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孩子好習慣的養成經驗分享

孩子好習慣的養成經驗分享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2 00:20:09

孩子好習慣的養成經驗分享?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文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孩子好習慣的養成經驗分享?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孩子好習慣的養成經驗分享(孩子的壞習慣屢教不改)1

孩子好習慣的養成經驗分享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文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你是不是對于孩子們的壞習慣也感到十分的頭疼?有時候他們的許多壞習慣我們看到的時候就會及時的糾正,但是無論我們如何唠叨孩子們還是屢教不改,有時候還會變本加厲。

面對孩子們的壞習慣,我們最習慣的就是念叨他們不要這樣做。我們認為這樣實在跟孩子們強調他們行為的不好,但這并沒有帶來我們想象中的效果,孩子們的壞習慣還是沒有改變。其實這是因為這種做法在心理學中是負面強化的效果。我們雖然用的是禁止的句式,但是孩子們接收到的卻隻是我們強調的他們的壞行為,所以他們就不會覺得這種行為對他們來說有什麼影響。

我們在教育孩子改變壞習慣的時候經常用的是都是錯誤的方法。

改變孩子的“壞習慣”,家長常犯的錯誤

我們在教育孩子們最經常的三種方法就是不斷地跟他們講道理,毫無克制的發脾氣,刻意煽動孩子們的情緒。

這三種行為是我們教育孩子們的必備武器,但是這些武器的效果好像并沒有我們想象中的好。那你知道我們在讓孩子改掉壞習慣的時候自己的哪種做法是錯誤的嗎?

提高音量指責孩子們

有的父母認為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隻要夠大聲孩子就會把自己說的話聽進去,其實不是這樣的。

我們經常對孩子們咆哮的話他們不僅不會把我們說的話聽進去,還會對我們産生一種恐懼。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并不是音量越高越好,有時音量越高反而會給孩子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

刻意的讨好孩子們

我們在經曆對于孩子的一場暴風雨的指責之後會感到愧疚,覺得自己不應該對孩子們那麼兇,然後就會刻意的對孩子好,其實這是錯誤的。

因為你情緒的陰晴不定會讓孩子們擔心自己什麼時候就會踩到你的禁區,迎接一場更大的狂風暴雨,所以他們會變得十分的小心翼翼。

不準孩子們表達自己的情緒

我們因為孩子們的壞習慣而心情暴躁的時候是不允許孩子們表露任何的情緒的,所以我們在教育孩子們的時候實際不允許他們哭又不允許他們笑的。

無論他們表達的是什麼情緒,我們都能找到指責他的方法。總是這樣子的話孩子就會逐漸地減少在你面前表達情緒的次數,而且也會經常的做我們不能容忍的行為就是為了跟父母進行反抗。

跟孩子們講長篇大論的道理

有時候我們很喜歡跟孩子們講長篇大論的道理跟他們說他們的錯誤,但是孩子們的理解能力比起大人們來說十分有限的。

有時候你跟他講十句話他能理解的隻有一句話,其他的話不斷地在消磨他的内心,也降低了關鍵的一句話對于她他作用。我們以為隻要孩子理解了道理就會改變自己的行為,但結果并不是這個樣子的。

孩子們的習慣是在生活中無意識的形成的,如果我們不從小就對他們進行糾正,長大以後他們要想要改變的話就會很困難。在改變孩子們壞習慣的這件事情上我們還有一種方法就是行為契約法,這個方法對于我們和孩子來說是雙盈利的。

利用“行為契約”,讓孩子養成好習慣

什麼是“行為契約”呢?

行為契約法是行為主義心理學中常用的改變人們的行為的方法之一,它是根據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提出的強化理論改變而來的。

我們可以通過跟孩子們制定行為契約的這種方法,有效的避開改變他們壞習慣的時候的無端指責和過分的說教,直接的對孩子們進行有效的指導,讓他們的行為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然後孩子們就會在行為契約的幫助下不斷地養成良好的習慣,改掉自己身上的壞習慣。

家長應如何給孩子們制定行為契約?

首先,測算自己說話算話的次數

無論孩子們的年齡多小,如果你跟她說話老是不算話的話,你的話在孩子們心裡的可信度是十分的低的。所以我們如果要跟他進行行為契約的話,孩子們是很難對我們的話進行信服的,他們既然對我們的話都很難信服了,就不要說去做了。

在進行行為契約之前,我們要先探一下孩子們的口風,看在他們的眼裡我們的言語的可信度是多少。我們可以很直接的問孩子說你覺得我說話算話嗎?

如果孩子的答案是肯定的,我們就可以直接的跟他進行行為契約,因為他知道我們是會承認這個行為契約的。

如果孩子的答案是否定的,我們就要利用一段時間去重塑孩子們對于自己的信任感,然後在他們對于我們有足夠的信任感的時候表達自己進行行為契約的誠意。這樣孩子就會覺得這個行為契約是有效的,而不是根據父母的意願去判斷契約的有效跟無效。

接着,跟孩子們一同制定契約

和孩子制定“行為契約”也要十分講究,這個行為契約我們既要把它制定得雙方都看得懂又不能過于籠統。

第一步:我們要确定目标。

我們要在行為契約中明确的提出我們自己想要讓孩子們養成什麼樣的習慣。當然不可以有過多的行為約束,因為這樣這個行為契約的約束力就會下降,我們要記得一個行為契約不能同時面對多個問題。

目标要具體。我們定的目标不能太籠統,這樣的話孩子們理解的目标可能跟我們給他定的目标是不一樣的。我們要可以一個大目标細分為許多個可實行的小目标。

比如我們想讓孩子們按時完成假期作業的話,我們可以跟孩子們約定每天多少時間用來寫作業,需要完成多少作業,而不是告訴他們一個具體的時間,讓他們自己決定每天要寫多少作業,這樣他們可能會把所有作業壓到最後一天去寫。

第二步:商定"獎罰"清單

我們在制定行為契約的時候由于是跟孩子們一起制定的,所以我們就能更好地遵從孩子們的興趣出發,制定他們與我們一緻同意的行為契約。不過由于孩子們還小,所以他們的自控能力不是特别的好的。因此我們就需要一定程度的獎懲制度來推進孩子們實行行為契約上的事情。

關于獎懲我們可以物質跟精神獎懲并行。物質獎勵的話我們可以給孩子們買他們最喜歡的玩具之類的,精神獎勵的話我們可以告訴他們我們會擠出一天的時間來陪伴他。

懲罰的話我們可以罰他做家務活之類的。但是我我們要注意獎懲的時間效果,如果他們距離的時間過長的話,對孩子就不會起到一種震懾的作用。

第三步:确保契約的雙向性

我們跟孩子們一起制定的這個行為契約并不是單向性的,它是由我們共同制定的也需要共同遵守的雙向契約關系。所以我們在給孩子制定目标的同時也要讓孩子們給我們提出一些我們能夠接受也能夠做到的要求,同樣的我們也要對于自己有一定的獎懲。這樣的話我們就能以身作則,實際的教育孩子們應該如何去做。

我是奶果媽媽,也是4歲孩子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和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