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8月流言榜發布科學辟謠

8月流言榜發布科學辟謠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5 23:04:50

1.霧霾損傷體檢能反應肺部病變?

8月流言榜發布科學辟謠(十二月科學流言榜權威發布)1

流言:12月7日18時,北京首次啟動霧霾紅色預警。恰逢其時,京城某三級甲等醫院,“貼心”推出了霧霾損傷體檢套餐,該套餐聲稱可早期發現霧霾對公衆上下呼吸道的損傷及其所帶來的肺部病變,此外,霧霾天氣之中損傷呼吸道的因素也可通過這一檢查得以全面反映。

真相:“所謂的霧霾損傷體檢有悖于科學常識,對廣大公衆并無實際意義。” 北京朝陽醫院睡眠呼吸科主任郭兮恒介紹,霧霾影響人體健康的原理與吸煙并無二緻。正如煙草之中的化學物質一般,霾中的小顆粒物(如PM2.5甚至PM1)可以直接“登堂入室”,進入肺部甚至溶于血液,引發呼吸系統以及心腦血管疾病,嚴重時甚至可能會造成基因突變,導緻癌症。

然而,與吸煙損傷同樣相似的是,霧霾中的化學成分對人體的損傷并非在短期之内便能夠顯現,是長期積累造成的結果。對于通過抽血進行的體内過敏原檢查,北京協和醫院呼吸内科專家徐作軍認為,霧霾之中的化學成分有上萬種,而血液檢查能夠篩查出的過敏原不過十幾種,其數量僅僅是“冰山一角”。

北京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柯會星認為,“不僅如此,對于呼吸系統造成損傷的因素并非過敏這一‘細節’,更多的是有毒有害的氣體、顆粒物、細菌、病毒等侵入造成的感染。”相比之下,在霧霾多發地區,每年一次的常規體檢則更具現實意義。

2.霧霾是“核霧染”?

8月流言榜發布科學辟謠(十二月科學流言榜權威發布)2

流言:一位自稱為美國“物理博士”的馬可安在一篇題為《中國煤炭工業的崩潰和核霧染災難》的網絡文章中說,鄂爾多斯地區的煤礦含有鈾等半衰期達數億年的核輻射物質,這部分物質通過煤礦燃燒後以粉塵形式排入到大氣中,并通過核輻射粉塵的方式污染大氣,是導緻中國PM2.5超标的罪魁禍首。

真相:兩年前的老謠現在又被人翻出來擾亂視聽。其實,霧霾難散主要影響因素為氣象條件。從目前查到的資料來看,我國鈾煤的鈾含量基本上都在2%以下。天然鈾到處都存在,空氣、土壤、水及建材裡都有。鈾元素本身是很重的元素,不容易被氧化,不會變成粉塵;電廠對排放物都會進行除塵、脫硫脫硝,就是真的有,也是留在燃燒殘渣裡,進入空氣中很微量。

3.空氣淨化器可以有效淨化PM2.5?

8月流言榜發布科學辟謠(十二月科學流言榜權威發布)3

流言:一些商家又開始宣傳空氣淨化器可以有效淨化霧霾特别是PM2.5,說得往往神乎其神。

真相:這其中的關鍵就在于空氣過濾器所使用的濾網技術。高效微粒空氣過濾器(HEPA)是空氣淨化中使用的最熱門技術之一。标準的HEPA過濾器能夠吸納99.7%大小為0.3微米的懸浮微粒(0.3微米是最難過濾的大小),這樣看來似乎完全可以過濾直徑小于等于2.5微米的PM2.5。

然而實際上,由于HEPA的風阻相對比較大,一般很少用在空氣淨化器中。空氣淨化器廠家宣稱的HEPA其實不是真正的HEPA,它的過濾效率比HEPA稍低,風阻也相對較低。而且HEPA濾網隻能濾除懸浮微粒、無法濾除有害氣體。使用HEPA的空氣清淨機要有良好的氣密設計,否則空氣會繞過濾網而失去過濾效果。

霧霾天氣時,由于室外空氣污染加重,室内空氣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受到影響,采用空氣淨化器有助于室内空氣質量改善,但能否淨化PM2.5,目前還未進行專門研究。專家認為,空氣淨化器隻能做一個局部的空氣淨化,要想達到整個室内的空氣淨化不太可能。那些号稱防霧霾神器的産品,基本上可以判定多為商家營銷的噱頭。

4.收到垃圾騷擾短信回“0000”可永久屏蔽?

