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中下遊分界線在哪裡?是在舊孟津,還是在河南鄭州荥陽桃花峪?或者在河南焦作武陟的嘉應觀?
舊孟津一說的根據與地貌有關。在舊孟津這一帶,黃河由峽谷性河道轉向平原河道,河道逐漸轉向開闊。
提到舊孟津的正規出版物指的是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地理》第三冊第五章第三節。該教材把黃河中遊和下遊的分界線,确定為舊孟津(河南洛陽)。這種說法,在中學課本上,延續了幾十年。
1949年以來出版的《黃河卷》《黃河年鑒》《河南省志》,以及2008年國務院批複同意的《黃河流域防洪規劃》,都明确提出“自内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至河南荥陽市桃花峪為黃河中遊,自桃花峪以下至入海口為黃河下遊。”
在2013年出版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級上冊地理教材中,桃花峪取代原來的課本中的“舊孟津”成為黃河中下遊的分界點。
荥陽市廣武鎮桃花峪村,坐落在在黃河岸邊。
桃花峪因景而得名。《河陰縣志》記載:桃花峪“夾岸多桃林,春三月時,遊人為之目眩……”古時桃花峪“桃花如流瀑,阡陌飄紅雲” 。桃花峪為中國三大階梯地勢二、三級交接點,山地與平原銜接處。
這座黃河中下遊分界碑已經在桃花峪矗立了數十年之久。這是一座“H”狀建築物,“黃河分界碑”五個大字格外醒目。
黃河中下遊分界線碑于1999年10月動工籌建,2000年全部竣工。界标高21米,意為21世紀,四面玉欄護侍,玲珑旋梯連接,預示沿黃人民四季生活蒸蒸日上。
所謂的黃河分界線,就是在分界碑廣場的白色地磚中,鋪上兩排帶波浪紋的深色地磚,而在深色地磚中間,特意留出一道裂縫,這道裂縫即為黃河中下遊的分界線。其西側為中遊,東側為下遊。
也有專家認為,“舊孟津”和“桃花峪”都不是分界線,而是嘉應觀。
從桃花峪黃河分界碑所處位置,通過黃河浮橋渡過黃河,就能踏上對岸的武陟縣嘉應觀,這是一座黃河流域現存最大的河神廟。十幾年前,有媒體以“黃河中下遊如何劃分?中學地理課本面臨挑戰”為題,進行了報道。但直到現在,也沒有改。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