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母親今年59歲,現在你看到她很難想象出她曾經也是她們學校的校花。
用我母親的話說,雖然當年社會還比較保守,可她也曾收到很多愛慕者的書信,甚至有人也不表白就默默地陪她上學,放學。
再看看現在的她,買菜的時候會跟賣菜的大爺大媽為了區區2毛錢吵來争去。
每到這個時候,賣菜的大爺就說,“大妹子,我這就掙個毛毛錢。”
我媽頭一歪,撲哧一笑說,“呦,您是大老闆呢,還在乎這三瓜倆棗的,對了對了,就這了,湊個整數,10塊,行了,我走了。”說罷,我媽拎着菜就走了,留下老闆長籲一聲,在原地哭笑不得地搖頭。
曾經母親洗發還用護發素,她會認真地用洗發水洗發,那時候都是一盆一盆地換水清潔頭發,她就這樣,不停地換水直到盆裡的水沒有泡沫,然後再給她的秀發塗抹上護發素。這時候,她還會做會兒别的事情讓護發素對頭發起效果,才清潔頭發,慢慢地擦幹。
現在呢,母親不要說用護發素了,為了省事,洗發水和沐浴露随便用一個就完事了,用她的話說,“都是液體,都香,沒啥區别,都是商家騙人的。水那麼貴,洗洗就得了,塗的多了,浪費時間浪費水。”
再問,“那你以前年輕的時候怎麼還用護發素,現在卻不用了。”
她就會說,“以前年輕,現在老了,給誰看呐,搞那麼香幹啥,再說,頭發該掉還得掉,護發起不了多大作用。健康最重要,再說,原來水也不要錢,現在還要錢呐,你說的,我老了,計較那麼多幹啥啊。”
小時候,母親會牽着我的手,帶着她壞掉的鞋子去修鞋鋪。修鞋子的師傅會打磨鞋跟,重新為鞋跟找個适合的墊子,将鞋跟和鞋子重新粘起來,母親會當場試穿,然後付錢,開心地穿着修好的高跟鞋昂着頭牽着我,一路嘎達嘎達地悠悠走回家。
現在母親非要穿我的舊鞋子,說是穿舊鞋子舒服,要是沒有提前告知她,為她買了鞋子,她會念叨批判好久,每次說到浪費就會把這件事拿出來說,“你們年輕人不會節省,浪費大,我有鞋,還給我買,我能穿的完嗎?我想買會自己買,誰要你們買那個我還不喜歡,搞得我不穿還覺得浪費,心裡壓力很大。你們就是不懂事。”
其實,她一直再穿我的舊鞋子,有的鞋子不甚合腳,她也堅持穿,就是不肯扔掉。如果提前告知她說要給她買鞋子,她會說,你把錢給我,我自己買,然後這事兒就沒有下文了。
每每這時,我就默念,“親媽,親媽,親媽,是我親親的媽媽。”然後長出一口氣。
我一直不解母親現在的想法和生活方式與年輕時候怎麼能偏差這麼大。後來觀察姥姥,答案一下子就出來了。
女兒會越來越像母親嗎?
我母親和我姥姥的思維方式、生活方式簡直是一模一樣。
有時候我打趣母親,“媽,你跟你媽媽越來越像了。”
我媽反駁,“胡說,我跟你姥姥還是不同的,我倆不同年代的人,我比你姥姥不知道進步了多少倍。”
其實,我想說,母親這樣說就已經體現出來和姥姥神似了。
姥姥一輩子不服輸,常說,“你看我這樣咋樣,不錯吧!”聽到别人的稱贊,即使這個稱贊很誇張,她也會哈哈哈一笑,說“沒有你說得那麼好了,還行還行。”
姥姥參加村子的娛樂社團說快闆,為了超越身邊的人拿下《張良賣布》的角色,晝夜練習。她不識字,為了背很長的台詞,就讓我母親給她用複讀機錄下來,反複收聽,硬是三天背完幾頁台詞,拿下角色,上台表演,就是為了得到大家的認可,大家的掌聲。有時候,姥姥看到别人說快闆比她說得好,就一定要私下練習,直到超過那個比她強的人。
好勝心強這一點,我母親和我姥姥簡直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兩個人随着年歲增長,好勝心有過之無不及。
前一段時間陪姥姥去菜場買菜,她付錢的時候一聽說有零頭,立馬說,“啊,我沒有零錢呐,就這幾塊錢。”賣菜的一看她86歲顫顫巍巍地從口袋裡掏那幾塊錢,苦笑一下說,“行。您慢走,下回再來啊。”
這一幕似曾見過,我母親,她買菜也是這樣的,真的神似啊!
姥姥50多歲的時候也曾經染發,我記得她還跟别人讨論過哪種染發劑更好,然後約好一起去買,也會去買她喜歡的衣服,即使過幾天不喜歡就不穿了。也會為了買一個東西專門坐車去,逛街逛得腰酸背疼,一旦買到想要的東西,就立馬健步如飛。
現在,如果給姥姥買東西,她會說,“浪費錢,給我買着這幹啥啊,我老了,拾掇啥呢啊,唉!”
姥姥最喜歡别人送她舊衣服,如果合身她就更開心了,似乎穿舊衣服能身輕如燕。她現在是一頭銀發,似乎60歲以後她就不再染發了,也很少見她買衣服。
50歲到60歲難道是一個坎兒,一到這個年齡段人的想法就變了?
一對比,我驚人地發現我母親和我姥姥除過生活年代上的細微不同,思考問題和生活的方式越來越像,怪不得,我奶奶以前說,“你媽和你姥姥感情真好,一天說不完的話,也不知道說啥呢!”是啊,想法相同的人當然能說到一起去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