8月流言榜發布科學辟謠(十二月科學流言榜權威發布)4

流言:最近,這樣一條消息在朋友圈瘋傳,關于退訂垃圾廣告短信的。“不要相信垃圾廣告短信說的回TD或者回N退訂,你回了,隻能讓它确認這個手機号是有人在用的,以後會變本加厲地發,甚至賣給别的廣告商。正确方法是回四個0,接着會收到運營商的确認短信,再發一個0,以後就永遠不會受到它家的騷擾了。”

真相:如果是非正規的垃圾短信,回複短信不僅不能達到退訂的目的,還起到對方希望的“測試号碼存活”的作用。這一行為在灰色行業裡被稱為‘數據清洗’,包括一些響一聲就挂斷的電話,他們的目的并不是期望你回撥,而是證實号碼有效。退訂代碼,是由服務運營者自行設定的,具體回複哪組數字或者字母,需要與服務運營者确認。

比如,上海從2013年12月1日起設定的一鍵退訂号碼是0000,而江蘇在2015年3月設定的退訂号碼是00000。也有專業人士提醒記者,回複0000或者其它的完全退訂代碼,意味着不再接收這一服務商的所有短信,其中也将包括一些應用的驗證碼信息,做選擇時應考慮到這一因素,以避免影響到日常的正常使用。

5.生姜根治脫發,“頭發再也沒掉過”?

8月流言榜發布科學辟謠(十二月科學流言榜權威發布)5

流言:每年冬天都是“養生”重災區,今年也不例外。“生姜治脫發”的“傳說”,就像雪花一樣,寒風一吹,旋即卷土重來。其故事大都相似,“我以前經常掉頭發,後來堅持用生姜擦頭皮”,或者,“後來用生姜煮汁,塗抹頭發”,結果都很喜人,“生姜改善了局部血液循環,頭發從此就再也沒掉過,梳都梳不下來”。

真相:雄激素性脫發的原因,目前尚不明确,不過,大量研究表明,雄激素性脫發跟雄激素異常代謝分不開。生姜的主要成分是姜酚和姜醇。在貓身上做的測試表明,姜醇确實有擴張血管的作用;對于豚鼠的離體心髒做的相關實驗,也表明,一定濃度的姜酚(1×10-6~3×10-5 mol)對左心房、右心房都有增加收縮能力的作用。

不過,一來,這些數據建立在生姜提取物灌注上,生姜擦頭皮、姜汁塗抹頭發有沒有用?存疑。二來,雄性激素性脫發是激素水平和局部受體的問題,這些不得到改善,單純改善血液循環,隻怕會起到反作用。進一步的研究更指出,姜醇、姜酚等物質,可以延長毛發的休止期,并且抑制細胞增殖、促進細胞凋亡。

6.葡萄幹含促幹劑,真不敢吃了?

