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年高考落下帷幕,看着從考場走出的莘莘學子,他們的臉上個個洋溢着青春的氣息。寒窗苦讀十年載,音樂也成為了他們心靈的慰藉。
2022年5月,新浪教育、微博教育聯合微博音樂、圖數室在全國發起“#為高考點一首歌#”的問卷調查。《調查報告》顯示,超9成受訪者都表示在高考備考期間會聽音樂。甚至近半數受訪者表示自己每天都會沉浸在音樂裡。在聽歌場景偏好上,選擇寫作業時的人最多,占到59.2%。在風格上,75.0%的受訪者喜歡聽安靜舒緩的歌。近9成受訪者表示自己聽歌是為了放松心情、緩解焦慮。
網友選出最能代表高考記憶的歌分别是《起風了》、《隐形的翅膀》、《夜空中最亮的星》、《做勇敢的大人》、《北京東路的日子》。看到這些歌名,是不是也能恍惚想起自己讀書的模樣。這些歌曲安靜舒緩,歌詞更是慰藉人心,的确能在學習勞累之餘給自己一點安慰。
那麼你呢?是哪首歌陪伴着你走過了青春?在寒窗苦讀的時候給你安慰,在失望失落的時候給你力量。
語言的形式是多樣的,但不能否認,語言是有溫度的。《隐形的翅膀中》唱到“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單中堅強,每一次就算很受傷也不閃淚光,我知道我一直有雙隐形的翅膀。帶我飛,飛過絕望”;《起風了》中唱到“我曾難自拔于世界之大,也沉溺于其中夢話,不得真假,不做掙紮,不懼笑話。我曾将青春翻湧成她,也曾指尖彈出盛夏,心之所動,且就随緣去吧”。正是因為歌曲的詞能撫慰人心,在舒緩平靜中給人無限力量,才能陪伴着一屆屆學生成長。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語言是有溫度的,但應用不好也是冰冷的。每個人都應該學好語言,能在生活中更好應用語言。尤其是孩子“三歲看老”,在性格養成的時期更要注重對語言素養的培育,讓他成為一個溫暖的人。語言伴随一生,學好語言,讓孩子有溫度,溫潤一生,感染身邊的人。
想幫助更多孩子培養語言素養,提升語言應用,歡迎私信留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