,為了不讓孩子失學,兩位年輕人挨家挨戶上門家訪,終于把所有學生勸回了學校。2021年,全國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58億名,小學淨入學率99.9%。

目前,全國共有職業學校1.12萬所,職業教育每年為産業輸送1000萬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呂傑、禹誠、張賽芬、趙計平、高文銘、萬榮春、賴勳忠是129萬名各級職業學校專任教師的代表,他們共同的目标是培養大國工匠。他們當中有國家首批示範院校重點專業帶頭人、國家級技能大師、世界技能大賽金牌教練、數控車床專業教師、動畫設計金獎導師……職業學校的學生普遍對學習缺乏自信,張賽芬作為非專業女教師,以身作則,跟學生們一起上課、一起練習、一起考證,培養共同語言,用無聲的教育,改變學生的認知;萬榮春博士來自名校,他通過耐心的示範,培養學生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傳授技能的同時,帶領學生搞學術研究,讓職業學院的學生體驗到研究生的學術氛圍,使基礎薄弱的學生理論素養得到明顯提升。

高等教育發展水平是一個國家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标志。大學之大,在于大師。“最美教師”中高齡的先生們集中在高等教育領域。葉嘉瑩、陳先達、陳予恕、戚發轫、錢易、殷鴻福、鄭時齡……先生們已是耄耋之年,他們的很多學生都已經退休,而他們卻還保持着工作的狀态,87歲的錢易先生至今還在堅守講台,且堅持全程站立上課。錢先生是環境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她有很多頭銜,可她說:“我的一生談不上任何的成績,夠不上大師的帽子,但有一點,我覺得非常有收獲,就是當了一輩子教師。”學生的需要就是教師的方向。她一直堅持給本科生上公共課,經常告誡學生,做環保,一定要身體力行。她注重在工作生活中貫徹環保理念:上課時,要求學生集中就座,以便教室空閑區域可以關燈節能;夏天,一般隻開電扇,不開空調;為避免單人使用電梯,甯可自己爬樓梯;堅持綠色出行,不讓車接車送……她認為,當老師最重要的不是傳授知識,而是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要做一個有擔當、有責任心的人。她說,人們老說後生可畏,總有些害怕被學生超過的意味,作為一名老師,她體會到的是後生可“慰”,能看到學生們取得驕人的成績,一個一個超越她,是她最大的幸福。陳先達先生也有同樣的感慨,有詩為證:半世文章皆廢紙,畢生功名隻書癡,唯有一事最得意,弟子才高壓倒師。

人生百年,立于幼學。學前教育俗稱“幼教”,中國現有幼兒園園長及專任教師350萬名。吳述玲、周麗娜、徐菊萍、範徽麗、艾米拉古麗·阿不都、周賢怡、馬文燕、王隽楓……她們努力讓好習慣陪伴孩子一生;躬身踐履“呵護童真、激發童趣、追尋童夢”的教育理想;在偏遠農村、民族地區興辦正規的“孩子們真正需要”的幼兒園;不畏艱辛,讓海島的幼兒、移民子弟都同樣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學前教育……

教育是一個講求奉獻的職業,而從事特殊教育,更需要特别講求奉獻精神。次仁拉姆、蔣春淩、鄭璇、譚蘊華、梁琰、張龍、張美麗、吉思妞、申承林、吉拉……他們每一個人都用自己的不懈努力,為可愛的生命打開一扇窗、撐起一片天。他們希望,有一天人們對特教學生的想法可以改變,不再用“殘疾”這類标簽,而能夠發現這是一批擁有另類天賦的人才。如果大家不再習慣性地盯着常人能做到但特教學生做不到的事情,而是去發現特教學生能夠做到但常人做不到的事情,也許就能幫助學生們發出自己的光。

李保國、黃大年、張偉、莫振高、李芳已經遠去,但他們的名字,依然閃亮在學生們心裡。“最美教師”發布活動,有一首緻敬獲獎教師的保留曲目《最美的你》,每每童聲悠揚:愛聽你的課,愛看你的笑,愛聞你身上書香(田野)的味道……

來源:學習強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