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我的姐姐總票房已破4億。雖然票房的熱度不斷升高,但是電影口碑出現“兩極分化”的現象。
這部電影的導演殷若昕和編劇遊曉穎都女性,因此她們選擇聚焦“中國式姐姐”的身份,來談論在中國這個“重男輕女”的社會裡,此身份所承載的“痛點”。
張子楓在這次的電影中迎來了自己的蛻變,她的演繹讓角色更加細膩豐富,賺足了觀衆的眼淚。
結局成謎,重新定義“圓滿”二字
在《我的姐姐》結局處,張子楓飾演的姐姐面對領養家庭要求簽署的“與弟弟不得再見面”的條約的時候,選擇了拒絕。她終究是放不下這份血濃于水的感情,但是她也不想放棄自己的夢想,所以在這個兩難的抉擇中,她是如何選擇呢?
電影給出的開放式結局是讓每個觀衆根據自己的經曆來給出答案,各式各樣的答案都見仁見智。大部分人認為姐姐最終選擇了放棄自己去北京深造的夢想,選擇留下來照顧弟弟,這樣的結局其實是以姐姐的犧牲和成全來作為大團圓的前提。
提到“犧牲”的問題,其實這是中國二胎或者多胎家庭慣有的毛病,隻要家裡有男孩的,那麼總是女孩子犧牲得多一些,某些人犧牲了學業,也有人犧牲了金錢,還有人和電影中的姐姐一樣也許需要犧牲自己的愛情和青春。
這就發現一個非常奇怪的問題,為什麼每每男性和女性的利益出現碰撞的時候,總是女性選擇讓步呢?如果結局是姐姐終究還是背負起了這份責任,不管是親戚朋友還是屏幕前面的觀衆一定都會誇贊她“姐姐真的很偉大,女性真的很偉大”,但是從來沒有考慮過這份偉大是以犧牲她們的夢想為前提,還有她自己想不想偉大?
當然影片還有另一種結局,那就是弟弟進入優越的新家庭,姐姐也去北京追逐自己的夢想,然後姐弟倆平時照樣可以保持聯系,維護感情。
各自走着自己的人生,彼此換一種方式陪伴,這樣的陪伴不需要夾雜着“犧牲”、“放棄”,而是另一種“圓滿”,這樣的圓滿叫“互相成全”。
姐姐在能力範圍内,給弟弟找一戶最好的領養家庭,而弟弟也學會理解姐姐的難處,成全姐姐的夢想,兩個人明明可以各自活得更好,何必栓在一起過着總有人犧牲和委屈的日子?
原生家庭的傷痛
心理學上有一句非常流行的話: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我們發現張子楓飾演的姐姐一直都在努力地證明自己,因為父母想要身為女孩子的她早日賺錢,而擅作主張替她修改了志願,所以她大學期間所有的學費和生活費都自己負擔,不想和父母扯上一絲一毫的關系。
姐姐的傷痛來自父母在小時候為了能夠再生一個兒子,就謊稱姐姐是殘疾,因為扮演殘疾人的原因,還打了姐姐。這樣的行為都會讓孩子認為自己的出生是帶着“原罪”的,自己壓根不應該被生下來。什麼叫“原罪”,是與生俱來的罪,隻要你活一天,這罪就加在你身上一天。
因此我很難想象姐姐的童年多麼黑暗,即便她父母雙全,還有姑媽的疼愛,但是她依然沒辦法變得柔軟。
在外人眼裡,她有争必鬥,她說過:“沒有父母在身邊的孩子,打得過得打,打不過也得打”。從小到大,她成為了沒有人保護的人,她隻能相信自己,也隻能依賴自己。
但是整部影片看下來,我認為弟弟是治愈了姐姐的,為什麼這麼說?因為當姐姐成為了弟弟生命中的唯一的時候,那種親密關系又建立了。
本來姐姐在與原生父母的親密關系中受到的傷,在弟弟這段親密關系中得到治愈,兩個人同吃同睡,互訴心事,建立了一種奇妙的平衡感。
簡單點說,就是姐姐在原生家庭的關系中,作為一個女兒從小沒有得到足夠的愛與關注,因此姐姐的心裡沒辦法成長,雖然外表上她是好強獨立的女子,但是其實她内心裡的另一個人是個永遠想要得到父母認可的小女孩,這個女孩在童年時期就停止了成長,一直在原地踏步。
直到弟弟的出現,弟弟對她的認可,對她的不舍,對她的愛,這些真正地填補了童年的空缺,她得以成長,從小女孩變成一個亦姐亦母的形象,是一個成熟的大人。
這也就是弟弟治愈姐姐的原因,從滿面的愁容到滿面的笑容隻需要人生中這段短暫的歲月即可。
男性的漠然,女性的服從
