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同事向我傾訴,說她常常把“帳”寫成“賬”,叫人百爪撓心,痛不堪忍,苦不堪言。
“帳”與“賬”,這兩個漢字仿佛一對雙胞胎,不僅讀音無異,筆畫也旗鼓相當;藕斷絲連,難割難舍。不過,它們方圓殊趣,并非天冠地屦。
且聽我娓娓道來。
在我國先秦(舊石器時代~公元前221年)時期,相傳經曆了遠古文化,人們以海貝充當原始貨币,也叫貝币。從那時起,“貝”就是值錢的東西,跟金錢的關系朝夕相處、如膠似漆。
卑之無甚高論,言歸正傳。到底,“帳”與“賬”有什麼不同?
一、賬zhàng:部首是“貝”
賬,與金錢脫不了幹系,如賬簿、賬房。并且“賬”字,隻有這一種含義。
二、帳zhàng:部首是“巾”
帳,與紡織品如影随形,如蚊賬、幔帳。除此之外,在古代“帳”是“賬”的通假字,可互用。故而,“賬”字有兩種涵義。
那麼,當它與銀行、财務關聯時,因為都是表達“金錢”的意義,“帳”與“賬”的用法毫無差别,如出一轍。
轉帳、轉賬
帳号、賬号
帳本、賬本
舊帳、舊賬
收帳、收賬
進帳、進賬
賒帳、賒賬
銷帳、銷賬
算帳、算賬
賴帳、賴賬
混帳、混賬
然而,時代在進步,文字也與時俱進。現如今,我們通常把與“錢”有直接聯系的統統寫作“賬”,這樣不僅高大尚,還淺顯易懂、老妪能解。因而,我們看到網絡的開戶“帳号”沒有寫成“賬号”,而銀行的“賬号”也沒有寫成“帳号”。
換句話說,與銀行、财務有關時,人們不再使用“帳”字,而是全部換成“賬”。
例如:要給微信帳号裡的“錢包”充值,首先要綁定你的銀行卡賬号。
現在,你對“帳”與“賬”是否明白如畫、炳如觀火了呢?
作家駱林喜,在河源霍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