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立夏的到來,外界的氣溫是越來越高,這幾天中午的溫度甚至達到32℃,走在戶外,路邊懸挂着紅彤彤的櫻桃讓人垂延欲滴,村裡許多老年人聚集在村口,多日的幹旱讓留守的農村老人倍感焦急,年輕時還能挑水抗旱,如今隻能盼望老天了,不過此時農村的田野一片生機勃勃,不知名的小花盛開,一簇簇,一片片,一叢叢,引得蝶飛蜂舞,最美不過五月天。
農村老人聚在一起,說不完的家長裡短,雖然大字不識幾個,但是說起農村俗語,那都是行家裡手,用大碴子味的鄉音,聽起來别有一番風味,比如今天咱們要說的“不怕野雞墳頭叫,就怕蛤蟆屋後跳”,是什麼意思,到底怕什麼呢?
一、不怕野雞墳頭叫
野雞是一種野生的走禽,以前在農村十分常見,公野雞外表鮮豔,叫聲特别響亮,由于體型較大,它們的飛行能力大大減弱,往往都是在空中飛行一小段距離,重重的落入灌木叢或草叢躲起來,它們也十分機警,哪怕吃食時,腦袋也會時不時的左右張望,由于肉質細嫩,野味十足,一度差點滅絕。
而墳墓對于人們來說是一種陰森的存在,尤其那些早年荒廢的墳墓,更是讓人不寒而栗,一個人走路那是能躲多遠躲多遠,所以有墳墓的地方特别寂靜,若是突然有一隻野雞在墳頭上鳴叫,膽子小的都會下尿褲子,這是一種心理上的恐懼,而野雞在民間又被稱作是土鳳凰,所謂鳳凰不落無寶之地,它在的地方就是風水寶地,後代是要出人頭地的,所以人們雖然心裡害怕,但是卻對這種現象也能接收。
二、就怕蛤蟆屋後跳
蛤蟆是一種小動物,由于它吃食田間害蟲,所以人們親切的稱呼它為莊稼的小衛士,蛤蟆是一種水陸兩栖的動物,它出現的地方,要麼周邊有水源,要麼周邊害蟲多,住在農村的都知道,每年夏季雨後,池塘裡的蛤蟆叫的最歡,因為雨後水多,池塘裡食物豐富,它們能不高興的歌唱嗎?
但是人們卻害怕蛤蟆在屋後跳,因為房屋是人們居住的地方,幹爽衛生是人們健康的保證,所以農村建房都選擇高闊地勢,坐南朝北,冬暖夏涼,而蛤蟆一旦出現在屋後,說明房屋或院落潮濕,滋生了很多蟲子,這才吸引蛤蟆的前來,對于居住房屋的主人來說,潮濕的環境不利于身體健康,而且蛤蟆的存在,也會招惹蛇前來覓食,無形之中多了一份危險,所以人們害怕蛤蟆在屋後跳。
總之,農村俗語都是老一輩生活經驗的總結,短短幾個字,卻折射出深刻的道理,這也是俗語千百年傳承的原因,你們認同這句俗語嗎?不妨說一說自己的看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