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竿頭,要怎麼樣才能更進一步?
進步進步,想要更進一步,當然是以動為前提。若不動,隻是一味地停在原地憑空想象。即使擁有再好的創意,再完美的行動力又有什麼用呢?
行動就已經是成功的開始,隻要去做,就總有成功的時候。一味地害怕失敗地停滞不前,就沒有進步的可能了。
動起手來努力去做,困難就像一個關閉的門。而你就需要打開這扇門,但是手中沒有鑰匙。
開門的方法有很多:
有人強勢破門而入;有人靈巧撬門而進;也有人嘗試着制作出與門鎖匹配的鑰匙……
學而思之不罔,思而學之不殆。
僅僅隻是學習空泛的理論,隻能沉浸于自己臆想出來的世界裡;僅僅隻是一味地行動去做,很快就會陷入為什麼要這麼做的迷茫中。
隻有将理論和實際相結合,才能更好地進步。
用行動來驗證理論,修正一些理論中不切實際的幻想,再從實際行動中得出的結論來充實理論,用可實行的理論來指導下一次的行動,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相互促進。
一段時間後你就會發現,原本遇到的瓶頸消失了,并且自身的能力和智慧都有着不同程度的進步。
他人的建議其實是最好的一種幫助方式。
每當遇見困難,一旦發現沒有頭緒之後,第一想法都是尋求幫助,他人的幫助一般都是方法的建議,而不是實際的如何行動。
其實這種建議就是最好的幫助,或許你正在經曆的困難,他人已經經曆過并且完美地解決了。但他不會告訴你他解決的具體細節,而是去引導建議,給你理論。
因為他的方法是最契合他的,完全屬于他個人獨有的方式。并不一定能具有借用的價值,但一定有借鑒的價值。
給予經驗是想讓你實踐出完全屬于你的方法,隻有親身體驗了,才會明白其中的奧妙所在。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聽來的,看到的還不是屬于你的,隻有通過實際行動獲得的感悟和道理才是屬于你的。打上屬于你的标簽。
人都有一種惰性,偶爾會萌生一種念頭:不勞而獲。
這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狀态,但是,如何把這種想法拿到生活中當作常态的話就不對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掉餡餅的概率比中還低。
努力了,付出了,最後得到的成功都會收獲得心安理得,這是本就應得的東西。
不勞而獲所得到的東西,一次兩次或許還能收下。
得到的多了,再想繼續收都會覺得心虛。這本不是自己的東西,毫無付出的得到,即使收下也會心不安理不得。
就像小孩子經常聽到的那句話:出門在外不要吃陌生人給的東西。
平白無故地給予,若非出于善良,那必是不安好心。
靠自己的付出所收獲的回報才是最讓人心安的。
即使知道黃金在流沙之下,那也得去淘沙才能找出隐藏在其中的黃金。
萬丈高樓平地起,隻有走出來的成就,沒有等出來的輝煌。學會依靠自己,讓别人無可代替。有自己的擔當,培養自己的自信,在困難中有更多面對的勇氣。
做好學習和思考相結合,虛心接受他人的建議,不在生活中帶有不勞而獲的想法。鍛煉自己,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好啦,我是惜源,感謝您的閱讀。
加油,再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