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編考試必背知識點?身心發展的5個規律,是大家在做題時容易搞混的,今天來偏長文幫大家梳理靜心來看:,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教師編考試必背知識點?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身心發展的5個規律,是大家在做題時容易搞混的,今天來偏長文幫大家梳理。靜心來看:
一、順序性
概念:在正常情況下,人的發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後順序,既不能逾越,也不會逆向發展。
教科書案例(此文所指教科書如無特别指明,均指人民教育出版社,王道俊、郭文安版的《教育學》):
個體動作的發展順序:自上而下、由軀體中心向外圍、從粗動作向細動作
各大系統成熟的順序:神經系統、運動系統、生殖系統
大腦各區成熟的順序是:枕葉、颞葉、頂葉、額葉
腦細胞發育的順序是:軸突、樹突、軸突的髓鞘化
心理品質發展的順序:從無意注意到有意注意,從機械記憶到意義記憶,從具體形象思維到抽象邏輯思維,從喜怒哀樂等一般情緒發展到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高級情感。
教育要求:循序漸進。
經典例題(本文所選題目均為各地教師招聘考試或資格證考試真題):
1.人的記憶由機械記憶到意義記憶,由具體思維到抽象思維等,這說明個體身心發展具有( )
A.階段性 B.順序性
C.互補性 D.個别差異性
【注】紫色選項為正确答案。
2.兒童身體發展是先頭部後軀幹和四肢,這是其身心發展的_____的表現。( )
A.階段性 B.不平衡性
C.個别差異性 D.順序性
3.兒童心理發展先具體後抽象屬于兒童身心發展的()
A.階段性 B.順序性
C.不平衡性 D.差異性
4.在教育工作中謹記“欲速則不達”的道理,即教育工作要遵循人身心發展的()
A.順序性 B.階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補性
5.“揠苗助長”,“淩節而施”違背了青少年身心發展規律中的()。
A.個體差異性 B.穩定性和可變性
C.順序性和階段性 D.均衡性
6.“拔苗助長”,“陵節而施”違背了人身心發展的()
A.階段性規律 B.順序性規律
C.不平衡規律 D.差異性規律
7.教育實踐中“陵節而施”現象違背了人發展的()
A.順序性規律 B.互補性規律
C.不平衡性規律 D.個别差異性規律
注意:請各位童鞋比較下例5、例6和例7,從理論上說,“拔苗助長”、“淩節而施”既違背了順序性的規律,又違背了階段性的規律,這兩方面都能解釋的通。但在做題時,如果單選,則優先選擇順序性。我們認為,首先違背的是順序性的規律
8.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主要決定于個體身心發展的()
A.順序性 B.階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補性
二、階段性
概念:人的發展變化既體現出量的積累,又表現出質的飛躍。當某些代表新質要素的量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導緻質的飛躍,即表現為發展的階段性。
教科書案例:
弗洛伊德的性心理發展階段理論、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埃裡克森的社會性發展階段理論。
在個體發展的不同階段,會表現出不同的年齡特征及主要矛盾,面臨着不同的發展任務。(對比:教育部考試中心的《教育學考試大綱》中對階段性的定義是:個體在不同的年齡階段表現出身心發展不同的總體特征及主要矛盾,面臨着不同的發展任務,這就是身心發展的階段性。)
教育要求: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尊重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特點,并根據這些特點提出不同的發展任務,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
經典例題:
9.個體在不同的年齡階段表現出身心發展不同的總體特征及主要矛盾,面臨着不同的發展任務,這就是身心發展的()
A.順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補性 D.階段性
10.人的發展既體現出量的積累,又表現出質的飛躍,當某些代表新質要素的量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導緻質的飛躍,這體現了人的發展的( )
A.順序性 B.不平衡性 C.階段性 D.個别差異性
11.對童年期的學生,在教學内容上應多講一些比較具體的知識和淺顯的過程,在教學方法上多采用直觀教具,這體現了教育要适應兒童身心發展的哪一個特點()
