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線電視工程施工方案?一、設計說明本系統依據《電纜電視廣播系統技術規範》、《民用電視廣播系統技術規範》、《30MHZ~1000MHZ聲音和電視信号電纜分配系統技術标準》并結合“項目”具體情況進行規劃設計,主要包括:,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有線電視工程施工方案?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一、設計說明
本系統依據《電纜電視廣播系統技術規範》、《民用電視廣播系統技術規範》、《30MHZ~1000MHZ聲音和電視信号電纜分配系統技術标準》并結合“項目”具體情況進行規劃設計,主要包括:
設備選材:選擇品質優良、功能齊全、實用可靠、價格合理的系統設備,通過對系統及設備進行合理規劃、配置,做到物盡其用,充份發揮系統的最佳使用效能。
實用性:本系統規劃了足夠數量的電視頻道以提供選擇。電視頻道包括中國電信網絡電視以及自辦節目等多套電視節目頻道。
先進性:為了滿足發展需要,本系統按雙向傳輸方式設計。網絡器材采用寬帶産品。其中放大器、分支分配器和用戶終端采用“雙向”産品。
兼容性:本系統采用數字轉模拟信号傳輸方式,可對采用任何方式的電視節目進行解碼并調制後傳輸至病房電視終端。
可靠性:為了保證系統運行可靠,除了系統前端選擇優質、可靠的産品設備外,對系統傳輸網絡進行合理的規劃十分重要。為了提高系統網絡的可靠性,本系統傳輸系統按分區傳送方式,這種方式可有效地避免因溫度變化而導緻系統帶内高低端信号電平出現的不平衡,同時還可避免由于傳輸網絡某部分出現故障而影響系統整體運作的情況。
此外,本系統在整體布局、方便維護和操作等方面均作了綜合的考慮。
二、網絡設計依據和标準:
本系統網絡設計依據《有線廣播電視網絡總體規劃》設計。系統标準按廣電總局下發的标準執行。主要标準如下:
A、《30MHZ-1GHZ聲音和電視信号電纜分配系統》
B、《有線廣播系統技術規範及電纜标準》
C、《有線電視系統工程技術規範》
D、《有線廣播電視網電纜分配網設計規範》
E、《電纜分配網絡施工 工藝要求》
F、《有線電視網絡入網器材技術指标》
G、《有線電視系統物理發泡聚乙烯絕緣同軸電纜入網技術條件和測量方法》
H、《有線電視HFC系統技術規範》
三、系統規劃
節目源
本系統電視節目包括網絡有線電視、自辦節目兩大類。
1.1 網絡有線電視節目接入
采用中國電信網絡有線電視,網絡有線電視進線由中國電信負責接入。接入後的信号通過網絡交換機分配給每台網絡電視機頂盒進行解調,解調後的視頻及聲音信号再傳輸至鄰頻調制器進行調制。最後再将調制出的射頻信号通過分配網絡将信号送至各用戶終端。
2.1 自辦節目
本系統自辦節目采用DVD播放或攝像機錄制節目播放等方式。經鄰頻調制器調制成射頻信号,再與網絡有線電視節目進行混合後通過分配網絡将信号送至各用戶終端。
系統帶寬
我國CATV系統常用300MHZ、450MHZ和550MHZ系統帶寬,由于300MHZ、450MHZ系統頻帶較窄,故目前很少被采用。550MHZ系統可傳送标準電視頻道22套,增補頻道37套,頻道容量59套。但由于普通電視機無法接收增補電視頻道或隻可接收有限的邊緣增補頻道(大約3~4個),故550MHZ系統收視容量隻有22~26個頻道,若去掉本地幹擾頻道(5頻道、10頻道、21頻道),實際收視容量不足23套。顯然,對于住宅有線電視系統來說,采用550MHZ系統其帶寬是遠遠不夠的。
為了滿足系統帶寬要求,本系統采用750MHZ寬帶鄰頻傳輸系統。750MHZ系統具有傳送标準電視頻道42套,邊緣增補頻道6套,其它增補頻道36套,普通電視機可收視容量為48套,系統頻道總容量多達84套。見下圖所示:
網絡系統
本系統幹線傳輸電纜采用成鋼優質物理發泡低衰減電纜(SYWV-75-9),該電纜在常溫下100米傳輸特性如下:
頻率 |
衰減 |
頻率 |
衰減 |
5MHz |
-1.2db |
550MHz |
-8.5db |
50MHz |
-2.4db |
800MHz |
-10.6db |
200MHz |
-5.0db |
1000MHz |
-11.9db |
由于傳輸信号的最高頻率為750MHz,由上述可知,800MHz線損值為-10.6db,本系統按每級放大器傳輸距離120米計算,則衰減值為1.2×10.6=12.7db。其相對于1頻道(即49.25MHz)的電平差為1.2×(10.6-2.6)=9.6db。由于本系統規劃的幹線放大器具有頻率補償作用(可調均衡0~10db),因此,主幹網上的高低頻端信号電平可以調整達到平衡,故成鋼主幹電纜符合設計要求。
網絡系統的計算
幹線放大器的設置數量應根據傳輸網絡各部分的分支、分配器的衰減值、電纜損耗值以及放大器最小輸入電平确定。放大器的最小輸入電平按公式Umin=C/N 10lgn F 2.4db計算,式中C/N=50db(分配值),本方案采用傑和興的産品,其噪聲系數F<8db,本系統串接級數n=2。
故Umin=50 10 lg2 8 2.4 = 61db。
即為了保證系統的載噪比指标,設置幹線放大器時,應以輸入電平不少于61db為宜。
另外,幹線放大器輸出電平大小将直接影響系統網絡交調指标,其輸出電平不能太高,否則系統将容易出現調制失真,降低圖像質量,影響收視效果。
放大器的最大輸出電平可按下式計算:
Uomax=Uo-10 lgn-7.5lg(c-1)-0.5[CM-47]db
通常系統網絡交調比CM=53db(分配值),本系統放大器最大輸入頻道數C=30(U頻段),串接級數n=2,放大器最大輸出電平Uo=118db.
