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旅遊

 > 郦道元是如何寫山的

郦道元是如何寫山的

旅遊 更新时间:2025-02-08 16:32:42

文丨木木

“自三峽七百裡中,兩岸連山,略無阙處,重岩疊嶂,隐天蔽日......”

想必大家在上學時都背誦過這首《三峽》吧,短短200字,就将三峽的錯落有緻,雄偉險峻描繪的淋漓盡緻。

《三峽》節選自地理著作《水經注》,作者郦道元是北魏時期著名的地理學家,公元4世紀到6世紀,中國經曆了一次規模龐大的“地理大交流”,這期間,郦道元拿起筆墨,以《水經》為大綱,創作了中國古代最全面,最系統的地理著作《水經注》。

郦道元是如何寫山的(不愛旅遊的宅男)1

《水經注》

《水經注》以西漢版圖為基礎,記載大小河流1252條,湖泊沼澤500餘處,地下水源300處,各處的曆史遺迹,神話傳說,風土人情等,不僅如此,《水經注》中還記載了不少西漢王朝疆域以外的地理情況,是妥妥的地理大百科。

古人常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來形容一個人學識廣博,但“知地理”可不簡單。古時交通不方便,想要行萬裡路談何容易,何況郦道元生活在中國的大分裂時期,有些地方不是你想去,想去就能去的,在《水經注》的序中,他還這樣形容自己:

“餘少無尋山之趣,長違問津之性”

“我從小到大,都沒有感受到尋山找河的樂趣”,宛如一個不愛旅遊的宅男,既然如此,郦道元是如果将山川大地,人文風俗摸的門清的?

郦道元是如何寫山的(不愛旅遊的宅男)2

郦道元銅像

實地考察

“少無尋山之趣,長違問津之性”多半是這位地理大佬的謙詞,實際上他走的路可不少。

郦道元年少時,父親郦範擔任青州刺史,郦道元也随着父親前往山東宦居,得以觀察青州周邊山川水路。父親去世後,郦道元繼承了爵位,降為“永甯伯”。

道元字善長。初襲爵永甯侯,例降為伯《北史 卷二十七 列傳第十五》

郦道元仕途坎坷,他曾以尚書郎的身份陪同孝文帝北巡,而後又先後到平城、洛陽、冀州、颍川郡、魯山郡等地方做官,走訪了今天的山東、河北、山西、河南、陝西、江蘇、安徽、湖北、内蒙等地,官運不順沒能讓郦道元在政治上盡其才,但卻讓他在地理上大放異彩。

郦道元是如何寫山的(不愛旅遊的宅男)3

三峽

《水經》是一部記述水系的地理著作,郦道元發現《水經》的記載中存在諸多錯誤,于是決定給它作“注”,還原真實的地理地貌。

想要“注”嚴謹有說服力,除了翻閱前人留下的書籍,更免不了要實地考察,當看到前人對“汝河”的發源地衆說紛纭時,此時在魯山郡擔任太守的郦道元決定親自前往考察一番,最終在人迹罕至的山谷中,找到了汝河的源頭,他還曾親自考察黃河、雎水,更正古籍中的錯誤,驗證古籍中的記載。

在沿途考察之際,郦道元還會拜訪各地老百姓,聽他們講述古老的神話,諺語。當聽到姜子牙曾在渭水的支流“磻溪”釣魚時,郦道元随即前往磻溪,探索姜太公的石屋。當聽到百姓說僵人峽有僵屍時,郦道元也不畏懼,仍前往實地查看,發現所謂的僵屍隻不過是古人的屍骸罷了。

在給《水經》做“注”時,這些故事便成為了“注”的一部分。

“城西北有石夾水,飛湍浚急,人亦謂之磻溪,言太公嘗釣于此也。”《水經注·清水》

“瓦亭水又西南流,曆僵人峽,路側岩上有死人僵屍巒穴......僵屍倚窟,枯骨尚全,惟無膚發而已。訪其川居之士,雲其鄉中父老作童兒時,已聞其長舊傳,此當是數百年骸矣。”《水經注·渭水》

郦道元就這樣跋山涉水,用腳步丈量山河,所見的山,所過的河,所探尋到的古迹,皆被他記錄在了《水經注》中。

郦道元是如何寫山的(不愛旅遊的宅男)4

黃河壺口瀑布

收集大量地理資料

縱使郦道元不辭辛勞走訪探尋了大量地形地貌,但他畢竟生于北魏,南北分裂使他的考察範圍局限于北魏的疆域内。但在《水經注》中,仍有大量南方河流的研究,郦道元是地地道道的“求實派”,這些南方地形地貌的“注”,皆靠他查閱大量古籍一點點得來。

郦道元于489年出任仕途,515年罷官,在為官的27年裡,他為給《水經》作注收集了大量資料。後人稱贊他:

其注《水經》,妙絕古今,北方諸水,毫發不失,而江、淮、漢、沔之間便多纰缪,郦北人,南方諸水,非其目及也”

也證實了,郦道元對南方及疆域外的描述,皆來自于收集到的資料古籍,并非實地考察。

郦道元是如何寫山的(不愛旅遊的宅男)5

長江第一灣

不過收集研究古籍也并非比實地考察簡單,寫過論文的朋友應該都懂得被“參考資料”支配的恐懼。據統計,郦道元為了更全面細緻的為《水經》作注,引用前人的著作多達437種。輯錄漢魏各時期的金石碑刻300多塊,不僅記錄了河流的起源、路線、改道、水量大小等情況,還記錄了氣候、煤礦,哪裡的溫泉可洗浴,哪裡的溫泉能灌溉,甚至對生物化石都有記載。

“山上有火井,南北六七十步,廣減尺許,源深不見底。炎勢上升,常若微雷發響。”《水經注·㶟水注》

記載了山西大同,煤礦燃燒現象。在發現魚的化石後,郦道元從化石所處的岩層顔色、岩層紋理、化石的形态、大小甚至是鑒别方法都描述的清清楚楚,在地質學中,郦道元也是最早發現魚化石的學者。

“曆石魚山,下多玄色,山高八十餘丈,廣十裡,石色黑而理若雲母,開發一重,辄有魚形......燒之作魚膏腥,因以名之”《水經注·卷三十八》

郦道元是如何寫山的(不愛旅遊的宅男)6

魚化石

在南北朝時期,雕版印刷術尚未興起,資料的收集與整合全靠手抄,所以對分散的各地區地理資料收集的工作,可是相當地困難,郦道元以科學嚴謹的學者态度,為《水經》寫下三十多萬字的注文,注文字數足有《水經》原文的二十倍。

總結

郦道元是世界地理學的先導,中世紀最偉大的地理學家,《水經注》的誕生不僅對地理學有着重要貢獻,對考古學、曆史學、氣候學、農田水利學等都有着深遠的影響。隋炀帝的大運河是根據《水經注》挖掘,今日也不少學者依靠《水經注》取得顯著的學術成就。

同時,《水經注》還是一部文筆絢爛,感情豐富的愛國著作。郦道元出生前,國家已經分裂150多年,但在他筆下流露出的是感情真摯的家國情懷,郦道元以及極富感染力的文筆,将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融入《水經注》裡,面對這樣一部感情豐富的著作,沒有人會無動于衷。

全文完。

【參考資料】

[1]陳橋驿.郦道元于《水經注》

[2]陳橋驿,郦道元生平考

[3]《北史·卷二十七》

[4]《魏書·卷八十九》

[5]郦道元.水經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旅遊资讯推荐

热门旅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