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思考是一切的基礎嗎

思考是一切的基礎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09 16:04:37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要想讓一個人活成一支隊伍,就要懂得高效地連接需求和資源。

有一位朋友,最近讀了很多成功學的書,但是他越讀越 困惑, 覺得自己不僅沒有進步, 還越來越絕望了。他陷入了成功和資源的悖論之中:想要成功,就要有格局、眼界和資源; 但一個不成功的人,很難擁有格局和眼界,也很難獲得資源。想實現人生的從零到一,真的太難了。

他通過我們個人發展學會的職業輔導師聯系我,說,很多人的格局大,眼界高,那是因為他們本來得到的資源就比人家多。還給我舉了個例子, 比如你是個當老闆的, 全公司的數據都在你那裡彙總,你站得高,當然比我們這些員工看得遠了。

再比如假設我出身于金融世家,平時來往的都是銀行家、精算師,我對數據當然就會有更準确的感覺。我現在不成功, 不就是因為我沒有這樣的格局和資源嗎?

我想對他說,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樣。大學的時候,我曾經參加過一次講座,這個講座的老師有一句話,讓我印象特别深刻,以至于到現在我都記憶猶新,因為我越來越能體會到這句話的價值。

這句話是這麼說的:“聰明的人不是知識淵博的人,而是知道用簡單、快捷、有效的方法找到答案的人。”後來,随着 閱曆的逐漸豐富,我漸漸發現,平時那些善于利用搜索力的人, 總是能夠迅速提高自己的眼界,發現别人的需求,對接不同 的資源, 從而順利解決我們工作中、生活中、人生中遇到的大部分問題。

就拿我們出版這一行來說,的确有很多人會覺得,想要做個好的産品策劃,一定要有作者資源,否則就沒辦法開展工作。

不過,我倒覺得,“資源”沒有大家想得那麼重要。我剛入出版這一行的時候,什麼資源都沒有。一開始就做靈異小說, 後來做軍文, 再後來又做經管書。每進入一個新領域, 我的所有資源都要清零一次。但當我沉下心來專心磨産品、耐心 做品牌,把财經勵志相關的整個産品線不斷做出影響力之後, 談成了與包括李開複、時寒冰、陳志武等老師在内的諸多名 人名家的合作,資源不僅主動找上來,也越滾越多。

說到底,再厲害的大人物,也會有他想要的東西;再多的商業模式,也會留下滿足不了的欲望空間。當你用更高一層的認知能力, 發現了自己的需求、身邊朋友的需求、老闆的需求、市場的需求的時候, 你就可以突破所謂的上限, 到達以前未曾企及的高度。

聽到這裡,有些朋友或許會說,發現需求有什麼用呢? 我沒有能力去滿足這些需求啊。

對此我想說,你沒必要親自去滿足這些需求。比如前兩 年流行一個說法,叫“羊毛出在狗身上豬來埋單”,意思就是, 商家沒必要親自生産商品,而是發現需求之後,把生産環節 外包出去;而最後為這些産品付款的,也不是定制這些商品 的商家,而是有相應需求的客戶。

這個思維模式的運用還有一個經典的案例,說的是四川航空低價從汽車公司購買了一批機場大巴,車上噴繪着汽車公司的商标,相當于給他們做推廣;再用高價把這批大巴賣給司機,同時保證他們有穩定的客源。這樣,四川航空就憑着巨大的客流量,不僅省去了購買機場大巴的經費,還從中賺了一筆。四川航空能做到這一點,憑的就是既看到了汽車公司的推廣需求,又看到了司機們對穩定收入的需求。

仔細想一下就會發現,“羊毛出在狗身上豬來埋單”這種商業上的思維模式,隻是說法新穎,它的本質就是把需求和資源對接起來,背後的商業邏輯和我們平時在工作中經常用到的那些借助别人的力量來解決問題的思路,并沒有什麼不同。

比如我們做知識付費,去年一位銷售賣掉了價值幾百萬 元的課程。其中有一半的業績,他是靠外部渠道來完成的。也就是說,他找到了一些合作方,這些合作方需要課程内容; 而他手上正好有這樣的内容資源,想把這些内容賣掉。于是 雙方一拍即合,這位銷售省去了和一個個單獨的客戶簽單的 時間,還增加了公司的收益。這裡面沒有什麼非凡的商業模式, 但對完成自己的工作目标卻很有效。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去找合作方這樣的事情太難了。還 有的人會覺得, 自己性格内向, 甚至還有點社交恐懼症, 拿起電話來就覺得呼吸困難,這樣的性格,怎麼去和别人溝通,怎麼去對接資源和需求呢?

其實,隻要你對需求的觀察是準确的,無論你是什麼性格, 無論你之前是否認識對方,事情都能談成,因為你真的能幫 合作方解決問題。

反過來說,如果你是個八面玲珑的人,合作方出于人情或者被你的套路忽悠,答應了你的請求,事情說不定反而容易搞砸,因為雙方礙于情面或者一方被套路了,有些規範化的流程就可能被忽視, 也容易出現纰漏。要知道, 不是基于共赢的短期得利,最後通常得不到好結果。

用已經擁有的資源去解決問題,效率是極其低下的。以前, 我帶過一個編輯。這個人在入行之前,就和幾個作者朋友關 系很好。所以一開始她展開工作的時候非常順利。但随着時 間的流逝,你會發現和她打交道的,來來去去就那麼幾個作者。後來要約的稿子越來越多,她的那點作者資源很快就不夠用 了。到最後, 就連剛入行半年的新編輯, 手裡能用的作者也比她多。

所以千萬不要迷信“資源”這碼事。根據牛津大學人類學家羅賓·鄧巴在《梳毛、八卦及語言的進化》一書中提出的說法, 一個人能夠同時保持聯系的人數最多也不過一百五十人。如果你産生了這一百五十個朋友解決不了的問題,那又要怎麼辦呢?

因此,不管你原有的資源數量是多是少,質量是高是低, 都不要讓自己的眼界和格局,受到所謂資源的限制。

在互聯網時代,從溝通的角度來講,我們要連接的人越 來越多,要連接的資源也越來越多,一個人要跟不同的人協 作,包括同部門協作、跨部門協作,還需要跨組織跨公司合 作和協同。在這種情況下, 精準地找到相對合适的合作方, 一起去定義問題,高效地解決問題,就成了一個人不可或缺 的能力。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摘自《搜索力》作者:劉Sir 著 北方文藝出版社

思考是一切的基礎嗎(決定你上限的不是格局)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