則: Uomax=118-10lg2-7.5lg30-0.5´6=101db
由此可見,雖然放大器最大輸出電平Uo=118db,但當輸入頻道數量較多時,放大器實際輸出電平應控制在Uo=101db範圍内,這樣才能确保系統不會出現調制幹擾,這是十分重要的。
根據《電纜電視廣播系統技術規範》,用戶終端電平在60~80db為合格,本系統按70±5設計。
分配系統的計算,實際上是根據用戶電平值和放大器輸出電平值去合理選配分支、分配器。分支、分配器的衰減值按國家标準為每衰減4db為一個檔次,因此,在配置分支、分配器時,有多種衰減檔次可供選擇。
四、系統工程設計
系統總體規劃
本系統為全頻道系統,機房設在負一層。由于目前大部分有線電視網絡系統采用的是550MHZ鄰頻傳輸系統,在不久的将來還将進行擴容,因此本設計方案在技術上采用國際上先進的750M鄰頻傳輸技術。本系統分配網絡布線方法采用星形走線法,所有終端連線均彙至弱電井,再由分支、分配器接入主幹線。
采用技術
電視信号經變頻調制圖像和伴音的載波信号,經鄰頻處理向有線系統輸送射頻信号。最大輸出電平可達120dB。系統傳輸采用最先進的750M鄰頻傳輸技術,對電視信号經過鄰頻技術處理,保正在每個收視點均能做到畫面清晰、伴音宏亮,終端電平在70±5db之間。整個系統采用并聯式結構進行電視信号分配,以避免某一終端出現故障而影響系統正常運行。
系統工程設計
系統構成
本系統優選國際最先進的750M鄰頻系統,由垂直系統和子分配系統構成,終端分布各層(信息點數量見統計表)。系統前端留有充分的擴展容量,以便以後接入衛星電視和進行自辦節目的接入。
用戶點統計
有線電視統計表
序号 |
樓層 |
終端數 |
單位 |
備注 |
1 |
一、二層 |
30 |
個 | |
2 |
三、四層 |
30 |
個 | |
3 |
五、六層 |
38 |
個 | |
4 |
七、八層 |
38 |
個 | |
5 |
九、十層 |
38 |
個 | |
6 |
十一、十二層 |
38 |
個 | |
7 |
十三、十四層 |
38 |
個 | |
8 |
十五、十六層 |
38 |
個 | |
9 |
十七、十八層 |
38 |
個 | |
10 |
十九、二十層 |
38 |
個 | |
11 |
二十一、二十二層 |
38 |
個 | |
12 |
二十三、二十四層 |
38 |
個 | |
13 |
二十五、二十六層 |
38 |
個 | |
14 |
二十七、二十八層 |
38 |
個 | |
15 |
二十九、三十層 |
38 |
個 | |
16 |
三十一、三十二層 |
38 |
個 | |
17 |
三十三、三十四層 |
38 |
個 | |
18 |
三十五、三十六 |
12 |
個 | |
合計 |
一至三十六層 |
642 |
個 |
系統技術指标
參數名稱 |
圖像等級 |
終端輸出電平 |
載噪比 |
載波互調比 |
對應參數 |
4級 |
70 5db |
43db |
54db |
系統安裝要求
為了保證系統整體接地,放置前端和放大器等設備機房應和建築保持良好的接地。
傳輸系統的電纜敷設要求;大樓在每一樓層的同一地點都設計有弱電井,因此本系統中的垂直主幹電纜可以很方便地利用弱電井來穿過建築物。電纜井的選擇使得幹線走線非常靈活。各樓層的電纜采用内部走線法,采用星形結構由終端引至弱電井。具體要求按有線電視安裝規範辦理。
所有功分、放大、分配單元均安裝在金屬盒内。
各信息點終端按照圖紙位置安裝于牆體下部,采用埋入式插座直接安裝在于牆上;其旁邊20cm處有一個三線單相電源插座;信息插座的低邊沿線距地水平面30cm,信息插座與電源插座頂邊(或底邊)在同一水平線上,以美觀為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