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又被稱為祭月節、月光誕、仲秋節、團圓節。中秋節的曆史由來已久,最早能夠追溯到上古時期的秋夕祭月。中秋節在漢代得到了普及,在唐朝時期,基本上定形,所以在唐朝的詩中,不乏能夠見到與”中秋“有關的佳作。
到了宋朝時期,中秋節開始盛行,成為普遍的民俗節日,到了明清時期,中秋節已經成為了主要的節日。
說起中秋,不約而同回想起一輪滿月。月是一種寄托,寄托着希望、思念與團圓。
古人描繪月亮升起,并不用”升“字,而是用”生“字,”生“代表着生命,無限的生機和希望,正如初唐時期,敲響盛唐大門,預示着盛唐時代來臨的那句”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古人賞月,很多是寄托思念,思念之情中,很多是對故鄉的思念,畢竟思鄉之情,在唐朝詩歌中占據了很大的篇幅,經典的佳句,有詩仙李白《靜夜思》中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此外,關于明月的詩句,還有嶽飛的”好水好山看不足,馬蹄催趁明月歸“、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誰為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
很多詩人筆下的明月,并不是中秋佳節的那輪明月,唐詩中,描繪中秋佳節的佳作,非王建的那首《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莫屬了。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中庭地白樹栖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在誰家。
這首詩歌,是詩人王建在中秋之夜,與友人們相聚賞月,有感而發,寫下來寄予友人杜郎中的。這位杜郎中,其實就是杜元穎(任唐朝宰相)。
“中庭地白樹栖鴉”,意思是,庭院地面,雪白的樹上,停栖着鵲鴉。這句話定了詩歌的整體格調,是一種莫名的悲涼。中秋佳節正值仲秋,秋意正濃,而“秋”給人的感覺,是一種肅殺,清凄。這句詩中的“地白”二字,用的極其精練,将皎潔的月光描繪得淋漓盡緻,頗有李白”疑是地上霜“的韻味。
“冷露無聲濕桂花”,意思是,冰冷的秋露,無聲無息之下,悄悄的打濕了庭院中的桂花。這句詩的主角是桂花,可以想象是詩人聞到了桂花飄香,有感而發,妙手偶得之的一句詩。“冷”字繼承了上文的格調,”無聲“二字描繪了“秋露”與“春露”一樣,随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桂花才是主角,中秋佳節正是桂花盛開的時節,這裡的桂花可不僅僅指的是庭院中的桂花,可以想象到廣寒宮中,吳剛砍的那顆桂花樹,也可以聯想到此時此刻,普天之下,千家萬戶團圓賞月,桌台上的桂花糕、桂花酒。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今夜的圓月,是世間人人都在同時仰望的,然而,不知道寄托給這輪明月的秋思,落到誰家?
這句才是整首詩的點睛之筆,當時還沒有蘇轼,還沒有”千裡共婵娟“,而這句詩也就寫出了比”千裡共婵娟“更美的意境。
整首詩寫月,但是詩人性格穩重含蓄,不喜歡開門見山,直到第三句才出現一個月字。有了前兩句的鋪墊,此時出現個”月“字,突然就将讀者的視野給拉闊了,讓人不由得也随着詩人的思路,陷入了沉思,”賞“起了月來。
月亮就像是焦點,初一十五的月都會圓,然而隻有在中秋佳節的圓月,才能聚集至多的目光,顯然詩人是意識到了這一點了,詩人把圓月當成使者,借此寄托思念,而這位憊懶的冷月使者,又回将詩人這份思念,”落“到何家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