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期的節目中,我們為大家測試了雙路1070平台的功耗以及電源規格應該如何選擇,相信很多朋友都已經有信心要自己攢一台電腦了,但是真正的攢機可并不隻是在模拟攢機頁面點點鼠标就可以的,要真是這麼簡單的話豈不是每個人都會攢機了。
筆者認為在要想學會攢機,首先要了解主闆,主闆可以說是承載機箱内所有硬件的核心,了解了他之後才能更好的理解所有硬件之間的關系。其中原理部分今天筆者不跟你們講,講了你們也聽不懂(其實是筆者也不懂),咱們先看接口。既然是主機中的核心載體,肯定是要與其他硬件連接的,了解每個接口的用途之後,想要裝機就不再是什麼難事了。
網絡接口
本篇教程分為三個部分,首先是背部接口的部分,這裡的接口平時與日常使用息息相關,幾乎每個用戶都會用到,算是比較基礎的接口了,不管是對裝機是否有興趣的都應該了解,不會修總要先會用。
然後就是進階篇的内部接口部分,主闆内部的接口功能十分豐富,一般來說大個頭的接口更加容易識别也容易記住,就将大号接口當作中級難度吧,各種奇奇怪怪的小接口則歸類到較高難度中,相信經過講解之後,各位都将進化為DIY高級玩家。
華碩ROG RAMPAGE V EDITION 10主闆
華碩在最近推出了一款規格非常豪華的ROG十周年紀念主闆,接口非常豐富,幾乎将目前市面上常見的接口都涵蓋到了,筆者也是正好做完這款主闆的評測,感覺有必要給大家普及一下主闆接口的知識,所以今天我們就以它為例為大家介紹一下目前市面上主流的主闆産品的接口,常用的與不常用的都有,歡迎各位在評論中繼續補充,如果需求夠多,出個續集也說不定。
第一階段,背部接口,非常簡單,相信很多朋友都已經有所了解,下面簡單介紹一下。
PS/2鍵鼠接口
這是一種比較古老的輸入設備接口了,特點就是彩色的,單一支持鍵盤或者鼠标的話會呈現單色,像下圖這種雙色并且伴有鍵鼠logo的就是兩用的了。一定要注意的是這個接口不支持熱插拔,開機狀态下插拔很容易損壞硬件。優點是對鍵鼠支持比較好(玄學),更方便鍵盤全鍵無沖。
PS/2鍵鼠接口
USB接口
USB接口中文名為“通用串行總線”,最常見的設備就是USB鍵鼠以及U盤等,大家也都見得多了。這個接口目前有多種規格,需要大家了解,當前的100系列主闆上有好多都配備了三個版本的USB接口,通常情況下可以通過顔色來區分,黑色一般為2.0,藍色為3.0,紅色為3.1。後續版本相對前代主要表現在傳輸速度上的提升。
USB 2.0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2.0接口帶有一些其他的功能,比如上圖左邊這個接口就是專門為刷寫BIOS準備的,将U盤插入其中就可以在BIOS中進行刷寫。右邊的Keybot接口是專門為華碩“鍵盤精靈”準備的接口,具體使用方式請參考:KeyBot鍵盤精靈:創新的人性化新體驗
USB 3.0
USB 3.1
經常見到的長方形的USB接口(上圖右)被稱作USB Type-A型接口,是目前最常見的接口了;然後是Type-B型,主要見于顯示器的HUB上面,有些打印機掃描儀等輸出輸入設備也采用這樣的接口;最近比較火熱的Type-C接口,最大的特色是正反都可以插,傳輸速度也非常不錯,支持到了3.1的傳輸協議,許多智能手機也采用了這款接口。題外話:非常普及的安卓手機的接口也是USB接口的一種,名叫Micro USB。
USB大集合(圖片來自網絡)
網絡接口
目前比較常見的就是RJ45網絡接口,八個觸點适配T568A或者T568B型的雙絞線,我們使用的網線都是T568B型的直通線。這個接口上方的兩個燈可以體現線路中是否有信号通過,可以通過這兩個指示燈來了解物理通斷。一般的網絡接口都沒有什麼特殊的顔色,不過有的主闆為了體現用到的是Intel千兆網卡或者killer殺手網卡會将接口設置為其主題色:藍色和紅色。
網絡接口
外置天線接口
