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明星臉”到“媒體臉”:“看臉時代”的審美迷失
戰迪
“看臉文化”作為一個互聯網熱詞,表征着當下青年群體的集體審美趣味,并催生出一股青年文化審美風向,倒逼大衆傳播媒介依此邏輯調整文化産品,以滿足青年消費群體的“看臉”訴求。“看臉文化”将人的面孔從身體中抽離,以局部遮蔽整體,以外在遮蔽内在。擺脫對臉的拜物教,摘下面具,是時候了!
以“貌”取人:從“明星臉”到“媒體臉”
人們對“臉文化”的關注古已有之。對一個人容貌的賞鑒不僅涉及世俗的美感标準,更反映出千百年來國人審美實踐活動背後所蘊藏的文化背景和社會心理。《詩經·衛風·碩人》中連用5個比喻形容莊姜的美麗:“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蛴,齒如瓠犀,螓首蛾眉。”
中國古代還常将外在形貌與人物命運聯系在一起,通過人物某一方面的容貌特征推定其後來的人生走向。司馬遷在《史記·高祖本紀》中描寫劉邦因為容貌異于常人,善于相面的鄉紳呂公“見高祖狀貌,因重敬之”,對其青睐有加,将女兒呂雉嫁于劉邦。
如果說人的身體屬于自然之物,臉則代表人的社會性一面。被大衆傳媒反複渲染的“明星臉”常常被視為“時代的面容”,因為明星的面孔迎合了最廣大受衆的審美願望。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一般意義上講,“明星臉”是電影時代的産物。從1901年美國環球影業老闆卡爾·萊默爾為著名演員弗羅倫斯·勞倫斯具名拍攝開始,明星文化就不胫而走。
明星制的不斷成熟助推了“明星臉”的傳播熱度。而伴随媒介文化不斷成熟,泛化的明星臉則在電視時代被感知為“媒體臉”。一切頻繁現身于鏡頭前的臉部影像都隸屬于“媒體臉”的範疇。
早在1937年美國《生活》雜志創刊之初,“臉”就被定義為一個核心主題,以無可争議的态勢主導流行文化的方向。被媒體建構和傳播的“具名之臉”與一般大衆的“無名之臉”存在某種隐秘并相互作用的張力。
1960年美國總統大選中,尼克松在與肯尼迪的電視辯論中敗下陣來。顯然,大病初愈、滿臉疲态的尼克松與面容英俊的肯尼迪相比,似乎在登場之初就顯露了敗迹。事後,尼克松還将自己的失敗歸咎于化妝師的無能。
看臉時代,真實之臉在逐步消失
随着手機智能化的不斷升級,社交媒體的概念外延也不斷擴大,P圖軟件的普及賦予人們重塑自我媒介形象的無限可能。也正因為這樣,曾經僅為極少數人擁有,卻被多數人賞鑒的“媒體臉”,泛化為人人可以享有的大衆面孔,我們不妨将其稱為“後媒體臉”。
經P圖軟件修飾過,再由社交媒體發布出去的臉顯然不是真實的臉,并不是真實臉的摹寫,而是一種象征性的臉,或稱“面具臉”。“天天P圖”“逗拍”等社交App作為“美圖秀秀”“美顔相機”的補充和升級,日益廣泛流行。那些卡通化的頭飾、表情、魔幻背景顯示出當下青年人的泛娛樂化訴求和強烈的自我展示需要。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2015年起,鬥魚、YY、花椒、映客、熊貓等直播App悄然興起,人人充當攝影師的時代狂飙突進。由青年群體驅動并推波助瀾的全民“自拍文化”日益成為大衆文化的又一重要話語形态。
正是由于社交媒體圈内文化的互滲,以及圈内文化與外來文化的互動愈發頻繁,源自日韓的二次元文化、耽美文化才悄無聲息對當代中國青年群體的審美觀帶來直接影響,“以貌取人”便是其最直觀的文化表征。看臉時代,真實之臉正逐步消失。打通前後台的界限後,“不男不女、不老不少、不前不後”的中性狀态不斷混淆人們既有的審美認知尺度。
臉性社會的形成與青年審美文化圖譜
在我國90後、00後的青年審美譜系中,小鮮肉和萌文化成為不容規避的兩個關鍵詞。如果說前者特指那些青春靓麗、性格溫和、表情單純的男性面孔,後者則指稱那些源于日本二次元文化“小而可愛”的形象。無論是小鮮肉,還是萌文化,都作為一種抽象式的符号暴力操控着青年群體的審美經驗。
作為一種接受美學形态,小鮮肉和萌文化都源自接受而非生産的環節。隻是因為生産者敏銳捕捉到青年群體的整體性審美情緒,才在商業動力的驅使下精心打磨,從迎合、推廣到影響、控制,從積極回應青年群體的目光到規訓、改造青年文化的整體氣質,一場轟轟烈烈卻充滿博弈的臉性生産運動不斷向前推進。
在傳統媒體的影視藝術創作中,“明星臉”的真正擁有者始終處于匿名狀态。影視觀衆在缺乏真實媒介互動經驗的條件下,常常誤認為自己正在與明星“面對面”交流。事實上,臉絕不僅僅是一道平靜的風景,它更像是一面鏡子,從中可以映射出臉的主人與衆不同的人生況味和生活背景。
當下成長中的青年人甯願沉迷在虛妄的電子幻覺中,也不願正視真實的自己。對面孔的偏好反映出審美領域的力量,例如在性别權利的關照下,小鮮肉的勝出反映了我國女性群體的地位不斷提升,對萌文化的鐘愛折射出青年男女對童真的向往和對部分國産影視作品嚴肅性傳統的颠覆和消解。
然而,長期浸泡在這種虛無的自戀式文化氛圍中,混淆、抹煞性别文化中的原始力量,則是“年輕人缺乏強健之心的表現,從而在日常生活中缺乏面對困難的勇氣、缺乏面對問題的責任、缺乏面對挑戰的動力、缺乏反抗強力的本領、缺乏正義行道的豪情,那便是一個社會和民族之殇”。
今天的青年文化群體,唯有敢于逃離虛拟的狂歡,摘下面具,擺脫臉的拜物教般束縛,并正視時光在臉上雕刻下的生命印記,才能以積極健康的心态從容接受時代的洗禮,重建青年文化秩序。(作者系深圳大學副教授)
(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