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冠疫情在全國多個地方出現了明顯的反彈,在某些地方甚至引發了一定的恐慌。
比如,吉林長春疫情中,吉林農業科技學院一位學生在社交媒體發布的一則“求助”信息就引發了廣泛關注。
盡管發布者是一位在校生,是一個純粹的“素人”,消息發布後的短短30個小時内播放次數就超過了1億。
我們知道,在年輕人群體發生的新冠疫情,感染者的重症率很低,病死率更低。總體上不會對健康造成嚴重的實質性傷害。這也是國外普遍将疫情視為“大号流感”的主要依據。
而這則信息反映的恰恰是發生在一所高校年輕人群體的疫情。
根據官方的信息,所有感染者都是輕症或無症狀感染者。
然而,這則消息為什麼卻引發如此軒然大波呢?
這很大程度反映了人們對疫情的恐慌,其中更主要體現在對發燒的恐慌,即是所謂發燒恐懼症惹的禍。
我們還知道,新冠病毒不會被根除,我們的零新冠防疫策略遲早會調整,也意味着大多數人遲早會面臨至少一次的感染。
屆時,真正給社會造成壓力的可能不是疫情帶來的實質性健康危害,及由此帶來的醫療擠兌,而是人們的恐慌情緒,尤其是由于人們對發燒缺乏真正認識造成的發燒恐懼症的泛濫。
因此,要正确面對未來的“與病毒共存”疫情,人們最亟需的是提高對發燒的認識,這種認識的提高需要從了解有關體溫和發燒的基礎性知識開始。
人體正常體溫是37℃?說到人體的正常體溫,幾乎所有人都會不假思索地的脫口而出:“37℃”。
然而,人們心目中根深蒂固的這個“标準答案”卻是一個“美麗的誤會”。
人體正常體溫37℃這個觀念之所以如此根深蒂固,主要是因為它來自于一個讓多數人不敢提出質疑的超級權威性答案:
150多年前,一位名叫溫德裡奇的德國醫學家發表了一篇醫學史上著名的《疾病中的溫度過程》一書,賦予了人體正常平均體溫為37℃的特殊意義。
在書中,溫德裡奇寫道:
健康成年人的正常體溫不是一個特定的溫度,而是圍繞37℃為中心,介于36.2℃到37.5℃之間波動的溫度範圍,上午2點到8點之間達到最低點,下午4點到9點之間達到最高點。
同時,他還38℃确定為正常體溫範圍的上限,從而給出了發燒的第一個定量定義。
數據怎麼來的?“人體正常體溫37℃”的觀念在人們心目中之所以如此的根深蒂固,跟溫德裡奇給出這一結論使用的堪稱天文數字的龐大數據有巨大關系。
根據記載,溫德裡奇所領導的醫院研究團隊是通過測定腋窩溫度收集人體溫度數據,每位受試者每天測溫2次,共測定了25000多數人,共收集了數百萬數據(至少超過100萬);通過對這些數據的分析和計算,得出了人體平均溫度為37℃的結論。
在沒有計算機的年代,對數百萬個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是怎麼樣的一個不可能完成,甚至很難想象的艱巨工作。
又有誰能重複溫德裡奇的測溫和數據統計分析工作呢?
正是因為溫德裡奇這項工作是如此令人震撼,在很長的時間内,很少有人對“人體正常體溫37℃”的說法提出質疑,幾乎所有人把他當成不可撼動的真理。
并非真相然而,科學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就是不迷信權威,在不斷的批判性分析中前進。
“人體正常體溫37℃”的說法也不能例外,因而還是不斷有人向這一權威說法提出挑戰。
我們知道,人體不同部位的溫度存在巨大差異。通常說的體溫指的是人體深部的血液和心肝肺腦等器官周圍的溫度,即所謂的核心溫度。
然而,實踐中我們卻無法測得這些部位的溫度,隻能通過測量包括直腸、口腔、耳鼓膜,以及腋窩(模拟人體深部溫度)等部位溫度來替代。
而這些部位的溫度也各不相同,通常直腸溫度最接近于核心體溫,其次是鼓膜和口腔,腋窩溫度相差最多,讀數最低。
鑒于口腔測溫相對簡單、方便(除了需要頻繁消毒體溫計),結果穩定并接近于核心體溫,因此,無論是臨床上還是科學研究中都最常用這種測溫方式——我國臨床上一直更傾向于更方便的腋窩溫度。
大量基于口腔溫度測量的研究證據表明,37℃對于人體正常體溫來說,沒有任何特殊意義。
比如,一項對54名平均年齡23歲的年輕人在數月間進行的連續監測研究表明,早晨口腔平均溫度為36.5℃,晚上平均為36.8℃。
1992年美國馬裡蘭大學對148名健康年輕志願者(年齡18- 40歲)進行的700多份口腔溫度的分析提出了更大的挑戰,37℃僅占所有記錄觀察值的8%。
在這項研究中,37℃既不是整體平均溫度,也不是一天中任何特定時間的平均溫度,連任何特定意義的中位數溫度都不是,也不是最頻繁記錄的溫度。
37℃,甚至都不在所有樣本平均值99.9%置信範圍内(36.7°C至36.8°C)。
顯而易見,對于基于口腔溫度測量研究來說,37℃不具有任何特殊意義。
為什麼溫德裡奇的腋窩溫度反而高于其他研究的口腔溫度?更為重要的是,大量有關口腔溫度和腋窩溫度之間的對比研究表明,腋窩溫度低于口腔溫度。
2002年發表的一項對從1935年到1998年間有關體溫測量的文獻進行的全面綜述獲得的人體不同部位的溫度結果表明,最接近人體核心體溫的直腸,平均溫度在37.0°C左右,腋窩平均溫度明顯低于口腔溫度,最大可相差2.3℃。
溫德裡奇明明測量的腋窩溫度,為什麼反而高于其他研究的口腔溫度呢?
深入的研究發現了一件讓人感到尴尬的事情,溫德裡奇給出的腋窩溫度反而高于其他研究的口腔溫度,“碰巧”與人體的核心溫度一緻,真正的原因是,溫德裡奇那個年代使用的溫度計不準。
有人從美國費城穆特博物館淘到了溫德裡奇那個時代的一件溫度計,通過與現代數字溫度計進行比較實驗研究顯示,穆特博物館溫度計獲得的溫度讀數始終高于任何當代溫度計獲得的讀數,平均高出1.6°C至1.8°C,比十九世紀溫度計的讀數高也高1.4°C至2.2°C。
也就是說,由于使用溫度計不準确,溫德裡奇所獲得的有關人體溫度的數據應該整體上減去1.6°C至1.8°C才與事實接近。
這樣,溫德裡奇所獲得人體正常平均體溫(腋窩)實際上應該為35.2°C至35.4°C。
這也就合理地揭示了,今天我們測量腋窩體溫得出的讀數往往低于36°C,極少達到37°C的這一基本事實。
綜上所述,150年前,德國醫學家溫德裡奇得出的人體正常體溫37℃的結論,盡管碰巧與人體平均核心體溫一緻;但由于他是通過測量腋窩溫度得出的,實際數值應該明顯低于核心體溫。這種恰好大概率是因為當時使用溫度計不準造成的歪打正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