《我的姐姐》中除了關于姐弟關系的闡述,還有一部分是關于中國男女關系的描繪。這一部分内容實在是如鲠在喉,許多似曾相似的畫面和台詞,似乎在生活中也随處可見,讓人産生了莫名的窒息感。
第一個是安然的爸爸因為安然穿裙子而暴打她的畫面,我們看到的是安然的媽媽跪在地上抱着安然,用身體在保護安然的模樣。這個畫面簡直細思極恐,為什麼安然的媽媽和爸爸沒有相同的權力?既然爸爸能選擇打女兒,那作為媽媽也必定也反對權。
難不成教育孩子的權力隻有父權?其次為什麼安然的父親眼睜睜看着藤條已經打在妻子身上了,還是繼續暴力行為,并沒有停止。
這裡完全反應出了安然的媽媽,也就是中國傳統女性的一個地位是非常低下的,而且這種“低”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女性在家庭中幾乎沒有決策權,包括對教育和生育兩個方面最為明顯。
第二個是“甩不掉的責任”,姑媽為了弟弟生孩子放棄了自己想要在俄羅斯做生意的夢想,隻為了回來幫弟媳婦帶孩子。
姑媽講起自己小時候的故事的時候,提到奶奶的一句話“她說做什麼都要緊着這個兒子”,所以姑媽的夢想就這樣一點點被蠶食、被妥協、被犧牲。
她也曾經一腔熱血沖進這大千世界,但是為什麼失望而歸呢?因為弟弟理所當然的索取,這種漠然成為了栓住她的一根繩索,掙脫不開。
第三個就是影片中在醫院已經生了兩個女兒還要拼了命生第三胎的媽媽。即便安然把強行保胎的利弊已經分析得清楚了,但是冷漠的丈夫和固執己見的媽媽依舊想要生個兒子。
深究其因,世界上哪有人不惜命?隻是當這個母親沒有兒子的時候,她在這個家中一定備受欺淩,那些言語上的攻擊變成了銳利的刺,與其每日都生活在“槍林彈雨”中,不如“冒死生娃”來得爽快。
為什麼作為丈夫他會這麼漠然呢?因為男性其實是“女子生育”這件事的既得利益者,他們在“生育”上除了提供了基因,基本上沒有任何作用,也幫不上任何的忙。所以長此以往,因為女性擁有子宮,“生育”就成了女性理所當然的義務。
當外界不停的灌輸這樣的價值觀,漸漸的連女性自己都忘了“生育”是可以選擇的,“生育”不是義務。
在這三個畫面中,每一個屈從的女性都成為了男性權力的助推者,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反抗,那就直接成為了男性霸權的“幫兇”。
安然的母親、姑媽、三胎媽媽都是如此,而安然卻與其他女生都不同,她的第一選擇是“反抗”,這就是為什麼安然在開頭和大叔公等親戚吵架的原因,也是安然在廚房裡和男朋友摔盤子的原因。
周圍的男性總是想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安然身上,有的是道德制高點的要求,有的是生活小事,為什麼男性就能高高在上的發号施令,女性就得乖乖聽從呢?這些所謂的道德倫理究竟由誰來定義?
安然身為一個新時代的女性,我認為她走出來了,她不再等待别人來定義她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父親不行,男朋友也不行,這世界上的誰都不行,隻有她自己可以決定。
為什麼安然到結尾處希望舅舅就是她的父親呢?有一個很細節的動作,在所有親戚用道德來綁架安然的時候,隻有舅舅站了出來,他所做的是保護和支持。
而後期舅舅一個懶散慣了的人,選擇主動幫安然帶好弟弟,雖然他沒做到,但是依舊是為了安然能夠沒有後顧之憂地去實現自己的北京夢。從中可以看出,其實舅舅是一個尊重女性的男性,與劇中大部分的中國傳統男性有明顯的區分。
這部電影想要呈現的東西很多,比如計劃生育帶來的親情問題、中國傳統重男輕女的問題、姐弟情深的血緣之愛等等。
因為面太廣,所以每個點都不夠深刻,沒有深挖下去,看完影片還處處疑惑是正常的。
希望導演和編劇的下一部作品能夠更加完善,在一個點上深究其因,而不是浮于表面,把問題的“根”挖出來,才是真正能夠解決社會問題的根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