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去年《愛情神話》火出圈的時候,我們的編輯阿誠說,“《愛情神話》裡的神話不是中年人的愛情,而是滬語”。一部看起來有門檻的方言電影不僅沒遭冷遇,還讓不少人在看完電影後也對上海方言産生了極大的興趣,人們不僅僅是愛上一句俏皮的“嘎靈額”,還對擁有咖啡時間的老鞋匠所代表的上海市井生活充滿興趣。
一個地方的方言是其生活、文化、曆史的縮影,了解、學習一門方言即是一場靠評賞、把玩語言和語音就足夠精彩紛呈的文化之旅。
今天未知商店正要帶大家通過方言遊遍全中國,借《南腔北調:方言裡的中國》這本能“讀出聲”的書,探索各地趣味方言話題,解鎖中國曆史文化,并從對各地家鄉話的通俗解讀開始探尋語言學的神奇奧秘。
這本書給人的第一印象就像一本《十萬個為什麼》,不過是方言版的。簡單翻閱看到封面和目錄,便可知作者想從通過這些來自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對話的常見方言疑問來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hú建人為什麼發不出f這個音?
四川人為什麼把“鞋子”說成“hai字”?
山西人愛吃的“擦尖”真的是“尖”嗎?
北方說的“來qiě”是什麼意思?
廣東人為什麼把“雞”說成“gai”?
能解答方言的“十萬個為什麼”,這個作者自然不容小觑,《南腔北調:方言裡的中國》的作者鄭子甯是一位畢業于墨爾本大學的語言學達人、漢語言研究者,除了母語中文,還了解英語、法語、土耳其語、老撾語等外語,也熟知中國多地方言,如常州話、上海話、西安話、廣州話、海口話等,早在過去的作品中已經開始對中國方言有深入淺出的闡述,著有《東言西語》《中國話》。
然而,《南腔北調:方言裡的中國》作為一本由專業學者寫就的科普讀物,并不是一本會讓讀者覺得晦澀艱深、讀起來有負擔的書,本書以方言中的語言學知識為枝幹,還生長出與中國古代曆史文化、地名科普、網絡流行語、詞彙冷知識等方面的有趣内容。
三裡不同調,十裡不同音,南腔北調的方言是地域文化的載體,維系了各民族的曆史記憶,本書将大衆熟悉的31個趣味話題分成8大闆塊,解讀其内在的語言學原理,又從每一個話題延展開來,闡明同一話題在不同方言中的流變,鋪陳出一幅幅民族曆史文化的畫卷。
總說有些古裝劇的台詞懸浮,想知道古人說話的方式可從方言裡找到一些蛛絲馬迹。沒有漢語拼音,古代中國的字母是什麼樣子?“洪武大移民”對今天雲南、甯夏、四川等地的方言有什麼影響?張居正指正萬曆皇帝的讀音反倒鬧了笑話?周公姬旦名字的讀音真的和“雞蛋”相同嗎?
那些讓人摸不着頭腦的地名讀法得從當地方言開始追根溯源。為什麼瓦窯堡的“堡”讀bǔ,十裡堡的“堡”讀pù?“六安”為什麼會念作“lù 安”?唐朝的“矩州”怎麼變成了現在的“貴州”?“樂亭”“獲鹿”到底要怎麼讀?
今天人們嘴邊的流行語居然能從方言裡找到發音的根據。把“小公主”說成“小公舉”,“豬豬”說成“居居”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把“鞋子”說成“hai 子”,“上街”說成“上gai”?上海人為什麼把“生煎包”念作“雙肩包”?“恰爛錢”的“恰”是怎麼從“吃”演變過去的?
就算是我們每天都在使用的現代标準漢語普通話,也藏着和方言有關卻常常被忽視的冷知識。北方話裡的卷舌音是北方少數民族語言帶進來的嗎?“胭脂”其實是錯别字?“粳米”的正确讀音應該是“gēng米”?“霓”的聲旁為什麼會是“兒(兒)”?
關于方言的“十萬個為什麼”無法僅憑一言兩語就解釋清楚,想知道以上這些問題的答案還需要好好讀一讀這本《南腔北調:方言裡的中國》,在閱讀的過程中,在好奇心被滿足的同時還能收獲許多語言學的知識,更能從各自方言的角度找到共鳴,在方言裡發現不一樣的中國。
從《愛情神話》的滬語到《隐入塵煙》的甘肅張掖方言,方言通過電影這一載體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讓全國各地的觀衆都感受到了其文化内涵以及貼近生活與土地的感性與生動性,方言将會是各種創作形式中獨具中國地域文化特色的一筆。
無論是出于欣賞語言之美、方言背後的文化瑰寶和曆史精粹,還是本着通過方言和語言學的知識來提升對語言的感受力和理解能,甚至是在地域獨特性等維度豐富個人的寫作風格、創作特色,《南腔北調:方言裡的中國》都能給讀者提供高質量、趣味盎然的閱讀體驗。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