8月流言榜發布科學辟謠(十二月科學流言榜權威發布)6

流言:制造流言的小夥伴真的很勤奮,草莓上市時,黑草莓;柿子當季時,黑柿子;這不,葡萄幹馬上就要擺進幹果盒了,又立即成了被黑目标:葡萄幹制作過程中使用了“促幹劑”,會讓葡萄幹“放在手心裡來回搓一搓,能搓出白邊”,而且,“仔細聞,有微微的膠水味”,直接導緻“絕不敢吃葡萄幹了,都是化學添加劑”的心理陰影。

真相:上世紀90年代,由于氣候變化等原因,新疆葡萄幹的加工越來越困難,其質量也連年下降。為了扭轉這一局面,1992年,新疆農科院園藝所的科研人員研制出一種獲得了專利的神器——促幹劑。促幹劑是一種白色粉末狀化學制劑,其主要成分為氫氧化鉀、碳酸鈉、脂類和乳化劑等,它的水乳,其實就是一種強堿溶液,能破壞葡萄表皮的蠟質層和果皮的韌性,使葡萄更容易脫水。

隻要把鮮葡萄放在3%左右濃度的促幹劑水乳裡,浸漬1分鐘,取出用清水清洗幹淨後,晾制15-20天,就能收獲晶瑩剔透的綠葡萄幹。使用促幹劑後,葡萄幹的安全性會不會受影響?

研究人員采用急性經口毒性試驗和遺傳毒性試驗,對葡萄幹促幹劑食口安全進行毒理學評價。試驗結果顯示,葡萄促幹劑為無毒、無遺傳毒性的食品添加劑,其最大使用濃度為7.0%。浸泡葡萄幹的促幹劑水乳隻需3%左右的濃度即可,遠低于這個最大使用濃度。

7.關節不舒服不宜運動?

8月流言榜發布科學辟謠(十二月科學流言榜權威發布)7

流言:跑步強度太大,我膝蓋受不了。”“我有肩周炎,不能打羽毛球。”“我腰疼,走兩步都累,更别說其他運動了。”……生活中,以關節不适“逃避”運動的借口比比皆是,現在,網上也開始讨論關節不舒服不宜運動了。

真相:北京營養源研究所專家介紹,運動與關節損傷的問題,最早是由運動員的高強度關節負荷引發的急性損傷性關節炎提出的。後來這一說法卻被一些非運動康複專業的人士廣泛誤用。而對于關節炎病患,尤其是缺乏運動的中老年人群,選擇中低強度的節律運動方式,如有氧步跑等,不但不會加重疾病的嚴重程度,反而會阻止疾病的惡化,促進康複。

8.真的有“電磁波過敏症”嗎?

8月流言榜發布科學辟謠(十二月科學流言榜權威發布)8

流言:據英國《每日快報》報道,英國一位身患電磁波過敏症的15歲的女孩珍妮·福來今年6月份時在家附近的樹林中上吊身亡,母親稱女兒的死源于“WiFi過敏”的危害。更有人宣稱,電磁波過敏是真實的,隻是一直被科研人員忽略、甚至刻意隐瞞。

真相:過敏是由過敏原引起的,而且發生過程十分迅速。假如一個人真的對電磁波過敏,隻要他暴露在電磁波環境中,就會很快産生不适。反過來,他能夠根據身體上的不适以及不适的程度,判斷電磁波是否存在、是強是弱。

2006年,有學者設計了一套量表,通過皮膚、聽覺、頭痛、心肺、寒冷感知等多項标準,讓電磁波過敏症患者可以準确地描述自己的不适,為進一步研究電磁波對人體的影響打下了基礎。大量的研究表明,那些聲稱自己患有電磁波過敏症的人,在試驗過程中,并不能準确說出環境中有沒有電磁波、電磁波的強弱是多少;他們的判斷,和對照組之間,沒有明顯區别。

因而,研究者認為,沒有電磁波過敏這回事,或者說,所謂的電磁波過敏,并不是一種電磁波導緻的生理反應,而可能是一種心理效應,可以用反安慰劑效應解釋。世界衛生組織認為,電磁波過敏症,更可能是由于路由、電腦、手機等的熒光閃爍,或者生活壓力大、室内空氣質量差等原因引起的一種疾病;并且建議,各國政府應該明确表示,目前不存在電磁輻射超敏反應與電磁場暴露之間關聯的科學根據。

上期回顧:十一月流言榜

1.植物油做飯真的緻癌嗎?

