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有很多鏟屎官,不止飼養有一隻寵物。人們說“貓這種動物,是越養越多的”,不是因為越生越多,真的是“越養越多”!當你有了一隻萌萌哒小貓咪的時候,就會忍不住想要第二隻,然後第三隻……然後……就變成了這樣:
最後鏟屎官真正走上人生巅峰,變成别人眼裡的“大戶人家”:
養寵物的曆程大概就是這個樣子:一開始養了一隻小貓咪或者小狗狗,然後長大了發現好萌呀,再養一隻吧……然後就無限循環下去了。
其實是不推薦一個家庭養太多寵物的,不光是會有高昂的費用産生,還伴有随時可能發生的意外。
那麼今天的問題來了:如果兩隻貓在一起,它們之間會有等級地位之分嗎?貓與貓之間的等級是如何劃分的?主人該怎麼插手到多貓之間的競争?
其實流傳下來的老話“一山不容二虎”,的确有其中的道理。今天我們就走進貓咪的内心世界,看看它們是如何處理地位問題的。
貓和狗都是現在最流行的兩種寵物,它們普遍的特點是軟萌可愛,但是同為寵物,貓和狗卻完全是兩種不一樣的物種:它們有完全不一樣的生活習慣。所以第一步,我們要先了解貓是一種怎樣的存在。
野外的貓和狗,都是捕獵動物,隻不過我們現在的家養犬,都是由狼進化而來,它們被馴養時間超過1萬年,早已慢慢适應了人類社會的環境。
貓狗的捕獵特點完全不一樣:狗因為有狼的基因的延續,從古至今都是“團隊協作”模式;而貓科動物,每一種都是頂尖的獨居獵手。在同等體型下,沒有任何一種動物是貓科動物的對手。這件事放到野外環境大家可以理解成:即便是10幾隻狼的狼群遇到一隻老虎,那也得繞道走,正面沖突的話,一小隊狼群真不一定能打得過一隻老虎。
而貓,其實和縮小版的老虎是一樣的。它們的性格謹慎,但不失勇猛:真幹起架來,貓可是誰也不怕。隻不過它們謹慎的性格讓它們不會冒然出擊。
在野外,很容易見到結隊的狼群,但幾乎不會看到以種族為單位的“虎群”(甚至你都不會聽到“虎群”這個詞),因為貓科動物是獨居或以家庭為單位活動的動物,你最多,也隻能看到虎爸虎媽帶着小虎崽的活動,而且這種家庭活動一旦小老虎長大獨立,也就結束了。也正是在幼崽和爸爸媽媽兄弟姐妹的玩耍過程中,它們學會了“打架”和“狩獵”。
貓科動物就是如此,在哺乳期一起生活,一旦獨立,組建自己的領地和家庭後,連自己的貓爸貓媽也不認了。這就是獨居動物的特點。在我們養貓的過程中大家也會發現:貓媽媽親自撫育大的小貓咪,長大了甚至可能會對貓媽媽大打出手。
這也正是所謂的“一山不容二虎”的由來,這件事放到養貓家庭中也是一樣:貓咪希望自己是這個家裡的唯一一隻貓,它們不會喜歡有其他個體進入。這種特點,在田園貓身上尤為常見。
通過貓科動物的習性特點,我們基本上可以确定這樣一件事:貓咪是不希望自己的領地有陌生物種進入的。這件事究其根本原因,從排便行為上就可見一斑。貓和狗彰顯領地的方式就不一樣:狗狗用刨土這種行為,為了擴散自己的氣味來标注領地。而貓咪卻是用埋屎這種行為,來掩蓋自己的氣味。
因為:貓咪不希望被其他人發現。
如果貓咪發現自己的領地混進了其他個體的味道,并沒有沒有所謂的朋友,一律視為敵人。它們會準備進入戰鬥狀态:不論是原住民還是新住民的貓咪都是一樣。
貓咪同類之間的戰鬥是三個階段:聞嗅、哈氣、動手。
當兩隻貓等級制度确立後,主人會發現一些很明顯的行為特點,例如:
一般來講,不太推薦主人介入兩隻貓的争鬥,因為家庭的兩隻貓咪互相打鬥是很正常的現象,往往這種打鬥不會出現什麼緻命傷害。但是主人還是要及時觀察,如果小貓咪發出持續的哀嚎聲,就一定要人為制止并且教訓咬疼别人的小貓咪。
兩隻貓咪,在平常可能看起來是和睦的生活,但是表面的和睦也不能意味着它們之間沒有等級之分。即使是平常相親相愛的貓咪,也因為貓科動物獨有的性格而難免大打出手。所以讓每隻貓都感受到愛,感受到家的溫暖,感受到安全,才是主人應該重點了解的。
在多貓家庭中,想從根本上杜絕貓咪打架其實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但我們依舊有辦法,根據貓咪的天性去調整飼養方式,來盡量減少貓咪之間的沖突,讓多貓家庭的生活更和睦。記住這幾個細節,讓每隻貓咪都有一個健康的心理:
如果家裡現在正在飼養一隻貓,這時候想再養一隻貓怎麼辦,有兩個辦法:
貓咪互相争鬥,帶來的往往不是身體上的傷害,更多的是一種可怕的後果“應激反應”。避免貓咪争鬥,其實就是在避免貓咪的應激反應。所以想實現多貓家庭的和諧生活,主人最應該考慮的就是如何避免“争鬥”。
有一些貓咪是非常不适合多貓共存的,例如你的原住民是一隻非常膽小的橘貓,這時候如果新來一隻膽大妄為氣勢十足的狸花貓,你就會發現原住民變得會越來越消沉。
有時候養第二隻貓咪,特别像“要二胎”,不僅要考慮家庭條件,還要考慮第一隻貓咪是不是能接受這種情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