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天必須和你分享一位特别鼓舞人的女性:楊紫瓊。
很多人對她的印象應該還停留在“打女”,在《警察故事》裡和成龍搭檔,在《007之明日帝國》裡和邦德對戲。
更熟悉點她的人,知道在今年,她演了《瞬息全宇宙》裡一個看似平庸卻可以在 1000 個平行世界裡來回跳躍的東亞母親。很多人都盼着她憑此拿奧斯卡。她也夠資格。
(楊紫瓊分飾多種平行時空中的自己。)
她的名字,總是和“WOW!”這樣的感歎号聯系在一起。60 歲,她拍的時尚雜志表現力十足。
她剛剛被《時代周刊》評為年度偶像。《紐約時報》評選她為年度十佳演員。重要的雜志封面上,她總是受邀站在 C 位,身旁是奧斯卡影後詹妮弗·勞倫斯。
最近她和影後凱特·布蘭切特的一場對話火了,對方贊歎她,“從頭到腳都蘊含着能量的女性。”觀衆說,“成熟女性之光”“高水準女演員”“美到挪不開眼睛,不止是外在。”
讓人挪不開眼睛的楊紫瓊,是這樣走過來的:最初是選美小姐,去香港演電影,被安排當花瓶,她不要,自己靠“打女”打出名氣和尊重。人到中年,去好萊塢從零開始,她什麼都演。她說,“我總能給你一個驚喜。”
一個女性可以突破限制到什麼程度?展示多麼令人澎湃激動的豐富内心?楊紫瓊的故事,你一定要讀下去。
“女人等着男人救的劇本已經過時了,
我到 60 歲還能給你一個驚喜。”
02
年輕時的楊紫瓊曾被當作花瓶。
限于那個時代對女性的想象力。她很美,出生在馬來西亞富裕的華人家庭,從小學芭蕾。偶像是跳《羅密歐與朱麗葉》的瑪戈特·芳婷。
她還能量充足,喜歡冒險。如果生在對女性更開放點的當下,她應該是十足出名的女性偶像,像谷愛淩那樣。她喜歡高山滑雪和騎馬,跳水是專業的,代表馬來西亞參加過比賽。
但她确實太美了。半是巧合,半是被推地走上了“選美人生”的劇本,在馬來西亞選美,是冠軍。去澳洲選,又是墨爾本小姐。
美女當花瓶也“理所當然”。“選美小姐”的人生也順遂,去拍奢飾品手表廣告,你猜搭檔是誰?成龍。
去香港演戲,劇本也被安排了。哭泣、惹人憐愛、等着被救的弱女子。
這是楊紫瓊的第一個角色,也是唯一一次演一個哭着被救的女性。絕版了,真的。楊紫瓊對此表态:
“我可以喊過一次救我,下次我不要你救我,我自己來。”
當花瓶這種事情,做一次就夠了。
03
不當花瓶當什麼?
沒有人會好心給女性安排一個重要角色的。你得赢得尊重。
楊紫瓊初到香港,普通話不會,粵語又講不好,一說台詞,别人就捂着嘴笑。她想,那我不說話,演打戲吧?
制片人都覺得她瘋了。跳芭蕾和演打戲能一樣嗎?試戲時,她什麼都不說,當場開始表演動作。
請務必明晰那時的香港電影規則——打戲不上替身,全都真人摔打。成龍就是這樣出名的。
要出名,你得自己掙。
所以往回看舊電影,才有一個女性留下如此精心動魄的畫面:
要騎着摩托車跳火車,楊紫瓊跳。
要摔倒在碎玻璃上,楊紫瓊摔。
要從高空往下跳,楊紫瓊跳。
……
一個很有意思的細節,女性在打戲裡占主角,還是太罕見了。演戲時,對手演員不自覺收手,怕傷到她。
辦法是,用力打對手一拳,讓男人知道,她有力量。
可不可以不跳?
不行,這是興奮感和價值感的來源:
“因為做特技很興奮,過程中很刺激,還有完美完成的感覺,就像上了天,以及我不接受别人把我的活給幹了。”
會不會害怕?
會,但你得戰勝:
“像騎馬一樣,如果從馬背上掉下來,要即刻爬回去。”
“如果不上去,你心裡就會恐懼。但馬上做,第二次就能做到。”
會不會哭?
當然不會。
“如果每次有人打我我都要哭,我就會在被人遺忘的角落裡呆很久。
我必須向所有人證明,我值得在這裡待下去。”
有一幕很經典,1995年,演《阿金的故事》時,楊紫瓊從橋上跳下來摔壞了頸椎,她聽到了自己背部的聲音,以為要拜拜。導演許鞍華當場吓哭,後來專門在片尾緻意:
楊紫瓊就這樣在男性主導的影視圈獲得了名聲,還有尊重。成龍和她演對手戲,驚訝她的拼,“你是不是想殺了我?你要是再多做一點,我要靠什麼吃飯?”
行業裡很出名的動作指導袁和平都說,“楊紫瓊應該是一個标杆。”
當時還有個很像傳說的事實:“成龍、李連傑和我,在香港,沒有保險公司願意賣保險給我們。”
尊重是如何體現的?