8月流言榜發布科學辟謠(十二月科學流言榜權威發布)9

流言:最近,英國《每日電郵》(The Telegraph)發布報道稱“科學家稱使用植物油做飯可釋放出引發癌症的化學毒素”,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發布報道稱“豬油煎炸食物比較健康,因為植物油加熱可釋放出化學毒素”,随後,國内媒體以“植物油做飯可緻癌”為标題核心進行了廣泛轉載。一時間,植物油做飯可緻癌的消息在消費者中不胫而走,引發公衆對植物油食用健康的高度關注。但植物油做飯真的緻癌嗎?

真相:專家分析認為,評估油品優劣應考慮綜合因素,至少應從三個方面考慮:一是油脂的脂肪酸組成和甘油酯構型是否合理;二是對人體健康有益的天然微量營養成分的含量高低;三是是否存在對人體健康有害的物質。而報道中,把長時間高溫煎炸條件下食用油所形成醛類物質的數量作為判斷油品優劣的唯一因素有失嚴謹。同時,食用油的營養價值受烹調方式、溫度和時間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任何一種食用油都不提倡在高溫下長時間(或反複)使用。高溫下長時間(或反複)煎炸的油脂會産生醛、酮、内酯等化學物質,長期食用對人體有一定危害。專家認為,科學合理食用植物油,一般不會對人體健康産生負面影響。此外,中國人的飲食習慣、烹調習慣、油品情況和其他國家有一定差異,總體上中式烹調比西式烹調方式更多樣化,歐美國家以煎、炸為主,中式方法包括炒、蒸、炖、溜、汆、炸等多種方式,比如急炒、清蒸等方式中植物油的受熱溫度和時間一般不會出現媒體報道中所達到的程度。因此中國消費者不必過分擔心。

2.柿子與其他食物同食,真的會緻病甚至緻死嗎?

8月流言榜發布科學辟謠(十二月科學流言榜權威發布)10

流言:最近有一個流言,在微信朋友圈裡流傳,内容十分驚悚:“家裡有小孩的注意了,一個小女孩吃完柿子又喝酸奶,結果不到半個小時就中毒死了。如果她的家長有一點常識,小女孩的生命也不會結束!……”。類似的流言還有,“家裡有老人的注意了,一個老伯吃了自家樹上結的柿子,差點連命都沒了……”、“家裡有孕婦的注意了,孕婦吃了柿子千萬不能吃螃蟹,不然就會流産……”。與柿子同食真的有那麼多禁忌嗎?

真相:經常和柿子搭配出現的“禁忌”都是高蛋白食物。而柿子裡面含有大量鞣酸,又名單甯酸,它能使蛋白質凝固。如果一次吃進太多鞣酸,在胃酸的環境下,這些鞣酸和胃裡的蛋白質相互作用,就會破壞蛋白質的分子結構,形成不可溶的沉澱,這也隻是證明吃柿子不好消化。而目前并無确鑿證據表明食用柿子直接緻死的案例。因此,健康人完全沒有必要擔憂,隻需記住三點即可:不要空腹吃柿子、不要吃未成熟的柿子、不要吃柿子皮。

3.跑步真的對身體有害麼?

8月流言榜發布科學辟謠(十二月科學流言榜權威發布)11

流言:改善心髒功能,促進新陳代謝,還能減肥瘦身……跑步一直被視為理想的鍛煉形式之一。但在最近,不少地方舉辦的馬拉松比賽中個别選手出現了健康問題,而同時一篇認為“跑步有害”的網文也被熱轉。跑步真的對身體有害麼?

