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一段時間,我對電腦、手機上的RAM、ROM、内存、閃存、運行内存、機身内存、存儲空間等都"傻傻分不清楚",後來花了不少時間,才把這幾者的來龍去脈分清楚。
總的來說上面那些算是存儲器,從存儲器的材質來看,大概可以分為三種,分别是磁性的機械硬盤、DVD和藍光類的光盤,而第三種則是今天要講的主人公,半導體存儲器,顧名思義,它是用半導體集成電路工藝制成的存儲數據信息的固态電子器件。
如果光看"存儲器"這個名字的話,可能很多人會把它們都當作U盤、存儲卡、硬盤等永久存儲數據的器件,其實這是片面的。說到這,還要從電腦(手機)的内部結構說起。存儲器是電腦中的重要部件,主要分為以RAM和ROM為代表的内存(主存儲器),和以機械硬盤和閃存為代表的外存(輔存儲器)。
很多人都知道内存是用來運行程序的,但未必了解其實内存和外存都會存儲數據,隻不過是分工不同。内存的英文名為Memory(記憶),可以理解成它是用于即時任務的短暫記憶體。處理器需要處理數據,不是直接和外存(硬盤或閃存)交換數據,而是外存先把數據放入到内存中,再由内存和處理器對接。
内存主要有RAM和ROM這兩種。RAM(Random Access Memory),中文名為随機存儲器,與CPU直接對接,特點是可以随時讀取寫入數據、運行速度快,缺點是一但斷電就會丢失數據。ROM(Read-Only Memory),中文名為隻讀存儲器,數據出廠前被存入ROM并永久保存,隻能讀出,不能再寫入或删除,掉電後數據也不會丢失。ROM一般用于存放計算機的基本程序和數據。
人們經常弄錯的第二個疑惑點,就是人們把RAM和ROM區分成了運行内存和存儲空間這兩樣不同的東西,特别是在手機上。說到這裡,就要說起手機的存儲結構了,在手機裡面RAM和電腦的一樣,也是(運行)内存,但ROM卻和存儲空間産生了聯系,手機中的ROM有一部分空間是用來存儲系統信息和軟件,但大部分空間都被用來當作硬盤的存儲空間了。
外存(輔存儲器),英文名為"Storage"(存儲),是作為存儲空間的永久記憶體。常用的外存設備主要有硬盤(多指機械硬盤)、閃存(半導體)。閃存既可被多次擦除或寫入内容,又可斷電以後數據也不會丢失。
閃存下面還有相關分類,其中應用廣泛的就是NAND閃存。NANAD閃存擁有體積小、讀取速度快、空間大等優點,因此多被用來作固态硬盤和手機存儲。以固态硬盤為例,它主要由控制芯片 (NAND)閃存顆粒組成,速度的快慢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閃存顆粒的如何。閃存顆粒的發展也經曆了SLC、MLC、TLC、QLC等多個階段,目前比較先進的有像希捷酷魚120這種裝載了3D TLC NAND閃存的,它能縮短系統、軟件、文件的啟動和讀寫時間,順序讀寫速度分别高達560MB/秒和540MB/秒。
說了這麼多,區分内存、存儲空間、RAM和ROM,其實可以簡單地分為兩方面來記憶區分,一是分清電腦上的内存(運行内存條)和外存(機械硬盤或固态硬盤),二是分清手機上的RAM代表運行内存、ROM代表存儲空間就可以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