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把握文化自覺的三個特質

把握文化自覺的三個特質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07 07:07:53

把握文化自覺的三個特質?作者:王建民(中央财經大學社會學系主任、教授),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把握文化自覺的三個特質?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把握文化自覺的三個特質(把握文化自覺的三個特質)1

把握文化自覺的三個特質

作者:王建民(中央财經大學社會學系主任、教授)

2021年12月,在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作家協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中國共産黨是具有高度文化自覺的黨,黨的百年奮鬥凝結着我國文化奮進的曆史”,“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增強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以強烈的曆史主動精神,積極投身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這為新時代新征程“增強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指明了發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20世紀90年代末,費孝通提出:“文化自覺隻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來曆,形成過程,所具的特色和它發展的趨向。”根據這一說法,我們隻有對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才能增強自身文化轉型的能力,并提高在新時代條件下文化選擇的能力和水平。

從社會學角度看,文化既涉及宏觀層面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思想傳統、價值規範和理想信念,也涉及一個人、一個群體開展行動的根據、目的和意義。因此,對文化的“自覺”也必然涉及從個人到群體、從社會到國家等多個層面。同時,文化不僅僅體現為思想觀念的體系,實際上更體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和行動當中。由此,如果隻在思想史或書本知識中“自覺”,還隻是文化自覺的思想準備,隻有将變化着的社會現實和民衆鮮活的日常生活結合起來,文化自覺才有的放矢。

增強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其關鍵是把握文化自覺的曆史性、實踐性和人民性。所謂文化自覺的曆史性,在于把握文化傳統的曆史過程和演進趨勢。從表面上看,文化作為一種觀念體系本身有一個演進的過程,體現為價值觀念的變化和思維方式的更新,其中往往伴随着不同思想觀念的論辯争鳴和新舊更替。文化演進的重要結果是對既有文化觀念的重新認識或省思,也可能吸收借鑒外來文化,進而實現不同程度的文化創新。

從更深的層面看,文化自覺的曆史性實際上源于生産生活實踐的變化。也就是說,文化自覺的實踐性體現為它是生産生活實踐發展的結果和必然要求。隻有物質生産實踐、社會交往實踐乃至科學研究實踐發展到一定程度,也就是人們的思想認識有了充分的物質準備,對文化的認識和省思才會充分顯現出來。例如,新文化運動對傳統文化的反思在根本上是近代以來中國政治、經濟與社會結構急劇變化的結果;馬克思列甯主義傳入中國及其中國化成果,也離不開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波瀾壯闊的曆程。

文化自覺的曆史性和實踐性也意味着,我們所“自覺”的文化傳統,一定是“活的”傳統。前人的文化觀念發生在過去的時空裡,但它們會在新的時期和新的條件下被“喚醒”并被賦予新的意義。這說明,文化自覺是一個與時俱進、生生不息的過程。實際上,這也是文明演進的重要邏輯。文化自覺的背後還具有鮮明的人民性,即有對人民群衆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深刻把握。面向新時代新征程,文化自覺的人民性主要表現為,解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最終目的在于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總體來看,文化自覺的曆史性要求我們把握傳承與創新的關系,尊重傳統、研究傳統并在一定程度上超越傳統;文化自覺的實踐性要求我們立足中國大地,講好中國故事,将文化觀念、文化反思、文化創造植根于鮮活的生産生活實踐中;文化自覺的人民性則要求我們堅持“源于人民、為了人民、屬于人民”的立場,深入研究人民群衆在曆史與現實、生産與生活中形成的思想、觀念、精神、态度、品格,進而深入把握人民群衆實際的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相較而言,文化自覺的曆史性解決的是文化的傳承發展問題,文化自覺的實踐性解決的是思想觀念與物質生活的緊密結合問題,而文化自覺的人民性解決的是文化的主體性問題,亦即文化源于誰、為了誰、屬于誰的問題。

就社會學乃至社會科學研究而言,遵循文化自覺的人民性意味着:一是“傾聽百姓的故事”,面向廣闊的變化着的社會現實,調查研究民衆生活中的新現象、新問題、新想法、新需要。二是“講好百姓的故事”,以設身處地、将心比心的姿态理解民衆的實際生活和想法,并在此過程中實現研究者自身的反省和成長。三是“傳播百姓的故事”,即對人民群衆的創造性想法和做法進行科學研究後,經由理論建構以學術交流的方式将“百姓的好故事”講給不同文化中的人,以達到學術交流、文化互鑒的目的。

在文化交流的意義上,文化自覺意味着要以廣闊的世界眼光理解其他國家、地區、民族的文化,增強與不同文化之間接觸、對話、相處的能力。事實上,這也是費孝通“文化自覺”概念的題中之義。換言之,就是在“各美其美”的基礎上“美人之美”,進而實現“美美與共”乃至“天下大同”。實際上,文化自覺的世界眼光也根源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因,如中國人民曆來具有深厚的天下情懷,講求推己及人、修齊治平、民胞物與。因此,文化自覺的人民性是開放的、包容的,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内在精神具有一緻性。

根據文化自覺的三個特質,我們在進一步“增強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的過程中,需要深入研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思想史、學術史的脈絡中深刻認識傳統與現代的關系,在方法上既要避免盲目地“厚古薄今”,也要拒絕輕率地“以今釋古”;需要紮根于中國大地和中國經驗,以契合中國人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和社會結構特點的方法把握社會現實的變化及趨勢;需要堅守人民立場,充滿溫情和敬意地深入廣大群衆的實際生活,以紮實的學術研究更好地服務于實現人民群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來源: 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