真相:首先,人體關節随着年齡的增大和反複使用會産生磨損或退行性改變是正常生理現象。其次,過度運動或運動姿勢不正确容易造成膝關節和踝關節損傷,應采取合理預防措施和科學跑步方法。再次,運動量不足易導緻肥胖、高血壓、血脂代謝異常,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因此要保持适量運動,不能絕對化,更不能不節制地運動,反而使心髒不可耐受。

一般來說,跑步時的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用220減去實際年齡)的85%左右為佳。心髒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适量運動。跑步作為有氧運動,從減肥效果上看同其他任何需要消耗機體能量的運動無異,能量消耗多少取決于運動強度、時間等,而不是運動方式。

晨跑時,由于肌肉血供水平較低,人的速度、力量及耐力均屬于低水平,運動則易疲勞,發生運動損傷的概率也會升高,同時,在人體神經體液系統調節下,血栓形成趨勢提高、血壓心率升高波動較大,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期”。因此,晨練強度不宜過大,應以慢跑等為主,使心率不要超過最大心率的50%—65%為好。

4.手機來電緻螞蟻繞圈?

8月流言榜發布科學辟謠(十二月科學流言榜權威發布)12

流言:一群在手機旁自由活動的螞蟻,安逸自在,突然一通來電打破了這一和諧的場景。螞蟻們如中了魔咒一般,排起整齊的隊列,繞着手機轉圈,直到對方挂機,來電結束。這是近期網上流傳甚廣的一段視頻所呈現的畫面,視頻認為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手機磁場。而且手機磁場不僅會影響螞蟻,對人體也是有害的,應盡量遠離。這是真的嗎?

真相:現場測試證明,螞蟻并未如視頻中出現繞圈行動的現象。工程師用專業儀器“磁場探頭”對手機磁場進行了測量,并強調手機磁力線分布不是圓圈,而是從手機出發再回到手機,離手機越遠磁場越弱。如果螞蟻受到了手機磁場的影響,可能會有三種情況出現:一是避害遠離手機;二是被吸引不由自主地聚集到手機上;三是遵循磁力線方向從手機出發再回到手機。而不會出現視頻中的現象。但自然界中确實存在螞蟻轉圈圈的現象。

生物學上有一種罕見的現象叫Ant Mill(蟻磨坊),螞蟻研究專家猜測說,螞蟻們會留下叫做費洛蒙的揮發性物質以便讓其它螞蟻嗅出并跟蹤,如果部分偵查食物的螞蟻留下了錯誤的費洛蒙信息,後面跟蹤費洛蒙痕迹的螞蟻就會不斷地在同一地方繞圈,同時也會留下氣味讓其他螞蟻跟随,慢慢形成一個循環,最終導緻螞蟻們不停地在原地繞圈圈,直至耗盡體力死亡為止。這種現象也被專家們稱為“螞蟻死亡漩渦”。

因此,如果螞蟻繞手機轉圈圈的視頻并非後期合成,也有可能是将手機放在了恰巧發現的Ant Mill當中。而通過這一現象推論人類将受手機磁場影響,則更為缺乏根據。

5.味精也緻癌?

8月流言榜發布科學辟謠(十二月科學流言榜權威發布)13

流言:味精、雞精曾是提鮮必不可少的調料,但近幾年,緻癌的傳聞屢屢觸碰到家庭主婦們敏感的神經,不少人都不敢碰它們了……雞精、味精是化學合成的?嚴重到吃了會緻癌?

真相:首先,味精一般由玉米澱粉利用擅長分泌谷氨酸的細菌發酵得到,算是一種天然食品,并不是化工合成制品。谷氨酸是人體所需的一種氨基酸,廣泛存在于各種食物中,但隻有被提煉出來,變成遊離的氨基酸鹽,才能為食物增加鮮味。其次,味精、雞精裡面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鈉在超過120℃時,容易轉變成可緻癌物質——焦谷氨酸鈉。但在普通情況下,炒菜的溫度都不會超過120℃,因此,隻要在烹饪的時候正确使用,完全可以放心食用。 但味精、雞精緻癌仍有理論可能性。

因此應在食用時注意以下兩點:一,盡量選擇以水為媒介的烹調方式,比如汆、蒸、煮、炖。水的沸點是100℃,烹調溫度較低,可以降低谷氨酸鈉轉變為焦谷氨酸鈉的比例。二,要延緩放味精的時間。比如炒素菜時,關火十秒鐘以後放味精;做葷菜時,關火兩分鐘以後放味精,這樣更安全。

6.冬季禦寒,衣服穿的越多越暖和嗎?

