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益增快的生活節奏下,年輕人常感到無所适從,緊張、焦慮情緒時常困擾着他們,身體也頻亮警示燈,失眠、脫發、肥胖等問題紛紛找上門,癌症發病也日趨年輕化。
6年前,67歲的老趙确診食管癌,不到4個月便因醫治無效去世。而6年後的今天,老趙的兒子小趙因為胸悶、腹痛、吞咽困難等症狀到醫院檢查,也被确診為食管癌。據悉,老趙的大伯也是因為食管癌去世。
為何一家幾代人,都被食管癌“纏上”?難道是因為食管癌會遺傳嗎?其實食管癌并不會遺傳,但由于家族内相似的飲食習慣、接觸高危的緻癌誘因,因此食管癌常出現家庭聚集現象。
而對于近幾年食管癌逐漸年輕化的趨勢,福建協和醫院副院長、胸外科主任陳椿教授提醒,這與年輕人喜燙嗜辣、煙酒過度等不良習慣有關,應當引起重視。
食管癌早期可能會“無聲埋伏”食管癌起源于食管黏膜上皮,在全球範圍内惡性腫瘤中發病率居第八位,死亡率居第六位。值得注意的是,我國是食管癌最高發的國家之一,每年新發病例超過22萬,死亡約20萬例。而食管癌早期症狀并不明顯,90%以上的患者确診食管癌時已發展至中晚期,5年生存率總體小于20%。
相比于讓人束手無策的癌症晚期,早期的食管癌患者在進行内鏡切除後,5年生存率可以達到92.7%,因此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對于提高生存率而言至關重要。
那麼食管癌有哪些預警信号呢?專家提醒,它的臨床症狀包括:吞咽困難、進食時食管出現滞留感或者哽噎感、胸骨疼痛、上腹隐痛、體重減輕、消化道出血等。當身體發出這些信号時應及時重視,前往醫院檢查。
高危人群建議主動篩查
由于食管癌早期症狀并不明顯,容易被忽略,因此高危人群主動到醫院篩查是有必要的。據中華醫學會消化内鏡學分會、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内鏡專業委員會聯合發布的《中國早期食管癌篩查及内鏡診治專家共識意見》建議,符合以下第一項和後五項中任意一項者列為食管癌高危人群,應主動篩查:
早期食管癌篩查的“金标準”為内鏡檢查和活檢病理。複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放射治療中心胸部專科主任趙快樂建議高危人群每隔1-2年應進行一次内鏡檢查。
預防食管癌,要“管住嘴”“禍從口入”,食用腌制、高溫、辛辣、油炸食品,吸煙喝酒、口腔衛生不良等都是食管癌的高危因素。除了主動篩查,預防食道癌最重要的還是“管住嘴”。
因此,日常生活中應當:
高發病率高死亡率的食管癌應當引起所有人的重視,培養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警惕身體的異常狀況,高危人群主動接受篩查,早發現早治療,守護自己和親友的生命健康!#清風計劃##謠零零計劃##向癌症說不#
參考資料:
[1].趙快樂.我國食管癌發病率50年共下降50%,早防早治應該這樣做[N].上海科技報,2021-03-12(008).
[2].《爸爸患癌去世,兒子如今确診,侄子也中招……廣東高發,2/3患者就診時已是中晚期》.深圳特區報.2020-9-21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