華碩這款ROG十周年紀念主闆配備的是大功率的Wi-Fi模塊,天線都有三根,下圖這樣的接口就是專門為了連接外置Wi-Fi天線準備的,有些主闆可能隻有幾個圓孔并沒有金色接口,這樣的主闆表示可以安裝無線網卡模塊并且專門預留了Wi-Fi天線的接口,自行安裝即可。一般的主闆大都是兩根天線,與下圖不太相同。
Wi-Fi外置天線
音頻接口
這些小圓孔是用來連接音頻設備的,想必大家也都非常熟悉,如圖這是一組比較常見的五孔一光纖的音頻接口,左上角的方形接口就是光纖輸出端口,可以将音頻信号以光信号的形式傳輸到聲卡等設備。REAR為5.1或者7.1聲道的後置環繞左右聲道接口,C/SUB為5.1或者7.1多聲道音箱的中置聲道和低音聲道,六孔的音頻接口還會有SIDE接口,是用來連接7.1的側置環繞左右聲道的接口。
五孔一光纖音頻接口
下排的三個接口最為常見,從左到右依次是麥克風輸入,主聲道輸出,音頻輸入,簡單來說就是麥克風插粉色,淺綠色對應一般的音響或者耳機,淺藍一般為音頻設備的輸入口,如果發現有的主闆音頻接口顔色都一樣,那也沒辦法了隻能看看主闆或者試驗一下了,不過大多數時候的相對位置是不會變化的。
六孔音頻接口(左上角灰色為SIDE)
視頻接口
目前比較主流的視頻接口主要分為兩大類,比較傳統的模拟信号接口VGA,以及比較新的數字信号接口DVI、HDMI、DP等,其中大多都有不同的變種,比如常見的DVI接口就分為DVI-D及DVI-I,其中DVI-D型隻能輸出數字信号,而DVI-I既可以輸出數字信号還能輸出模拟信号。通常來說,同樣的信号模式下接口可以直接互相轉換,而如果是數字轉模拟或模拟轉數字就需要有處理芯片的支持了,所以有時候如果購買質量太差的轉接器就容易出現沒有信号輸出或者輸出不穩定的問題。
顯卡上的視頻接口(與主闆一樣)
傳統的VGA接口隻能傳輸畫面,DVI接口也是這樣,不過比較新的HDMI及DP接口都可以同時傳輸視頻信号和音頻信号,另外,這些接口都有版本的區别,同樣外觀下會存在多種協議版本,低端隻能提供較小的帶寬,想要高刷新率高分辨率還需線材和接口支持。
VGA接口
按鈕
主闆的背部接口部分有時也會有一些功能按鈕的存在,比如下圖左邊就是刷寫BIOS的按鈕,按下之後重啟就會自動進入BIOS刷寫界面,右邊的則是大家熟悉的清除CMOS按鈕,也就是通常說的清除BIOS,和摳主闆電池是同樣的原理,這個按鈕更方便一些,有時候由于更換硬件或者設置錯誤造成的無法開機都可以通過這項操作來修複。
圖片說明
背部接口的部分就介紹到這裡,雖然不是非常全面但是應該也能給小白玩家一個比較完整的概念了,下面就是進階篇,内部的接口。
CPU插槽
第二部分中,我們先來看看個頭比較大的接口,首先肯定是用來搭載主機的核心硬件CPU的插槽,這個插槽上擁有超多的觸點,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兩家公司Intel和AMD的處理器插槽是完全不一樣的,千萬不要混用,即使是同一家公司還會分好多種不同型号的插槽,在安裝CPU之前一定要确定好是否兼容,否則“一屍兩命”。
Intel CPU插槽 LGA 2011-v3
AMD CPU插槽 AM3
CPU供電
說完CPU插槽直接再來介紹一下CPU的供電插槽吧,不特别說明的話本文中的所有供電接口都是連接到電源上的,這個也不例外,一般來說目前的CPU供電都是由8pin接口提供的,有些較低端的主闆上可能會采用比較老的4pin接口,這兩種接口是兼容的,至于是左半部分還是右半部分,接口上是有個防呆設計的,能正常插入的一般都沒問題,不過也有例外,如果出現無法通過自檢的情況的話可以考慮換邊試試(不推薦,易損壞CPU,請在專業人士指導下操作)。多數情況下隻插8pin供電就足夠使用了,如果想要極限産品,就需要額外接入4pin輔助供電(下圖右)了。
CPU供電接口
主闆供電
講到CPU供電順便再來說一下主闆供電,這些供電接口都是在裝機的時候必須要用到的,主闆目前大都是通用的20 4pin供電,位于主闆的長邊的中部,個頭很大,非常容易找到。
主闆供電
内存插槽