巅峰時期,楊紫瓊一直是香港女性片酬最高的一位。超過王祖賢和張曼玉。
(93香港明星片酬排行)
04
和成龍拍《警察故事》時,有大量動作戲。有一刻,楊紫瓊對自己的心說:“跳吧,你不跳永遠不知道感覺是什麼。”
楊紫瓊的人生亦是如此。她驅使自己,跳吧,跳出選美小姐的人生,跳出隻演一個“打女”的人生,跳吧,不跳永遠不知道是什麼感覺。她的内心湧動着一股蓬勃的活力。
劇本永遠跟不上女性的成長速度。這句話,到今天我還敢負責任地講。
她不想被釘死在“打女”這個标簽上。“雖然我是不介意,也很接受‘打女’的說法,但也不希望人家講到’打女’這裡就停下,而是有更多的解釋給到楊紫瓊。”
沒有人會好心展現一個複雜多面的女性形象。你得自己找縫隙。
所以你會看到很多驚喜:
夾雜在著名的女主演中間,在不是主要戲份,甚至有的都沒多少台詞的地方,楊紫瓊仍“讓人挪不開眼”。
《宋家皇朝》裡,她演宋霭齡。導演張婉婷需要一個能“壓住自己的兩個妹妹”的女人,兩個妹妹是張曼玉和邬君梅出演。誰能演?楊紫瓊。
《藝伎回憶錄》裡,在鞏俐和章子怡中間,她甚至沒幾句台詞,但她“保留住了自己的氣”。
還有個很“冒險”的舉動—— 42 歲時,她去了好萊塢。在香港掙來的名聲,用處沒想象中大。導演不認識她,問,你英語怎麼講得這麼好?她開玩笑,過來坐飛機時間長,在路上學的。
她總是被喊去演東亞婆婆、媽媽,她的認知,當然要遠高于劇本。她很樂觀,都演。但她永遠知道自己配得上什麼劇本。
“應該還沒出現我最好的電影。”
有個細節,李安拍《卧虎藏龍》時,楊紫瓊成了他非找不可演俞秀蓮的人。部分理由是,她會打,更重要的是:
“考量她有武打底子,而且她有扛起一部電影的肩膀,一生都在為俞秀蓮這個角色做準備,因此非找她演不可。”
李安說,雖然已經是大明星了,楊紫瓊“還有一份純真在”。
她一直是這樣,不停地跳,不停地探索内心,不停突破限制,“跳吧,你不跳永遠不知道感覺是什麼。”
05
這也是我今天要和你分享楊紫瓊的原因。
有沒有什麼事會輕松摧毀你人生所有努力?我曾聽說過很多答案——催婚、事業失敗、考學失敗……
楊紫瓊的經驗是:nothing.
“Life is a journey.”
26 歲結婚,遵循當時美女嫁富商的“通用模闆”。她的母親是個很傳統的東亞母親,嫁人,輔助丈夫,成就丈夫的事業,被認為是最“美滿”的選項。楊紫瓊婚後便宣布息影。
萬幸,故事沒結束。要不然世界就要失去一個非凡出色的電影演員楊紫瓊了。3 年後,她離婚,複出拍戲。
“我根本就不是一個傳統的女人。由第一天開始,我已經接受了楊紫瓊的生活方式,我就是這樣的一個女子。”
自此,她辨識到自己是誰。她從沒背叛過自己的真心。
她的母親認為她離婚、未生育,是個“失敗”的女性,她不認同,“我是可以控制我的節奏。”
她也曾差一點追随愛情踏入婚姻。當時她 38 歲,對方是個哈佛醫學院畢業的醫生,要求楊紫瓊婚後不再拍戲。她在掙紮中主動解除婚約:
“年輕時覺得要遷就,但是現在很多女性都是單身,會想為什麼我要遷就他,而不是他來遷就我。”
她和現在的男友談了十幾年戀愛,媒體都笑她男友是“就像情窦初開的少年”,每天一遍“I want to marry you”。楊紫瓊笑笑,不結婚就這樣也很開心啊。
是做一個等不到别人送花哭泣的女人,還是做一個主動送自己花取悅自己的女人,楊紫瓊當然選後者。
如果你還原到她的時代看,楊紫瓊給所謂的“女性失敗人生”言論,一次漂亮地反擊。
06
楊紫瓊仍在“跳躍”、在突破。
—— “我不喜歡下山,我喜歡上山。”
她今年拿了美國電影學會(AFI)授予榮譽藝術學博士學位,是第一個亞裔藝人。一同領學位的,有粉紅色頭發的年輕人。
在和凱特·布蘭切特的對話裡,她分享了一個非常讓人意外的細節:
她剛過 60 歲生日,此前的很多年,她都沒有接到女主角劇本。
那部讓她留名的《瞬息全宇宙》裡的Evelyn,最開始是個男性角色,“人們更能理解一個男人穿梭探索多重宇宙。”
最後行不通,改成了母親,落在了楊紫瓊身上。
她在另一個場合為此激動哭了:
“這個本子就是我等了太久的那個機會。
它允許我向我的粉絲、我的家人、我的觀衆們展現我的才能,
能搞笑,能真誠,能悲傷,
終于有人懂得,我是有能力做成這些事的。
我什麼都可以。”
我常常覺得,行業配不上楊紫瓊這樣的女性。劇本進步太慢了,認知進步太慢了,對女性的想象力突破太慢了,但還好有楊紫瓊這樣的女性,從未停止跳躍,從未停止推動着那條界限往前挪動。
“我會給大家一個驚喜。”
撰稿:克萊爾、王雪琴
責編:丁丁
“如果你堅持對你事業的熱愛,
我向你保證,你的堅持會成就你。
最重要的是,不要害怕跌倒,
因為你正在學習飛行。”
——楊紫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