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oppo閃充和超級閃充有什麼區别

oppo閃充和超級閃充有什麼區别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16 07:48:30

oppo閃充和超級閃充有什麼區别(一文看懂OPPO閃充技術發展史)1

什麼是黑科技,我想就是别人沒做的技術你已經在做了,而且做的還非常好。

手機發展疊代速度是驚人的,從原來功能機時代到現在的智能機時代,實現人手一部手機也不過10年左右的時間。同時,圍繞手機發展的各項技術創新同樣讓人印象深刻,例如處理器、屏幕和快充技術等等。

4月13日,OPPO線上發布了Ace系列的第二代産品——OPPO Ace2。OPPO Ace2搭載了高通骁龍865芯片、90Hz刷新率 180Hz觸控采樣率屏幕、4800W後置四攝,特别是新機配備了目前行業最快的充電組合,包括65W有線 40W無線快充 10W反向無線充電,将手機充電技術帶到了新的高度。

從“充電 5 分鐘,通話2小時”的宣傳語,發展到到現在的“充電 5 分鐘,開黑2小時”。OPPO 是如何把量産快充技術做到行業第一的?OPPO Ace2 配備的 40W 無線快充又有怎樣的行業意義?今天我們就詳細解讀一下。

oppo閃充和超級閃充有什麼區别(一文看懂OPPO閃充技術發展史)2

01OPPO閃充技術發展史

OPPO Find 7首發VOOC閃充技術

早在2014年的OPPO Find 7上,OPPO首次發布了5V/4A的VOOC閃充技術。20W的充電功率令3400mAh的電池,可以在30分鐘内,就充至總電量的75%。當時市面上大部分手機标配的其實都還是5V/2A的10W充電器,其他一些支持快充的機型,也大都采用的是高壓快充方案。

oppo閃充和超級閃充有什麼區别(一文看懂OPPO閃充技術發展史)3

OPPO Find 7

一般情況下,高壓快充方案首先需要将220V額定電壓降低到适配器所需輸出電壓,這一步需要靠手機充電适配器完成,第二次降壓則是從充電器的輸出電壓降低到電池的輸入電壓,這通常需要在手機内部完成,這個過程就是造成充電發熱的重要原因。

高壓充電自身是受物理法則限制的,電壓太高會導緻手機過熱,而VOOC閃充的低壓大電流技術充電就有着先天的優勢,手機充電時不會過熱,甚至可以實現邊充邊玩。低壓快充方案裡OPPO的VOOC閃充可以說是行業裡獨樹一幟的。

oppo閃充和超級閃充有什麼區别(一文看懂OPPO閃充技術發展史)4

VOOC閃充把降壓的過程都放在了充電器端,OPPO定制了專門的電池、數據線、電路、接口,并首次在适配器中加入MCU智能芯片,配合智能全端式五級防護技術,OPPO Find 7搭載的3000mAh電池(輕裝版為2800mAh),充5分鐘即可通話2小時,30分鐘直接充到75%,遠超當時同價位的競争對手。

VOOC 2.0電源适配器體積縮小

為了增加便攜性,提升用戶體驗,VOOC閃充第二代技術即VOOC mini,優化了整體的設計和元器件的裝配工藝,把電源适配器的體積縮小,并且讓适配器和線材實現了分離的設計,OPPO R5就應用了VOOC 2.0。

oppo閃充和超級閃充有什麼區别(一文看懂OPPO閃充技術發展史)5

一直發展到OPPO R7系列,經典的“充電5分鐘 通話2小時”宣傳語一炮而紅,相信這是很多用戶對OPPO品牌的第一印象。至此VOOC閃充劃分出了兩條路線,一是主打極緻快充體驗的SuperVOOC超級閃充,另外就是注重推廣的VOOC 3.0/4.0系列,當然現在也有了新的Air VOOC無線閃充系列,這點我們會在下文介紹。

OPPO Find X帶來50W的SuperVOOC超級閃充

最早在2016年的MWC上,OPPO就展示了SuperVOOC超級閃充技術,它的問世可以說是OPPO的一個大招。兩年之後也就是2018年6月,OPPO Find X蘭博基尼版首發搭載了50W的SuperVOOC超級閃充,這項技術能夠在35分鐘内充滿OPPO Find X,刷新了行業記錄。

oppo閃充和超級閃充有什麼區别(一文看懂OPPO閃充技術發展史)6

SuperVOOC超級閃充不同以往的快充技術,采用了雙電芯的新設計,看似10V/5A高壓快充功率,但分壓之後兩顆電芯還是分别通過5V/5A的低壓快充,避免了提升電流所帶來的不穩定因素,搭配50W的超大功率,充電速度翻倍的同時安全性也得到了保障。

VOOC 3.0 VFC算法充電

2019年,OPPO Reno發布帶來了VOOC 3.0閃充,VOOC 3.0閃充技術采用VFC快充算法,其提升恒壓充電效率,讓整體充電時間相較前代又縮短了23.8%。同時VOOC 3.0也支持亮屏閃充,即便是充電玩遊戲,依然可以感受到安全高效的閃充體驗。

oppo閃充和超級閃充有什麼區别(一文看懂OPPO閃充技術發展史)7

2019年9月,OPPO VOOC閃充也更新至VOOC 4.0版本,支持最高30W(5V/6A)的充電功率,30分鐘能夠将4000mAh容量電池充至67%,OPPO K5就搭載了VOOC 4.0,其數字系列疊代對于快充的普及具有很大意義,畢竟不是人人都要買旗艦手機。