A.穩定性 B.階段性
C.不平衡性 D.個别差異性
12.青少年身心發展的年齡特點決定了教育工作要遵循的個體身心發展規律是()
A.順序性 B.階段性
C.穩定性 D.個别差異性
13.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個體認知按照感知運算水平、前運算水平、具體運算水平、形式運算水平的順序發展,這表明個體身心發展具有()
A.階段性 B.順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補性
注意:這道題可以讓我們對比階段性和順序性的區别:階段性強調的是質的變化,不同年齡段有不同特點;順序性強調的是方向性,朝着哪個方向發展。做題時容易混淆的是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雖然王道俊書中把它放在階段性下面舉例(當然,這沒有錯,不同的年齡段在發展中确實有不同的階段任務,但考題往往正如13題所強調的: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個體認知按照感知運算水平、前運算水平、具體運算水平、形式運算水平的順序發展,這表明個體身心發展具有( )——顯然,題目強調的是發展的方向和順序,因此本題應是順序性。
可能有同學會有疑問,為什麼同樣的例子在不同的兩個規律當中呢?答:強調的方面不一樣,認知發展既有順序和不可更改的方向——這是不斷的量的改變,又有不同年齡段的顯著特征——這是質的飛躍。
如果題目這麼出: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個體認知在不同的年齡段有不同的特征,分别是感知運算水平、前運算水平、具體運算水平、形式運算水平,這表明個體身心發展具有()——那麼,這道題就應是階段性。
體會下兩者的不同。
14.在教育工作中搞“一刀切”“一鍋煮”,把兒童和青少年的教育“成人化”,這違反了兒童生身心發展的( ) 。
A.順序性 B.階段性
C.穩定性 D.個體差異性
15.兒童發展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不同年齡階段表現出不同的特征,兒童發展的階段性特點決定了教育工作要()
A.循序漸進 B.有針對性
C.因材施教 D.抓關鍵期
三、不平(均)衡性
概念:人的發展并不總是按相同的速度直線前進的,不同系統的發展速度、起始時間、達到的成熟水平是不同的;同一機能系統特性在發展的不同時期(年齡階段)有不同的發展速率。
教科書案例:
人的發展并不總是按相同的速度直線前進的,不同系統的發展速度、起始時間、達到的成熟水平是不同的;同一機能系統特性在發展的不同時期(年齡階段)有不同的發展速率。
教育要求:抓關鍵期。
經典例題:
16.在一個人的發展過程中,有的方面在較低年齡階段就發展的很好,而有的方面要到較高年齡階段才能達到成熟水平。這反映了人的身心發展具有()
A.階段性 B.不平衡性 C.順序性 D.差異性
17.個體在不同的年齡階段表現出身心發展不同的總體特征及主要矛盾,面臨着不同的發展任務,這就是身心發展的( )
A.順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補性 D.階段性
注意:例16、例17說明了不平衡性和階段性的區别。兩道題的共同點是,都有“年齡段”。但不同在于,16題中,年齡段并沒有被強調,隻是作為修飾語存在(“在某某年齡段”這是個狀語,非主語),“有的方面”才是主語;而在17題中,題目強調的是“不同的年齡段”的特點。因此,這兩道題答案不同。
仔細揣摩下。
18.在人的生理方面,神經系統,淋巴系統成熟在前,生殖系統在後,心理方面,感知成熟在先,思維成熟之後,情感成熟更後,這個反應了個體身心發展的()
A.差異性 B.不平衡性
C.順序性 D.階段性
注意:這道題容易和順序性相混淆。當然,混淆的原因并不是因為各位同學的理解出了問題,而是因為,不平衡性的概念和舉例在另外一本權威的書中,是另一番樣子!
在教育部考試中心頒布的《教育學考試大綱中》,是這麼描述不平衡性的:
個體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性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發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齡階段變化是不平衡的。例如:青少年的身高和體重有兩個生長的高峰期。
其次是不同方面發展的不平衡性。生理方面:神經系統、淋巴系統成熟在先,生殖系統成熟在後。心理方面:感知成熟在先,思維成熟在後,情感成熟則更晚。
看了這個描述,也就明白:18題分明就是書上的原例嘛!所以要選不平衡性。
而這樣的描述,和王道俊書中對順序性的描述及其相似,這自然造成我們理解的偏差。那麼,問題來了(當然,這是你們要提的問題):究竟該怎麼理解呢?我的回答是:按照王道俊書中的描述來理解,但是(哈,關鍵的“但是”),在做題時,如果遇到像18題這樣的描述,還是要按《教育學考試大綱》來選。把它-當-成-特-例-來-強-記!
