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學與數學思維能力?學段: 小學數學作者: 王丹,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數學教學與數學思維能力?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學段: 小學數學
作者: 王丹
工作單位: 隆回縣小沙江鎮龍坪完全小學
14786604707
摘要
現狀調查表明,我國數學學習具有較強的自我封閉性,普遍注重“純粹”技能技巧的訓練和題型教學,脫離社會生活實際,即使一些數學技能較好的學生面對現實的數學問題也常常感到困難。我們學生通常認為“數學就是解題”,“學數學就是通過解題求得一個結果”。其實不然,數學應該是一個過程,一種活動,學數學更重要的是運用數學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隻有數學與生活相結合,讓數學融于生活,走進生活才會具有更強的生命力。數學融于生活的必要性 《課标》中提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是指人人能獲得必需的數學,數學應滿足學生未來社會生活的需要,能适應學生個性發展的要求。“有價值”的數學應該與學生的現實生活密切聯系。學習數學是重要的,将數學融于生活更是必要的。 數學的結果的呈現形式往往是一些經過精心組織的、條理清晰的數學結構,它們雖然看上去很完美,但卻割斷了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差不多完全沒有了産生與發展的痕迹。如果教師授課時僅僅把數學結果作為課堂上的内容,學生的參與隻能是被動的,他們就很難找到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的空間,對數學的興趣和愛好就成了空談。隻有将數學貼近學生熟悉的現實生活,将生活中的數學與教科書上的數學相結合,使生活和數學融為一體,這樣才能有利于學生理解數學、熱愛數學,讓數學成為學生發展的重要動力源泉。
【關鍵詞】:必要性;現狀分析;教學策略;
目錄
中午摘要 1
引言 1
1數學适應源于生活,用于創設問題情境 1
2數學知識用于生活,使學生了解生活實際 2
3從數學實踐活動入手,拓展數學視野 2
4走進生活,用數學眼光去觀察和認識周圍的事物 2
5感悟生活,架構數學與生活的橋梁 3
5.1運用生活經驗解決數學問題 3
5.2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4
6創造生活,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5
6.1奇妙的黃金分割 6
6.2取勝的對策 7
6.3按揭貨款中的數列問題..........................................................................................7
總結................................................................................................................................7
引言世界之大,無處不有數學的重要貢獻。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以及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既是數學教學目标之一,又是提高學生數學素質的需要。在教學中,要使學生接觸實際,了解生活,明白生活中充滿了數學,數學就在你自己的身邊。
“人人學有用的數學,有用的數學應當為人人所學”成了數學教學改革實驗的口号。教學中我聯系生活實際,拉近學生與數學知識之間的距離,用具體生動、形象可感的生活事例解釋數學問題。
1 數學适應源于生活,用于創設問題情境生活中充滿了數學,數學就在我們周圍,讓學生學習數學,可從他們已有的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有目的的,合理地創設出一些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問題情境,把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抽象成有興趣的數學問題,隻要引起學生的興趣,就會大大增加學生的求知欲,學生就會主動地去開啟智慧之門。
例如,在學習歸一應用題時,我出示了這樣一道習題,讓學生練習。“使用139全球通手機,月租費50元,每分鐘通話費0.4元;而某一人用136神州行手機,沒有月租費,每分鐘通話費0.6元,而這個人用136手機,每月計費150元以上,若他要換用全球通手機合算嗎?”這些題目,是學生從示接觸過的,又很貼近學一的現實生活。通過讓學生業計算,既是讓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對現實生活的了解,又很好地創造了生活的新方法,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又例如,在學習“圓的面積”的時候,可以設置疑問。“為什麼自來水的管道是圓形的而不是長方形的”、“你們有沒有見過正方形的自來水管”,這樣一個帶有生活常識的問題。一提出,學生馬上對它充滿興趣,交頭接耳,議論紛紛,這樣使教材的内容融入趣味的生活情節中,讓學生帶着興趣去學習新知識,使學生嘗試成功的喜悅,誘發學生再次學習的興趣。
2 數學知識用于生活,使學生了解生活實際在數學教學中,除了要講清概念外,使學生正确理解各個知識點和概念,更要注意知識的實用性,在練習的過程中,要把數學知識用到實際中來,要從多方面來考慮數學問題,來打開學開學生的眼界,增加學生信息量,了解生活的實際。
