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汽車

 > 記者直擊合肥南二環早高峰路況

記者直擊合肥南二環早高峰路況

汽車 更新时间:2025-02-04 19:36:46

大皖新聞訊 10月1日00:00,暢通二環收官之作“合肥西二環快速化改造工程”即将完成通車,實現合肥市二環全線42.05公裡暢通。9月26日下午,記者從西二環主線高架一路前行實地體驗,繞二環一圈需要大概50多分鐘。

記者直擊合肥南二環早高峰路況(沿合肥二環開車繞行一圈僅需50多分鐘)1

實地體驗:繞二環一圈需要大概50多分鐘

9月26日下午3時許,記者來到西二環主線高架,高架上還有部分施工人員正在做最後的收尾工作。據悉,西二環于2022年1月8日開工,2022年10月1日放行,曆時僅9個月。今年10月1日,随着西二環高架的放行通車,合肥暢通二環工程實現全面通車,二環快速路改造完美收官,環狀路網更加完善。

記者從合肥西二環和樊窪路交口開車從西二環主線高架一路前行,途經北二環四裡河路、阜陽路、銅陵路,再經郎溪路至南二環再回到西二環主線高架入口處。沿着二環繞行一圈,全程43公裡左右,用時大約50多分鐘。

記者直擊合肥南二環早高峰路況(沿合肥二環開車繞行一圈僅需50多分鐘)2

在此次實地體驗過程中,記者注意到,在西二環沿路看到有很多郁郁蔥蔥的樹木,景色非常秀麗。合肥市重點局西二環改造項目負責人相關負責人介紹,西二環沿線有很多已經栽種了30年以上的樹木,該項目從建設初期就定下原則,要想方設法把這些樹木原址保護好。在實際建設過程中,結合施工實際需求,合肥市重點局牽頭優化設計,對現狀喬木精準定位,多次調整規劃設計,注重對每棵喬木的因地制宜保護。

據悉,2013年,合肥市委市政府首次提出建設暢通二環工程,作為合肥路網建設的重要一環。合肥二環路規劃為城市快速路,全長約42.05公裡,其中西二環長約7.93公裡,北二環長約14.52公裡,南二環長約12.60公裡,郎溪路長約7.00公裡。據介紹,2013年根據合肥市域“1331”綜合交通規劃方案,合肥市城市快速路已經建立了道路網絡分級體系,形成“一環六射一縱”快速路網基本架構。暢通一環快速化改造基本建成,二環路局部節點實施快速化改造,承擔準快速路功能。合肥快速路的建設促進了主城大網絡交通格局的加速成型,帶動了快速路的成網,基本适應大城市空間拓展的需求。

記者直擊合肥南二環早高峰路況(沿合肥二環開車繞行一圈僅需50多分鐘)3

主線橋放行後将進一步完善合肥市快速路網

合肥市重點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暢通二環工程經過10次節點改造建設實現全面貫通。作為環狀路網重要的組成部分,郎溪路于2014年11月開工建設,郎溪路(包河大道—裕溪路)全長6.72公裡,主線設計時速80公裡/小時,高架橋全長6.03公裡,包含一座特大橋(南淝河大橋)和三座互通立交(北京路立交、南淝河路立交、裕溪路立交)。2020年8月全線通車。随着城市延展的需要,郎溪路(明皇路-裕溪路)于2021年3月開工建設,全長4.74公裡,2022年5月順利貫通,形成北接包公大道、文忠路,南接南二環的環狀路網。同時與裕溪路高架牽手互通,串聯南淝河路、新安江路、長江東路、臨泉路等多條城市主幹路。

記者直擊合肥南二環早高峰路況(沿合肥二環開車繞行一圈僅需50多分鐘)4

2016年,建設包河大道互通立交,采用主線上跨、地面燈控平交、南二環主線雙6下穿的三層交通體系。2018年12月順利完工,成為暢通南北的樞紐。2019年3月,暢通二環北環西段西二環至合武鐵路開工建設,翻開了合肥北部環線路網建設新篇章。北二環分為西段、中段、東段高架和淮南路節點四個階段建設,分段放行,保障了沿線市民的正常出行。西段高架于2020年6月建成通車,2020年4月,中段及東段高架施工,2021年7月東段高架建成通車,實現北二環高架全線通車,駕車從西二環至二十埠河,10公裡高架快速路僅需10分鐘。同時,全線設置7組上下匝道,分别在阜陽路、淮南路與銅陵北路交口設置互通立交,大大便捷了各主幹路交通轉換。

記者直擊合肥南二環早高峰路況(沿合肥二環開車繞行一圈僅需50多分鐘)5

2020年12月,暢通二環西南環工程開工建設,西起潛山路,東至包河大道,全長12.6公裡,主要由金寨路、合作化路、宿松路、甯國路三個節點組成,“合肥戰隊”經過289天的持續推進,曆時僅289天,2021年9月高架橋順利通車。這一西南部最大“堵點”成為最大交通“亮點”。

作為暢通二環的收官之作,西二環快速化改造工程迎來主線橋放行後,将進一步完善合肥市快速路網,實現城市南北向快速聯動,推進城市經濟發展,提高城市綜合競争力。西二環與新西站配套市政道路工程共同構建新西站快速集疏運系統,建成後能有效服務新西站的集散交通、實現周邊區域交通快進快出。

大皖新聞記者 徐琪琪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汽車资讯推荐

热门汽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