内存是非常重要的存儲硬件,具有讀寫速度快,容量較大,斷電不保留數據的特點,這句話似乎是課堂上教的呢,學計算機的同學可能都知道。目前主流的内存産品主要分為桌面級的和移動端的,桌面級的比移動端的要長,恩,很好區分,DDR3和DDR4的區分就稍微費勁一些了,不過一般主闆上都會标示出來,在防呆口的附近還會标注工作電壓,一般為1.35V低壓(DDR3L)和1.5V标壓(DDR3)以及1.2V(DDR4)。
内存插槽
PCI-E插槽
PCI-E插槽是針對擴展硬件最重要的插槽沒有之一,由于經常用來擴展圖形處理器也就是顯卡,而被俗稱為顯卡插槽,目前的主闆上大都配備的3.0版本,老版本的我們暫且不提。目前的PCI插槽都是直接與CPU進行通信,不需要經過其他芯片,所以速度和帶寬都是非常高的,這也就是為什麼這個插槽經常被用來擴展顯卡,大量的數據交換就需要更大的帶寬。目前比較火熱的PCI SSD最高能利用X4的帶寬來與CPU進行交互。
PCI-E 3.0插槽
相信大家聽得最多的就是“主闆配備了X16滿速插槽”,那麼X16到底是什麼概念呢,其實X16代表的是16條PCI總線,PCI總線直接可以協同工作,X16就代表了16條總線同時傳輸數據,簡單理解就是數越大越好。
X16
大多數主闆都配備了至少一條X16帶寬的全尺寸PCI-E接口,主要作用就是用來擴展顯卡,還有的主闆會在全尺寸的插槽中隻安排一般的針腳,這樣就隻能提供X8的帶寬,這樣的操作是不會影響顯卡的運行的,但是效率略微降低。
X8
從之前的測試中看,X4帶寬就基本可以讓顯卡發揮出全部性能了,雖然X16帶寬下性能會有提升,但并不是非常明顯,也就是說,有插槽盡量插入高帶寬的插槽中,如果實在沒有,稍微降低一些也無傷大雅。
X4
還有一些設備也可以插入到PCI-E插槽中,比如之前提到的PCI SSD,另外還有網卡,USB轉接卡,聲卡等設備也可以在此接口上使用,不過他們需要的帶寬就不像顯卡那麼大了。
X1
從正面看可能不太容易看清楚,下面我們把主闆翻過來試試,這樣會清楚很多。
引腳
從背面看是不是很清楚。了解完以上這些個頭比較大的接口之後,基本上也就算是了解了如何裝bi了,額,裝機了,後面我們會繼續介紹一些個頭比較小的接口。
大接口已經基本介紹完畢了,下面就是一些小的接口和特殊功能的介紹。
SATA接口
硬盤接口是最常見的一種接口了,雖然個頭比較小但還是很常見的,目前比較主流的還是SATA 3的接口,就是下圖這樣的,最大的特點就是那個小彎,目前大多數的機械硬盤和一些SSD産品都使用的這個接口,與USB設備一起通過南橋芯片與CPU通信,帶寬6Gb/s(注意是小b,代表位,折算成通常使用的單位為750MB/s左右,這裡B代表字節)。
SATA 3
M.2接口
M.2接口(又叫NGFF接口)是最近比較火熱的一種存儲設備接口,由于其帶寬大(M.2 socket 3可達到PCI-E X4帶寬32Gb/s,折算成傳輸速度大約4GB/s),可以更快速度的傳輸數據,并且占用空間小,厚度非常薄,雙面布置閃存顆粒也僅需3.85mm左右的厚度,非常适合用在移動PC上。從尺寸上分,有2242、2260、2280、22110多種,其中22代表22mm寬,而後面兩位則代表長度。
M.2高速硬盤接口
U.2接口
U.2接口是另一種形式的高速硬盤接口,可以看做是4通道的SATA-E,傳輸帶寬也是最大四條PCI-E,理論值32Gb/s。如果說M.2 SSD是目前比較火爆的高端SSD産品的話,這個U.2接口的處境就有點尴尬了,雖說一直在推廣,畢竟是和桌面級的SATA接口算是一個家族,但是并不能引起太多消費者的認可,至于以後能不能成長為主流産品還是讓時間說話吧。
U.2高速硬盤接口
USB 3.0前面闆跳線
剩下的小接口主要就是跳線到機箱前面闆的接口了,首先來說一下USB 3.0的跳線,這個接口是前面闆接口中比較大的一個,外形也比較特殊,通常情況下為黑色線材藍色接口。共有19枚針腳,右上角部位有一個缺針,下方中部有防呆缺口,與接口對應。每個3.0跳線接口可以轉接出兩個USB 3.0接口,所以會在後面标注-12,另一個跳線接口會标注-34依次類推(後面會有另一個3.0跳線接口)。
USB 3.0前面闆跳線接口
前面闆音頻接口