8月流言榜發布科學辟謠(十二月科學流言榜權威發布)14

流言:冬季禦寒,人們有着各種各樣的對策,口罩、圍巾、手套齊上陣,裹得嚴嚴實實的。他們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相信隻要穿的越多就越暖和。這是真的嗎?

真相:冬天禦寒,并不在于衣服穿的是多是少。衣服隻是起到隔離的作用,減弱冷空氣和體表熱空氣之間的對流,本身不産生熱量,所以當穿上一件件的衣服,隻是增加了空氣厚度,大幅隔離了體表熱量的散失,提升了保暖性,人們感覺到的溫暖也就是體表常溫。但是,從生理角度看,穿的衣服過多過厚,會抑制體溫調節功能的适應性,反而造成禦寒能力減弱。這就是為什麼穿得多卻容易感冒的原因。

7.食用紅肉和肉類加工品可能緻癌,那還能吃嗎?

8月流言榜發布科學辟謠(十二月科學流言榜權威發布)15

流言: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評估了紅肉和肉類加工品的緻癌性,26日發布結論認為,食用紅肉(生鮮紅肉,即牛、羊、豬等哺乳動物的肉)可能緻癌,因此将之列為“緻癌可能性較高”的食物,列入第二級A類緻癌因素,同時将肉類加工品(火腿、香腸、肉幹等加工肉制品)列入第一級緻癌因素。結論公布之後,引起廣泛關注。很多人在疑惑紅肉和肉類加工品還能吃嗎?

真相:世衛組織駐華代表處回應,關于加工肉緻癌風險,實際上是對2002年提出報告的再次确認,本意并非讓人停止吃肉,而是提醒人們合理吃肉,降低可能存在的飲食風險。同時還表示,人們對研究結論存在誤解,他們的研究隻反映物質是否緻癌,并不反映物質緻癌風險或緻癌能力的大小。肉類加工品被列為1級緻癌物,隻表明“已經有足夠的醫學證據和動物實驗證明它緻癌”,實際上肉類緻癌的風險或能力非常低,控制攝入量就好。緻癌物和是否得癌症不能簡單對應,癌症是多種因素而非單一因素造成。因此,放棄吃紅肉完全沒必要,食品衛生和膳食均衡更值得大家關注。

8.魚片有營養,生吃好嗎?

8月流言榜發布科學辟謠(十二月科學流言榜權威發布)16

流言:很多人認為日本人愛吃生魚片,尤其是三文魚片,無論是在回轉壽司店裡,還是在居酒屋裡,就是在家中也會吃點魚片,配上清酒。而且認為生魚片鮮嫩可口、營養豐富,食用者也越來越多,這說明吃生魚片是健康有益的。沒錯,魚類含有豐富的氨基、卵磷脂、鉀、鈣、鋅等微量元素,除此之外,還富含着大腦發育所必須的DHA,但是,生吃好嗎?

真相:生吃魚的做法很不科學,會導緻人體患病。因為在魚體中,有着各種各樣的寄生蟲和細菌。三文魚身上比較常見的寄生蟲是異尖線蟲,若是食用了有這種寄生蟲的魚,一般在食用後的1-5天會發病,導緻人腹痛難忍。淡水魚體中存在較多的是肝吸蟲,一旦肝吸蟲進入人體,寄生在人的肝髒、膽管内,很大可能引發慢性寄生蟲病,緻人食欲不振、腹痛、肝腫等,嚴重者還有可能誘發肝癌。除寄生蟲外,魚類中含有較多的細菌,這些細菌都是在加工運輸過程中污染魚類的。雖然大部分細菌對人危害并不大,但是其中的大腸埃希菌也可以引起食物中毒,緻人腹瀉、腹痛,惡心。因此,人們最好食用熟食,從源頭避免感染寄生蟲緻病。

9.劣質餐巾紙可能攜帶肝炎病菌?

