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論
之前一直說了會聊這檔節目,今晚再次播出,其實可以聊的點挺多的,但是還是先聊聊《春風十裡》這首歌曲吧!這應該是這個節目目前為之從傳唱上來說,最高的一首歌曲,但是必須說一句,他在比賽的現場的認可度并不高。不可否認的是,這或許是一首旋律上不錯的歌曲,但是于音樂而言,它顯得太簡單了。
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一下這一點,比如如今的抖音神曲,以及部分網絡歌手的創作,是如何批量創作的?套用通用和弦,然後自己創作旋律,雖說每個人會由于對于音樂的理解不同而産出不同的旋律,但是其本質其實相差并不大,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有時候聽一首歌曲會覺得似乎聽過,或者說我聽了上句都能知道下句怎麼唱,因為這麼多年過去了,你可能并不懂和弦是什麼,但是你的耳朵知道。
張亞東在節目中是明确表示了,你們的和聲和編排太簡單,其實我能從張亞東的語句中感受到他想盡量地委婉去訴說這件事情,而不是說有着鄙視鍊什麼的。其實很簡單,作為制作人的張亞東,可以說聽了太多的套路和弦創作的歌曲,這樣的歌曲對他而言無疑是沒有吸引力的,在之後的采訪也是直接表示自己真的是聽不動了,這或許就是大衆和專業的區别吧。
春風十裡原唱登樂隊的夏天不被認可,給我的感覺其實挺像我是唱作人中出現的一些情況挺相似的,裡面的有些唱作人也不太被認可。因為《我是唱作人》請到的大衆評審其實是有這樣一部分偏專業的音樂編曲人或者樂評人的,那麼對于音樂自然也就有着一些不同的意見,這也是為什麼流行似乎給人感覺不讨喜的緣由所在,流行可以,但是你不能讓人産生相似的感覺。
正如常石磊在下半季的表現,其實旋律都是偏流行的,但是常石磊的編曲卻就是不會讓你覺得:咦,這首歌曲我好像聽過,反而可能會覺得這首歌曲有種所謂的【高級】感,而春風十裡無疑就是這樣的一首歌曲,作為一個樂隊,編排過于簡單,更多的着重點放在了旋律和歌詞上面。
那麼,這樣的一首飽受大衆喜愛的歌曲,為何卻不被張亞東和高曉松認可呢?是大衆品味不行嗎?其實不然!我其實挺喜歡強調一點的就是,音樂沒有高低貴賤,你願意套和弦寫歌那就套和弦寫歌,你願意玩一些新的東西或者做一些混合音樂,那都是自己的事情。張亞東和高曉松都屬于做音樂的人,他們無疑會對音樂的要求更高一些,能聽到一些更多的東西,而并非僅限于詞曲,所以考慮的東西也更多。
如今的市場其實也就是這樣了,一首歌曲好不好,重點在于旋律,旋律讨喜幾乎就已經成功了。最後問各位幾個問題,大家覺得春風十裡好聽嗎?大家聽歌一般先聽旋律還是VOCAL還是和聲的編配亦或者說其中樂器的編配?我個人優先考慮的是VOCAL,然後這首春風十裡在我這裡屬于好聽,但是不會循環聽的歌曲。
喜歡文章的朋友可以點贊并分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