如美國第三次全國進展評估中有這樣一個試題是:每輛卡車可載36名士兵,現在有1128個士兵需要用卡車送到練營地,問需要多少輛卡車?乍一看,這是個很簡單的除法應用題,測試的結果也表明,有70%的學生正确地完成了計算,即得出了36除1128商是31,餘數為12。然而,在此基礎上,隻有23%的學生給出了32這一正确的答案,這說明了什麼問題呢?這說明了學生沒有把這一問題看成是真正的問題,沒有從實際生活的角度去想這個問題,而隻是把題目看成是虛構的數學問題,為了練習而杜撰的故事。他們所做的事就是進行計算把得數寫出來,這也是一些學生的通病,隻注重機械練習,而很少考慮其他問題。這隻是數學教學中的小小一例,在教學中還有很多這樣的例子,這就給了我們一個啟示:我們的數學要加強真實感要把所學的知識用于解決實際問題,學數學要為生活服務,從而來增加學生的數學意識。
3 從數學實踐活動入手,拓展數學視野開展數學實踐活動,可以讓學生體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對于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愛好、有着十分積極的意義。
例如,在教學中,讓學生到操場上去走走、跑跑、測測、量量,讓學生感受50米、100米、400米的距離,并讓學生辨别步測與目測的差别;讓學生到食堂去看看、稱稱,根據各種水果、蔬菜的重量,使學生去感受100克、1千克、10千克的實際重量等等,這些活動深受學生的喜愛,不僅可獲得數學知識,還能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對數學學習充滿樂趣。
4 走進生活,用數學眼光去觀察和認識周圍的事物世界之大,無處不有數學的重要貢獻。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以及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既是數學教學目标之一,又是提高學生數學素質的需要。在教學中,要使學生接觸實際,了解生活,明白生活中充滿了數學,數學就在你自己的身邊。
例如在“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的導入中,我設計了這樣一段:你們知道在我們人體上的許多有趣的比例嗎?将拳頭翻滾一周,它的長度與腳底長度的比大約是1:1,腳底長與身高長的比大約是1:7……知道這些有趣的比有很多用處,到商店買襪子,隻要将襪子在你的拳頭上繞一周,就會知道這雙襪子是否合适你穿;如果你是一個偵探,隻要發現罪犯的腳印,就可以估計出罪犯的身高……這些都是用身體的比組成了一個個有趣的比例。
5 感悟生活,架構數學與生活的橋梁“人人學有用的數學,有用的數學應當為人人所學”成了數學教學改革實驗的口号。教學中我聯系生活實際,拉近學生與數學知識之間的距離,用具體生動、形象可感的生活事例解釋數學問題。
5.1 運用生活經驗解決數學問題
在上“用字母表示數”一課的内容時,我用CAI課件演示李蕾同學拾金不昧的情景,緊接着播出一則“失物招領啟事”:
失物招領
李蕾同學在校園升旗台附近拾到人民币A元,請失主前來少先隊大隊部認領。
校少先隊大隊部
2002.3
學生驚奇于數學課上老師怎麼講起了失物招領的事呢?我和學生通過分析、讨論A元所表示的意義,
師:A元可以是1元錢嗎?生1:A元可以是1元錢,表示拾到1元錢。
師:A元可以是5元錢嗎?生2:可以!表示拾到5元錢。
師:A元還可以是多少錢呢?生3:還可以是85元,表示拾到85元錢。
師:A元還可以是多少錢呢?生4:還可以是0.5元,表示拾到5角錢。……
師:那麼A元可以是0元嗎?生5:絕對不可以,如果是0元,那麼這個失物招領啟事就和大家開了一個大玩笑!
師:為什麼不直接說出拾到多少元,而用A元表示呢?……
由于學生容易認識具體、确定的對象,而用字母表示的數是不确定的、可變的,因此開始學習學生往往難以理解。本題中的“失物招領啟事”是學生所熟悉的活動,激發了學生學習新知的欲望,學生便能不由自主地參與到解題過程中去。在讨論交流中,集思廣益,使學生在愉快的氛圍理解了新知,并對所學的知識更理解,掌握地更牢固;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人際交往能力,增強了相互幫助、合作的意識,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也鍛煉了學生對社會的洞察力。
5.2 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例如學習了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及組合圖形的計算後,我嘗試着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如:老師家有一間兩室一廳的住房,如圖:你能幫幫他算一算這兩室一廳的住的面積有多大?要計算面積有多大我們先要測量哪些長度的面積?在給出一定的數據後讓學生們計算;接下來我還讓學生們回家測算一下自己家的實際居住面積。在這樣一個實際測算的過程中,既提高了興趣,又培養了實際測量、計算的能力,讓學生在生活中學、在生活中用。
如,學過了100以内加減法之後,創設了“買汽車”的教學情境:微型汽車大削價,小林花去100元買了幾輛汽車,他買了幾輛汽車,是哪幾輛?通過觀察、思考、讨論,在我的鼓勵指導下,同學們用式子有序地依次表示為:
(1)把100元分解為兩個數的和:
50 50=100 40 60=100 30 70=100 20 80=100
(2)把100元分解為3個數的和:
60 20 20=100 50 20 30=100 40 40 20=100 30 30 40=100
(3)把100元分解為4個數的和:
40 20 20 20=100 30 30 20 20=100
(4)把100元分解為5個數的和:
20 20 20 20 20=100
