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電影帶給你的想象和精緻
2010.12.26 北京
碧海藍天
這個周未,一鼓作氣看了呂克·貝松(Luc Besson)的兩部片子,一為《最後決戰》(Le Dernier Combat);一為《碧海藍天》(The Big Blue)。兩部片子裡,都有地球人全知道的不太冷殺手讓·雷諾(Jean Reno)——那個留着标志性大胡子的家夥。
兩部影片屬于兩種不同風格的電影,雖同屬一個導演,但感受卻大不一樣。在看的過程中再一次感悟,電影帶給人的震撼不同于其他藝術,尤其是不同于電視劇。
這兩部片子給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不是故事的曲折和畫面的沖擊,而是影片的那份想像與精緻。如果還有其它元素,那就是音樂。
第一部 《最後決戰》,一部關于未來的影片,通篇沒有一句對白,而且都是灰色調,但感覺上還是很容易看懂。核戰後滿目瘡痍的地球,冷漠的人性,男人間的溫暖,男女間的愛慕,無人交流時的寂寞與渴求,美麗被邪惡毀滅時的悲哀,這一切,都讓人不由自主地戰栗且恐懼,讓人思索人類的未來是否真的這樣可怕。
這部影片得到了公衆的廣泛認可,在大師級導演手中,電影的确是一種世界性的語言,僅憑情節、表情、節奏、音樂就能讓你感受到人性中的喜怒哀樂、痛苦遺憾,個人以為,在這部片子中,想像力是成功的關鍵。
第二部 《碧海藍天》,沒看出太多的主題,隻是覺得好看,女主人公很漂亮,其實我是想說很性感。這部片子給我印象頗深的是細節,比如雅克對父親表達的那句關愛,随後父親深入海底的悲痛;比如那枚在海底閃光的硬币,那句神父的台詞以及後來在遊泳池又出現的硬币;還有男女主人公關于美人魚的對話。
在這裡可以看出,電影的确需要精心設計,每一個若隐若現的情節都有其蘊藏的意義,都會在适當的時刻重新強調,從開始的第一秒鐘到影片結束的最後一秒鐘,故事裡的每一個細節都緊密相關。
作為法國電影界的靈魂,呂克·貝松的電影中,處處留有法國式浪漫和幽默,在細節的處理上,動辄讓你莞爾失笑,感受到導演内心的率真和無邪。
在《碧海藍天》中,日本潛水員吓得暈過去那個片段,讓我笑得抽筋兒,感覺呂導嘲弄日本人的水平實在之高。這也說明,不僅是電影,所有藝術形式裡,能夠感動受衆的就是創作者本人,你是什麼樣子,闡述何種想法,受衆才能共振你的想法,與你産生共鳴,而且真正的大師,一定是融合了自己民族、傳統以及個人精神世界的内容,這才會打動觀衆。
最後決戰
這一點,中國的導演們着實不怎麼樣。 創新來自于傳統,融合則來自于對傳統的認知程度和個人思想的豐富及深刻程度。比如中國的傳統,不僅僅是大紅燈籠和小腳女人,也不是留着辮子的落後與愚昧,更不是的憑空想像的打鬼子和肆無忌憚的耍貧嘴。
從某種程度上講,地球上任何一個民族和部落都有其博大精深的内涵,找不到、想不起、表現不出,那也隻能怪創作者學識淺薄或者内心冷漠,根本不适宜從事電影藝術。假若這個觀點正确,現今國内百分之九十九的導演都應該轉行賣臭豆腐去了,不過即使賣臭豆腐怕也是假貨,因為他們賣的臭豆腐聞起來臭,吃起來也臭。
從當今的功利色彩出發,許多中國的導演都熱衷于拍電視劇。尤其是室内劇、肥皂劇,投入少、來錢快、還能搞搞潛規則。這些導演中,前者是商人,後者是流氓商人。作為商人,騙騙投資者和觀衆,搞點潛規則似乎符合行業規則,無非就是交易嘛。
許多當了流氓商人的導演自稱胸懷美好理想,先騙出名聲和金錢,再搞搞精品電影藝術,到那時,錢有了,名也來了,搞得成登堂入室,搞不成自己不虧,可謂兩全其美。
寫到這兒,不能不贊一句:這幫混子,搞電影不行,耍流氓有一套。
也不是沒有清高之人,國内的導演們間或也有幾個理想主義者,胸懷大銀幕理想,打死也不拍電視劇,仿佛拍了電視劇即有良家婦女淪落風塵之感,當初頗不以為然,後來發現确是如此。僅從藝術的角度來看,電影所寄托和承載的理想,是電視劇遠遠無法比拟的,電影在構思、制作和表現形式上,也遠優于電視劇。
尴尬的是,盡管國内導演也想做良家婦女,使出全身的力氣要棄妓從良,可對大多數導演而言,他們即使是重新植膜也拍不出貞節烈女的大戲。
說到這裡,仿佛走題,本想說說呂克·貝松的電影好看,一不留神開始吐槽中國電影,想想也是悲哀,就像中國足球,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
更多鍊接:
影評:甘地傳
影評:随風而逝
看,岡仁波齊
#北京頭條##人生感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