SuperVOOC 2.065W閃充 做到了量産手機快充行業第一

2019年10月,OPPO Reno Ace發布帶來了OPPO SuperVOOC 2.0——65W超級閃充技術,它再次刷新了手機商用快充的行業記錄。根據測試數據顯示,搭載65W超級閃充的4000毫安時測試機,在30分鐘内就可以将電量充滿,讓手機充電變得更加的快速,充電時間進一步縮短。

安全性方面,OPPO從電源适配器、線材和手機端上做了5重安全防護,并獲得德國萊茵TUV權威機構認證。并且,65W超級閃充技術應用了最新的“氮化镓”技術,充電效率提升的同時還降低了發熱量,最重要的是充電器的體積很小,便攜性更強了。

oppo閃充和超級閃充有什麼區别(一文看懂OPPO閃充技術發展史)8

另一方面,OPPO早在此前就已經宣布全面開放VOOC閃充技術專利授權,相信越來越多的 廠商加入進來,消費者在手機的充電習慣上也将會發生天翻地覆的改變。

02OPPO Ace2配備量産速度最快的40W無線充電

4月13日,OPPO Ace2線上發布,新機配備了65W有線 40W無線快充 10W反向無線充電組合,特别是除了最快的65W有線快充之外,其量産速度最快的40W無線閃充技術,比市面上大部分有線快充速度還要快,将行業裡的無線快充提到了新的高度。

快充技術發展到現在,僅僅是充電更快已經不能滿足市場需求,消費者更在意的是安全問題,畢竟因手機充電而發生的意外事故可以說觸目驚心,我們在新聞上也經常看到類似事故報道,安全永遠排第一位置。

oppo閃充和超級閃充有什麼區别(一文看懂OPPO閃充技術發展史)9

OPPO Ace2搭載的40W AirVOOC無線閃充,采用了直流隔離方案,能有效阻斷潛在的直流通路,自研高壓隔離型電荷泵可以有效保護“電芯”控件。OPPO Ace2 還通過了德國萊茵TüV安全無線快充系統認證,在充電安全性上更有保障。

另外,傳統單電芯無線充電方案,一般需要充電底座-接收線圈-電芯的兩次降壓過程,功率轉換效率不高,發熱量還更大。而OPPO Ace2的串聯雙電芯架構隻需充電底座-接收線圈1次降壓,充電效率更高,發熱也更低。

與VOOC直充體系的效率一樣,OPPO Ace2擁有從線圈到線材全方位的定制化無線充電系統,從發射到接收的效率最高可以到達88%,這不得不說是一次行業突破。

oppo閃充和超級閃充有什麼區别(一文看懂OPPO閃充技術發展史)10

定制化線材讓OPPO Ace2接收線圈的阻抗相比最初降低了14%,同時無線模組的厚度隻有0.38 mm,這讓整機的重量和厚度更好的得到控制,約185g的輕薄機身設計就有它的功勞,要知道這可是一部支持40W無線快充的5G手機。

定制化也體現在無線充電闆上,OPPO曆時兩年自研實時通訊調節系統,無線充電闆通過定制MCU調節自己的發射電壓和功率,20V高電壓經過隔離型電荷泵比例變換後,可直接充入電池,實現有線快充一樣的直充體驗。

oppo閃充和超級閃充有什麼區别(一文看懂OPPO閃充技術發展史)11

另外,無線充電闆搭載OPPO自研蝶翼風冷散熱,讓充電時的背面溫度低于40 °C;智能靜音模式降低噪音,讓夜間充電更安靜;AirVOOC充電器兼容主流的Qi充電标準,可以給其他支持無線充電的手機、耳機等設備充電,最高功率10W,兼容性讓用戶更方便,畢竟誰也不想充電闆隻能給一部手機充電,其他還有像異物檢測功能等等。

最後OPPO Ace2支持的10W反向無線充電,關鍵時刻分享電量給其他設備,既是手機也是無線充電寶。可以說OPPO Ace2基本覆蓋了我們日常全場景充電需求。

寫在最後

OPPO從第一代VOOC閃充,一直發展到現在的VOOC4.0、SuperVOOC2.0和40W AirVOOC無線閃充,重金投入 技術積累,VOOC閃充系列在行業裡實現了更快的充電效率、更安全的充電算法和更低的充電發熱,憑借着技術優勢,OPPO在快充領域一路領先,與競争對手拉開差距。

同時,我們知道未來必定是無線的世界,OPPO Ace2率先商用40W無線閃充技術,快充組合方案做到了全球第一,其領頭羊的地位對于手機無線快充的普及具有更實際的意義,我們也期待未來能有越來越多的廠商能夠跟進,為用戶帶來更“自由”的充電體驗。

oppo閃充和超級閃充有什麼區别(一文看懂OPPO閃充技術發展史)12

(741733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