學生以發現者的心态去探索、去求新、去尋覓獨創性的答案,這也正驗證了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這種圖文并茂的應用題,使學生感到不是在解應用題,而是在解生活中的問題,鍛煉了學生捕捉信息的能力,增強了應用題的應用味:漫畫的形式更貼近于兒童的實際生活,學生從圖中獲得各種汽車價錢的信息,又從文字中獲取“小林花去100元”的信息,由于問題具有現實意義,但又不能刻闆地歸為哪一種類型,要想解決“買了幾輛汽車,是哪幾輛?”的問題,聯系生活實際,就能得到不同的解法。整個學習活動給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思維空間,讓學生經曆觀察、分析、概括和歸納等學習過程。不僅鞏固了100以内認識和加法,而且促進數學的交流,學生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培養,有利于因材施教,體現不同的人學習不同層次的數學,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感受數學的趣味與作用。
6 創造生活,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兩步應用題之後的教學,我讓學生“創作”應用題,學生們積極思考,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一份雞翅8元,一個漢堡包比它貴4元,我吃了一份雞翅和一個漢堡包,你們說我用了多少元?”;“我的媽媽上午買了一斤青菜,買的蘿蔔是青菜的兩倍,請問我的媽媽一共買了幾斤菜?;《西遊記》有62集,《西遊記續集》比它多5集,《西遊記續集》有多少集?”學生們編應用題時眉飛色舞的神态,誇張的動作,幽默風趣的語言常常引起哄堂大笑。由于題材來自學生所熟知的事物,學生發言積極、語言流暢,思維呈多極化和多元化,得出“雪融化後是春天而不是水”的新思路,因創造而倍感興奮,更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再如學習了“按比例分配”的知識後,讓學生幫助爸爸媽媽算一算本住宅樓每戶應付的水費(電費)是多少;學習了“利息”的知識後,算一算自己在銀行存儲的錢到期後可以拿多少本息;再如學習完“比例尺”一節的知識後,讓學生繪制“我給未來的校園設計平面圖”、“我給生活小區設計平面圖”等等,其對圖表内容的豐富和社會關注程度令人感歎!
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即教育”的理論為小學數學教學的改革開辟了廣袤的原野。“讓學生在生活中學數學” 使學生對數學有一種親近感,感到數學與生活同在,增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發展了求異思維,培養了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和勇于探究、大膽創新、不斷進取的精神,讓學生親自體會參與應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的樂趣。
6.1 奇妙的黃金分割
古希臘數學家在進行線段分割時,發現一條具有美的價值的規律,它就是黃金分割定律。它是将一段直線分成長短兩段,使小段與大段之比等于大段與全段之比,比值為1:1.618。這種比例自古希臘至19世紀一直被認為最佳比例。它被歐洲中世紀的建築師和畫家以及古典派雕塑家 廣泛應用于其創作中,認為是最合适的比例分割,在造型上具有審美價值。
現代科學研究表明,0.618在養生中也起重要作用。注意了這些黃金分割點,對養生健體大有好處。“0.618",現在發現此比值和醫學保健、健康長壽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亦可稱為健康的黃金分割律。在人體結構上,0.618更是無處不在。臍至腳底與頭頂至臍之比;下肢長度與上肢長度之比,均近似于0.618。而且,越是接近于這個值,整個形體就越勻稱,越令人覺得完美。人在環境氣溫22℃-24℃下生活感到最适宜.因為人體的正常體溫是36℃-37℃,這個體溫與0.618的乘積恰好是22.4℃-22.8℃,而且在這一環境溫度中,人體的生理功能、生活節奏等新陳代謝水平均處于最佳狀态。一天合理的生活作息也符合0.618的分割,24小時中,2/3時間是工作與生活,1/3時間是休息與睡眠;在動與靜的關系上,究竟是"生命在于運動",還是"生命在于靜養"?從辯證觀和大量的生活實踐證明,動與靜的關系同一天休息與工作的比例一樣,動四分,靜六分,才是最佳的保健之道。
6.2 取勝的對策
戰國時期,齊威王與大将田忌賽馬,齊威王和田忌各有三匹好馬:上馬,中馬與下馬。比賽分三次進行,每賽馬以千金作賭。由于兩者的馬力相差無幾,而齊威王的馬分别比田忌的相應等級的馬要好,所以一般人都以為田忌必輸無疑。但是田忌采納了門客孫膑(著名軍事家)的意見,用下馬對齊威王的上馬,用上馬對齊威王的中馬,用中馬對齊威王的下馬,結果田忌以2比1勝齊威王而得千金。這是我國古代運用對策論思想解決問題的一個範例。
6.3 按揭貨款中的數列問題
随着中央推行積極的财政政策,購置房地産按揭貨款(公積金貸款)制度的推出,極大地刺激了人們的消費欲望,擴大了内需,有效地拉動了經濟增長。衆所周知,按揭貨款(公積金貸款)中都實行按月等額還本付息。這個等額數是如何得來的,此外若幹月後,還應歸還銀行多少本金,這些人們往往很難做到心中有數。
總結:
數學就應該在生活中學習。有人說,現在書本上的知識都和實際聯系不大。這說明他們的知識遷移能力還沒有得到充分的鍛煉。正因為學了不能夠很好的理解、運用于日常生活中,才使得很多人對數學不重視。希望同學們到生活中學數學,在生活中用數學,數學與生活密不可分,學深了,學透了,自然會發現,其實數學很有用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