許多機箱的前面闆都會有耳機和麥克的接口,使用起來更加方便,它在主闆上的跳線接口為下圖這樣。9根引腳,上排右二缺失,既為防呆設計,又可以與USB 2.0接口區分開來。一般被标記為AAFP接口,位于主闆左下方的音頻模塊附近。
前面闆音頻接口
PCI-E插槽額外供電
為了方便多顯卡并聯玩家使用,同時為了彌補主闆供電不夠的情況,專門在主闆下部準備了一個大D口供電,為PCI-E插槽提供額外電力支持,保證三卡甚至四卡并行的時候穩定。一般這種接口常見于高端主闆,低端主闆沒有足夠的插槽也不會支持三卡甚至四卡并聯。
PCI-E插槽額外供電
可信平台模塊接口
可信平台模塊(Trusted Platform Module)接口是專門針對底層加密設置的接口,需要搭載專門的設備來使用,一般的消費者可能用不到這個接口,了解就好。
TPM接口
雙BIOS芯片
這裡也勉強算一個接口吧,一般情況下主闆的BIOS芯片都是可以取下的,下圖這樣的主闆就配備了兩個BIOS芯片,我們可以分别設置為超頻模式和節能模式,開機之前就可以選擇使用哪個BIOS進入系統。在通電情況下,這兩個BIOS芯片上方的指示燈會點亮,告知你當前是哪個BIOS在工作。
BIOS芯片
燈帶供電控制
以前想要加裝燈帶還需單獨購買控制器,現在有些主闆上就自帶這樣的接口,可以通過主闆附帶的軟件來對它進行調節,前段時間筆者剛測試了這款R5 10周年主闆,其燈光效果非常給力,這個接口還是非常有用的。發光原理不用多說正12V統一,調節RGB三原色的負極電壓來調整亮度和色相。
RGB燈帶供電控制
機箱風扇供電
以前的老主闆會在上面标注front、rear等不同部位的風扇供電接口,當前市面上的産品大都将這些名稱統一了,統稱為CHA_FAN,即機箱風扇,4pin分别為正負極供電、速度檢測針腳及調速針腳。
機箱風扇供電& USB 3.0_34
出了CHA_FAN接口以外,CPU插槽附近還會有CPU_FAN、CPU_OPT或者PUMP等标示的供電接口出現,其中CPU_FAN是專門為CPU散熱器準備的供電接口,有些主闆在開機時如果檢測不到這個接口被插好就不允許啟動電腦。OPT和PUMP的共同點就是不會調速,直接輸出最大值,這是為水冷散熱系統的水泵準備的供電接口。旁邊的LED闆是Debug指示燈,幫助檢測系統故障的設備。
CPU風扇供電
USB 2.0跳線接口
USB 2.0接口也是9pin,右下方的針腳缺失,這這個接口是專門給前面闆轉接USB接口的,與3.0跳線接口一樣可以轉接為兩個USB 2.0接口,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看清楚主闆上面的标識,有個名叫1394的跳線接口和USB 2.0跳線接口長得很像,插錯了的話會燒毀你的USB設備。旁邊的ROG_EXT是專門給華碩玩家國度外置超頻設備準備的接口,别的主闆上見不到。
USB 2.0跳線接口
前面闆控制跳線
前面闆的控制跳線是很多裝機小白心中永遠的痛,筆者在這給你們做一個清晰的圖示,大多數的主闆都是按照這個分布排列的,偶爾有特殊的也會在旁邊标注出來,有一點點基礎知識的就應該能看懂了。旁邊的紅色小按鈕是切換BIOS用的,關機通電狀态下按動就可以實現BIOS的切換。
前面闆控制跳線
雷電拓展接口
注意這個接口雖然帶有雷電兩個字,但并不是完全體的雷電接口,還是需要搭配Thunderbolt I/O卡來使用,這個接口隻是一個輔助接口。旁邊的SLI/CFX一目了然,是用來切換顯卡并聯模式的,NVIDIA的顯卡使用SLI技術,AMD的顯卡使用CFX技術。EXT_FAN則是擴展風扇供電接口,如果有顯卡散熱風扇或者機箱風扇也可以連接到這裡。
雷電擴展接口
小結
至此我們基本上将主闆上的接口都為大家介紹完了,隻要你能将這些接口都作用都記清楚,那麼成為裝機大師指日可待了,筆者在準備時比較倉促,可能有部分接口沒有想到,如果您有什麼問題的話歡迎在文章下面進行評論,筆者會盡快給您回複。最後感謝某資深編輯的友情出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