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地球自轉,并且地球既不發光也不透明,因此産生了晝夜交替。白晝與黑夜的分界線,叫做“晨昏線”。順着地球自轉的方向(自西向東):
①晨線:由黑夜進入白天的分界線,叫做晨線,晨線上的地點同時日出,晨線與赤道的交點為6:00;
②昏線:由白天進入黑夜的分界線,叫做昏線,昏線上的地點同時日落,昏線與赤道的交點為18:00。
圖1 晨昏線示意圖
當地球位于公轉軌道的遠日點附近時,甲、乙兩地分别于當地時間5:40和6:20同時看到日出,據此完成1~2題。
1、甲地位于乙地的( )
A.西北
B.東北
C.西南
D.東南
2、與乙地相比,甲地( )
A.日出更早
B.晝長更短
C.正午太陽高度角更小
D.緯度更低
答案:A、A
精講精析:(1)分析甲地、乙地的位置。①由題幹可知,此時為遠日點附近,即此時為7月初,晨昏線傾斜,北半球晝長夜短,北極點附近出現極晝;②甲地、乙地同時看到日出,即兩地都位于晨線上;③此時為7月,為北半球的夏季,此時北半球晝長夜短,日出早于6:00(甲地);南半球晝短夜長,日出晚于6:00(乙地),即甲地位于乙地的北方;④如下圖所示,兩地同時位于晨線(圖中紅色兩個點),且甲地位于乙地北側,則甲地一定位于乙地的西北側,選項A正确(如果同時位于昏線,則是圖中藍色的兩個點)。
(2)分析甲地、乙地的自然地理現象。①甲地5:40日出,乙地6:20日出,兩地的日出時間關于6:00對稱,并且同時位于晨線,因此兩地的緯度對稱(緯度相等,甲地為北緯,乙地為南緯),因此選項D錯誤;②此時為7月初,太陽直射北半球,據此甲地更近,因此甲地的正午太陽高度角更大,選項C錯誤;③此時為7月初,為北半球的夏季,因此北半球晝長夜短(晝長>12h),南半球晝短夜長(晝長<12h),甲地位于北半球,乙地位于南半球,因此甲地晝長更長,選項B錯誤;④日出時間=12-晝長/2,甲地的晝長更長,因此日出時間更早,選項A正确。
本節例題的難度很大,解題思路為:①根據地球所在的公轉位置,分析此時的月份,進而分析南北半球的日出時間,判斷甲地、乙地的緯度位置(南北方位),并根據兩地同時看到日出,判斷出兩地都位于晨線,進而确定兩地的東西方位;②根據兩地的日出時間,分析兩地的緯度(相等),并根據此時的季節,判斷太陽直射點的位置,進而分析此時甲地的正午太陽高度角、晝長,并根據晝長分析日出時間的早晚(日出時間=12-晝長/2,晝長越長,日出越早)。
【每晚20:00,每日一題,學好地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