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少數民族習俗考點

少數民族習俗考點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1-27 13:11:59

少數民族習俗考點?有關少數民族的節日風俗資料精選,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少數民族習俗考點?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少數民族習俗考點(有關少數民族的節日風俗資料精選)1

少數民族習俗考點

有關少數民族的節日風俗資料精選

蒙古族

蒙古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舊曆新年,蒙古語為“查幹薩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節亦稱“白節”或“白月”,這與奶食的潔白緊密相關意。此外還有那達慕、馬奶節等。

朝鮮族

其節日基本上與漢族相同,主要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老人節等。還有三個家庭的節日,即嬰兒周歲生日、回甲節(60大壽)、回婚節(結婚60周年紀念日)。每逢回甲節、回婚節時,子女、親友、鄰居都向老人祝福、祝壽。

傣族

傣族的重大節日有潑水節、關門節和開門節,均與佛教有關。

東鄉族

東鄉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樣,每年有三大節日,即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都來源于伊斯蘭教。

布朗族

厚南節是布朗族盛大的年節,每逢農曆三月清明節後7日,即陽曆4月13日_15日舉行。 節日裡,主要活動是相互潑水,其儀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樸的傳統方式??迎接太陽的習俗舉行,所以,人們稱之為迎接太陽的節日。

怒族

主要節日有:春節,怒語稱“吉佳姆”,又稱盍司節;仙女節,又稱鮮花節,是居住在貢山一帶的怒族的傳統節日,節期為每年農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祭谷神,怒語稱“汝為”,原碧江縣匹河一帶怒族的傳統節日,時間為每年的農曆十二月二九日,舉行祭祀活動,祈禱谷神保佑。

塔塔爾族

塔塔爾語叫“古爾邦艾提”,是阿拉伯語的音譯借詞,阿拉伯語“卡爾邦”,意為“獻身”。古爾邦節,是在伊斯蘭教教曆12月10日,即“肉孜節”之後70天。古爾邦節、開齋節、聖紀節三大節日。

回族

回族有三大節日,即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這三個節日都是宗教節日。開齋節,是阿拉伯語“爾德?菲士爾”的意譯,所以也叫“爾德”節,在新疆還有"肉孜"節的叫法。古爾邦節,開齋節後第70天,即伊斯蘭教曆的12月10日,是古爾邦節。古爾邦節也稱“宰牲節”,是穆斯林赴麥加(麥加:伊斯蘭教的聖地)朝觐的最後一天。這一天要沐浴淨身 ,室内焚香,齋戒半日。上午人們要去清真寺參加會禮,向麥加叩拜,請阿訇宰牲,将所宰牛、羊肉的一部分分贈親友、濟貧施舍;聖紀節,是紀念先知穆罕默德誕生的日子,這天是伊斯蘭教曆3月12日,也是穆罕默德逝世的日子。紀念活動一般在清真寺舉行,在活動中要誦經演說,講述聖績。有的地方還在這天舉行盛大的爾麥裡會(善事宴會),宴請賓客。

滿族

滿族受漢文化的影響,節日與漢族相近,重視過農曆新年。正月十五過燈節,正月二十五祈求來年過“添倉節”,農曆二月二是“鎖龍”的日子,還有五月端五,六月六“蟲王節”,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添倉節,每年正月25日,滿族農村家家講究煮黏高粱米飯,放在倉庫,用秫稭杆編織一隻小馬插在飯盆上,意思是馬往家馱糧食,豐衣足食。第一天,再添新飯,連着添三回。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稭做兩把鋤頭插在飯上。這個節至今在東北農村保留着;蟲王節,六月天,易鬧蟲災,居住在遼甯省岫岩、鳳城一帶的滿族過去在六月初六這天,一戶出1人到蟲王廟朝拜,殺豬祭祀,求蟲王爺免災,保證地裡的收成好。如今不搞蟲王節祭祀掃活動,但家家要在這一天晾曬衣物,以防蟲蛀。

黎族

黎族的節日與黎族的曆法有着密切的關系。解放前黎族的節日,在鄰近漢族地區和黎漢雜居地區,大多都用農曆,節日與漢族相同,例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等。就黎族來說,過得最隆重和最普遍的節日是春節和三月三。 納西族 納西族人民的節日有許多與漢族相同,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但春節的活動内容卻與漢族不同,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同西南許多民族一樣,納西族也有火把節。而本民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是騾馬會、農具會、龍王會和朝山會。

撒拉族

撒拉族主要有古爾邦節和開齋節聖紀節。 烏孜别克族 烏孜别克族主要有開齋節、古爾邦節,諾魯孜節。 獨龍族 獨龍族的傳統節日隻有一個,人們稱“卡雀哇”或“德裡哇”,意為年節,時間在農曆臘月 中,具體時間由各家或家族自己定,時間長短視食物準備情況而定,節日期間,人們要舉行 祭山神儀式,唱歌跳舞。

藏族

藏族的節慶活動很多,幾乎每月都有一個節日,而且民間節日和宗教節日互相穿插。傳統節日中以藏曆新年、沐浴節、雪頓節和望果節最有規模、最具特色。此外還有達瑪節、賞花節、上九節、郎紮熱甲節、俄喜節、羅讓紮花、沐浴節、驅鬼節、響浪節、酥油花燈節、望果節、轉山會等等。

苗族

苗族民間舞蹈有蘆笙舞、銅鼓舞、木鼓舞、湘西鼓舞、闆凳舞和古瓢舞等。尤以蘆笙舞流傳最廣。貴州的丹寨、台江、黃平、雷山、凱裡、大方、水城,以及廣西融水等地,在每年正月十五、三月三、九月九等傳統節日,和過年、祭祖、造房、豐收、迎親、嫁娶等喜慶節日,都要舉行蘆笙舞會。舞姿以四步為多,也有二步、三步、六步、蹭步、跳步、點步以及左右旋轉等跳法。苗族一級演員金歐領舞的“苗族青年舞”,1963年已攝成舞蹈藝術影片《彩蝶紛飛》,在美國、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上演,深受群衆喜愛。

水族

水族人民能歌善舞,流傳至今的民間舞蹈比較有影響的有銅鼓舞、蘆笙舞、鬥角舞等幾種。銅鼓舞曆史最久,蘆笙舞是向苗族學的,鬥角舞影響最大。

布依族

民間舞蹈都來自生活,主要以生産勞動和民族習俗為題材。反映生産勞動的有織布舞、舂碓舞、響篙舞、生産舞、豐收舞、粑棒舞、刷把舞等;反映民族習俗的有花包舞、銅鼓刷把舞、伴嫁舞、玩山舞、花棍舞、龍舞、獅子舞、闆凳舞、铙钹舞、轉場舞、回旋舞、紅燈舞、刺錘舞、傩舞等。 此外,布依族将明代以“軍傩”形式傳入貴州省的漢族《傩戲》,從舞台搬到村寨廣場,改編為專門以武打場面表演曆史戰争題材的布依族《地戲》。

土家族

舞蹈:擺手舞、跳喪舞、花鼓子、八寶銅鈴舞、社粑粑舞

彜族

的民間歌舞歸納起來可分為以下幾種:《打歌》、《跳弦》、《羅索》、《跳三弦》、《披氈舞》

瑤族

舞蹈與狩獵、農事和祭祀等有着密切關系。同時,瑤族傳統的鼓、歌、舞又常常融為一體,即鼓之、歌之、舞之。主要有長鼓舞、銅鼓舞和陶鼓舞等。

仡佬族

傳統舞蹈有《踩堂舞》和《酒禮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