19.兒童身心發展有兩個高速發展期:新生兒與青春期,這是身心發展( )規律的反映
A.順序性 B.不平衡性
C.階段性 D.個别差異性
20.心理學家提出了發展的關鍵期或最佳期的概念,其依據是身心發展的( )
A.順序性 B.階段性 C.不平衡性 D.個别差異性
21.“當其可之謂時;不陵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發然後禁,則扞格而不勝;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學記》中的這句話表明兒童的身心發展具有()
A.差異性 B.可變性
C.穩定性 D.不平衡性
22.狼孩的故事說明了教育必須順應兒童發展的( )。
A.順序性 B.不平衡性
C.階段性 D.個别差異性
四、互補性
概念:互補性反映個體身心發展各組成部分的相互關系,指身體某一方面的機能受損甚至缺失時,可通過其它方面的超常發展得到部分補償。
注:王書中沒有提及互補性規律。此概念引自教育部考試中心《教育學考試大綱》
相對來說,這部分内容簡單,我們看下經典考題即可掌握。
經典例題:
23.瞎子能靠觸覺辨别人民币,說明機能發展是有()
A.順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補性 D.個别差異性
24.對殘疾兒童的教育要依據( )的特征進行。
A.兒童身心發展的順序性
B.兒童身心發展的分化與互補的協調性
C.兒童身心發展的統一性
D.兒童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性
25.人的發展的互補性要求教育應該做到()。
A.相互銜接 B.循序漸進
C.長善救失 D.教學相長
五、個别差異性
概念:盡管正常人的發展要經曆一些共同的基本階段,但個别差異仍然非常明顯,每個人的發展優勢(方向)、發展速度、高度(達到的水平)往往是千差萬别的。
教科書案例:
有的人觀察能力強,有的人記憶能力好;
有的人愛動,有的人喜靜;
有的人善于理性思維,有的人長于形象思維;
有的人早慧,有的人則大器晚成。
教育要求:因材施教
經典例題:
26.高一(2)班班主任王老師在班主任教育教學過程中,從來不采取“一刀切”的辦法,因為他深刻地認識到人的身心發展具有( )
A.階段性 B.連續性
C.差異性 D.順序性
注意:對比這道題和例14,我們來看個别差異性和階段性的區别。
14.在教育工作中搞“一刀切”“一鍋煮”,把兒童和青少年的教育“成人化”,這違反了兒童生身心發展的( )。
A.順序性 B.階段性
C.穩定性 D.個體差異性
兩道題中,都有“一刀切”,區别在于:14題中,題幹強調把兒童和青少年的教育“成人化”——“兒童”“青少年”這兩個詞說明,該題是把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放在了一起,沒有“尊重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特點”,違背的是階段性的規律。
而在26題中,題幹指明了是“高一(2)班”——同一個班的學生是同一個年齡段的,也就說同一個階段了。而同一個階段不“一刀切”,說明班主任能夠照顧到班上不同學生的個體特點,這是尊重個别差異性的表現!
14題中的“一刀切”是對不同群體的一刀切,而26題的“一刀切”是對不同個體的一刀切。請揣摩體會。
27.在教育教學中采用“一刀切”“一鍋煮”的辦法,這是違背了( )。
A.順序性 B.階段性
C.互補性 D.差異性
注意:問題又來啦:27題中,沒有其他的信息讓我們分辨這裡的“一刀切”“一鍋煮”究竟是對群體的,還是對個體的,這該怎麼選呢?這就是無解的争議題了,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最終看改卷老師的意願。如果你一定要問“科科老師,你傾向于哪個答案?”,我隻能說,我比較傾向差異性。如果你再追問“那科科老師,你為什麼不傾向階段性呢?”我隻能告訴你:不為什麼。
28.“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這一說法說明了兒童身心發展特征具有( )的特征
A. 順序性 B.不均衡性
C.階段性 D.個别差異性
29.“一把鑰匙開一把鎖”遵循了人的發展的( )。
A.階段性 B.不平衡性
C.順序性 D.個别差異性
30.人們常說的“聰明早慧”,“大器晚成”是指個體身心發展具有()。
A.差異性 B.不平衡性
C.互補性 D.階段性
注意:對比這道題和第16題,這兩道題揭示了個别差異性和不平衡的區别。
16.在一個人的發展過程中,有的方面在較低年齡階段就發展的很好,而有的方面要到較高年齡階段才能達到成熟水平。這反映了人的身心發展具有()
A.階段性 B.不平衡性 C.順序性 D.差異性
在16題中,題幹強調的是“在一個人的發展過程中……”,這是一個人的不同方面的比較,所以是不均衡性。
而在30題中,“聰明早慧”和“大器晚成”顯然不是一個人能具備的品質(一個人既早熟,又晚熟,難道發明出了時間機器?!),而應是多個人的品質表現——多個人的不同,即個别差異性。
31.個體身心發展具有個别差異性,由此,教育要( )
A.防微杜漸
B.抓關鍵期
C.循序漸進
D.因材施教
最後,如果實在弄不清楚,強記下這31道題!
關注weixin公衆号
【俺要考教師】:iwantkaojiaoshi
【17學堂】:yqxuetang
獲得更多教師考證考編幹貨資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