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這個職業向來受到人們高度的關注,因為這不僅是一種普通的工作,更涉及到學生們的培養。而教育包含了多方面的概念。
老師的職業既包括對知識的傳播,也肩負着教導學生樹立正确價值觀的重任。因此,他們的水平和職業素養,是家長普遍很在意的。
幾十年來,國内教育的發展速度還是相當明顯的。記得父親跟筆者提及過,他當年讀小學的時候,學習是非常輕松的。不僅放學早,課後也很少留作業。
不過這種“野蠻生長”的模式早已經被取代,現在大家都很清楚,想要培養出色的孩子,從小就要打好基礎。家長們重視陪讀和投入資源,對老師的期待也明顯更高。
要是哪位老師還像那個時候一樣帶班,那就很可能被家長視為責任心不夠了。但這種情況還是很少的,畢竟學校也會對老師有考核和評比。
更可能的情況是,在一些私立學校裡,可能聘用流程不是很嚴格,有的職員學曆很普通,讓家長難以認可其能力。
就比如本市的公辦高中,新來的老師多半都是研究生學曆;本科生想入職,一般隻有重點大學畢業才有機會。但部分私立高中裡,甚至有大專畢業的老師。
這讓家長有點無奈,自己花錢送孩子去這裡,本想得到更好的輔導;要是老師自己都隻考上專科,能有效幫助學生提升嗎。所以,進一步保障教師資格的門檻确實有必要性。
教師資格證,是畢業生成為正規教師的最基本條件。不過在私立學校、幼兒園或輔導機構裡,可能為了降低用人成本,對這方面沒有很嚴格。
随着對教育和教師水平的進一步重視,教育相關部門公布了對教資證報名門檻的一些調整。首先就是對學曆方面的嚴格規定。
除了個别偏遠地區,大專學曆的話隻能考小學和學前教育的資格證;而本科及以上學曆就更自由了,可根據自身專業水平,報考從幼兒園到高中的教師資格。
另一個要點,就是專本碩考生報名,在年限上的不同标準。研究生最為寬松,在讀期間任何年級均可以報考;而本科生需要到了大三時才能報名。
如果是專科生,那就隻能等到畢業後才有報名資格。由此可見,經過調整之後,大專生在報考教資證的時候,受到更多的限制,确實比之前更為嚴格。
規範教師門檻,家長表示“應該的”,同時還提出其他建議教師這個神聖的職業,既要有良好的教學能力,也需要有足夠的素質。教師資格證是篩選的一道必要門檻,未來也會更嚴格地推廣落實。
通過教資證的報考條件,我們也能看出,正規幼兒園裡至少也需達到大專背景的老師;其他階段的教學,要求标準就更高了。這也得到家長們的高度認可。
大家普遍表示,這樣做是應該的。有人直言,像教師、醫生等行業,嚴格把控門檻是很必要的。例如臨床醫學就是重點培養一本學生,那麼師範專業會在這方面有規劃嗎?
根據教育部門的公開報告,未來确實會努力培養碩士生,成為中小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行業的學曆門檻确實有上升的趨勢。
無論是現實招聘的要求,還是家長們的主觀期待,不少網友說出了另外的建議,就是控制中職裡師範專業的招生。
其實在70、80這代,中專裡的師範生畢業後還是有望找到理想工作的。但現在無論是教資報考标準,還是招聘标準都有明顯提升。
這些在中專學師範的同學,可能走出校園後也難以當上老師,還不如學習其他更适合自己這個水平的專業。
但也有家長覺得,中職裡的同學其實選其他專業,也不一定就更好找工作。很多學生隻是将其作為繼續留在校園的一種方式,是否要限制這一專業招生,沒有太多影響。
【筆者寄語】不管怎樣,教師行業門檻提升,已經是一種趨勢。無論處在哪種學曆的畢業生,想要順利成為老師,就不能虛度時間。教資證報考熱度升溫,通過率是有限的,考生們必須足夠重視。
話題:你是否支持大專生考教資證受到一定限制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