8月流言榜發布科學辟謠(十二月科學流言榜權威發布)17

流言:劣質餐巾紙,或者衛生紙的原料中可能還會含有大量細菌、真菌等,雖然一般人使用餐巾紙隻是擦拭皮膚或嘴唇,但難免會使細菌或真菌進入口中,不排除會引起腸炎、痢疾等疾病,有的甚至還可能攜帶肝炎病菌。這是真的嗎?

真相:劣質餐巾紙造成衛生隐患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微生物超标,另一個則是化學添加劑的違規使用。微生物超标容易導緻使用者發生接觸性感染,從而影響消費者的身體健康。由于劣質餐巾紙的原材料是用再生紙制造的,其原材料本身已經被污染過。制造這些劣質餐巾紙的工廠往往消毒措施有限,餐巾紙可能還會含有大量細菌、重金屬、真菌等。

如果長期使用這種劣質餐巾紙擦嘴,很容易把紙中存在的大量熒光增白劑以及其他有毒物質和細菌再吃進肚子裡,造成衛生隐患。關于“劣質餐巾紙攜帶肝炎病菌”,正确的說法是肝炎病毒。另外,病毒性肝炎有多種,不同種類的肝炎有不同的傳播途徑,例如甲型肝炎病毒和戊型肝炎病毒一般存在于受污染的食物和水中,通過糞便等途徑傳播,其在幹燥的環境中不易存活。甲型、戊型肝炎病毒不可能通過幹燥的餐巾紙進行傳播。而乙肝和丙肝則有血液傳播、母嬰傳播和性傳播這幾種途徑。

10.向天果可以當藥嗎?

8月流言榜發布科學辟謠(十二月科學流言榜權威發布)18

流言:它來自南太平洋的所羅門群島,産量稀少,非常珍貴。它能治療糖尿病、高血壓,能延緩衰老,而且沒有副作用。它不但有一個美麗的名字——“向天果”,還有着能夠治療許多疾病的神奇效果。難怪它能夠走紅,而買的人也趨之若鹜。但向天果真的可以當藥嗎?

真相:向天果富含的三大活性成分——黃酮類物質、皂角苷、異黃酮——之中,黃酮類物質在自然界裡并不罕見。我們常見的蘋果、香蕉、南瓜、胡蘿蔔、草莓等,就富含大量的黃酮類物質,而絕大多數植物體内都含有黃酮類化合物,它在植物的生長、發育、開花、結果以及抗菌防病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雖然另一種物質皂角苷确實能夠在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方面起到一定作用,但卻不宜過量食用,因為它能夠促進人體内碘的排洩。長期過量食用皂角苷容易引起碘缺乏,導緻碘缺乏病。并且,目前關于向天果藥用價值的探索僅有零星的研究,但與商家宣稱的能治愈糖尿病相去甚遠。污染多少、是否珍稀,跟有沒有功效之間沒有關系。實際上,向天果隻是普通堅果,隻不過是生長在熱帶地區一種經濟林木的種子。在向天果的原産地,人們也會吃這種果實,就像中國人吃榛子、栗子一樣,而不會把它當藥吃。

流言月月有,十一月“科學”流言榜,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可直接查看。

版權聲明

本文系蝌蚪五線譜原創,欲轉載請關注賬号後直接回複“轉載”,按照要求轉載即視為獲得授權,否則一律舉報。

8月流言榜發布科學辟謠(十二月科學流言榜權威發布)19

長按指紋識别二維碼,帶你領略科普的世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