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亞地形圖
在以色列北部有一個風光秀麗的淡水湖加利利湖,又被稱為加利利海。湖的面積不大,長21公裡,寬12公裡,但它卻被信徒尊稱為“聖湖”。
加利利海周邊地圖
加利利海沿岸地帶,是《聖經》中耶稣傳道、顯現神迹的聖地,同時也是以色列的最大淡水湖和水源命脈。然而,聖迹之湖,正在萎縮。
那麼,加利利海緣何如此重要?到底屬于哪個國家?有什麼地緣政治意義呢?
加利利海
壹聖迹之湖,水量充沛,漁業繁榮,處于重要商貿通道上
加利利海和約旦河向南注入死海
加利利海是以色列的“聖迹之湖。”傳說中,這裡便是耶稣最先顯神迹的地方。《聖經》記載,耶稣生平在加利利海沿岸一帶,留下不少傳道足迹。例如,在加利利海邊,耶稣呼召了聖彼得、聖安得烈、約翰和聖雅各4個使徒。之中,聖彼得在成為使徒前原是當地漁夫。耶稣讓他的高徒聖彼得将湖中的每種魚各捉一條,聖彼得竟捉了153條。其中最有名的一種就以他的名字命名,被稱作今日遠近馳名的“聖彼得的魚”,也就是吳郭魚,通俗點說就是鲫魚。
聖彼得魚
在鄰近的迦百農地區,耶稣也挑選12個門徒,發表“登山寶訓”;甚至主耶稣複活後,顯現聖迹,赤腳行走在加利利湖面上,平靜風暴,拯救衆生。耶稣就是猶太人,他的12門徒也都是猶太人。加利利湖是耶稣收徒和傳經的地方,自然是信徒們心中的聖湖。也因此,聖迹之湖每年都吸引着大批國内外的基督徒、觀光客,前來朝聖。
按照《聖經》記載,耶稣在加利利湖上傳經所乘的船,就是坐的木質船。
座落在東非大裂谷北端的加利利海,地處低窪、群山環繞。加利利海位于約旦河中間。約旦河的源頭是以色列、叙利亞、黎巴嫩交界的黑門山,約旦河湍急而下,從迦百農附近注入加利利海。然後又從約旦尼特洗禮處附近流出加利利湖,緩慢曲折地注入死海。
加利利海-約旦河-死海-地中海
加利利海,又稱基内雷特湖,加利利湖,是世界上最低的淡水湖,低于海平面21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淡水湖,海拔第二低的湖泊,僅高于其南側的鹽水湖死海,是整個巴勒斯坦地區最大的淡水湖,每年供給了大量的淡水供民生使用。位于以色列東北部,周長53千米,長約21千米,寬約13千米,表面積約160平方公裡,最大深度48米。加利利海水量充沛,這一天然水庫蓄水40億立方米。水從約旦河直接注入加利利海。黑門山、戈蘭高地、拿弗他利山和加利利山等周邊山區的溪流也注入此海。
濃郁的宗教色彩
加利利海其實不是一個海,隻是傳統上稱為海。加利利海全境包括沿岸為以色列所有,與其他争議地區不同,以色列認為并無任何主權争議。
從應許之地被驅逐的國族
加利利湖鑲嵌在加利利山和戈蘭高地夾峙的谷地中,延綿起伏的山脈環抱着一泓天青的湖水,陽光燦爛中的湖水,泛着粼粼波光,夕陽餘晖中的堤岸,暗香湧動夢幻朦胧。自北向南,象一條銀鍊将加利利湖和死海這兩顆奪目寶石穿連在了一起,仿似天使珠串不慎遺失在人間。
加利利海
中東國家都缺水,而這裡得天獨厚的水資源,顯得尤為重要,曆來是周邊國家必争之地。中東地區幹旱的現狀緻使多個國家為控制水源以戰争的方式争鬥。
圖片顯示:耶稣神迹遍布加利利湖周邊
以色列和叙利亞曠日持久戰争的背後就有水源的因素。水是幹旱中東的生命線,對于以色列來說,加利利海不隻是精神泉源,對以色列來講幾乎就是上帝的禮物,也是這個旱漠國家的淡水命脈。
貳加利利海到底屬于誰?
西亞大裂谷
加利利海位于古代連接埃及和叙利亞—伊拉克的重要商貿通道上。希臘、哈斯蒙尼王朝和羅馬在這裡建立了繁榮的市鎮和居民點:抹大拉、提比利亞等。公元1世紀曆史學家弗拉維奧·約瑟夫斯對該地區印象深刻,他寫道:
“可以把這個地方稱為自然的野心。”
約瑟夫斯提到繁榮的漁業,當時有230艘船隻定期在湖上工作。
加利利海上的漁夫,1890-1900
公元135年,猶太人反抗羅馬統治的巴爾科赫巴起義被鎮壓下去。羅馬從此禁止猶太人到耶路撒冷。猶太文化教育中心轉移到加利利海地區,特别是提比哩亞城。耶路撒冷猶太法典也許就是在這個地區編寫而成。
拜占庭帝國時期,該湖由于與耶稣的關聯,而成為基督徒朝聖主要目的地,這導緻旅遊業的繁榮。
以色列人征服的土地
拜占庭帝國失去對該湖的控制後,該湖的重要性下降了。該地區落入倭馬亞王朝的哈裡發和後來的伊斯蘭帝國的控制之下。除了提比哩亞,主要市鎮和城市基本上都被遺棄。1187年,薩拉丁在哈丁戰役中擊敗了十字軍,主要由于他能切斷十字軍獲得加利利海的淡水。
以色列約旦河周邊地形圖
1909年猶太先驅建造第一個合作農莊,訓練猶太移民從事農業。1923年,英國和法國達成協定,劃定了英屬巴勒斯坦和法屬叙利亞的邊界。英國移交戈蘭高地南部給法國,換來約旦河谷北部。邊界重劃,因此約旦河兩邊和整個加利利海,包括沿着東北岸10米寬的湖岸,成為巴勒斯坦一部分。
以色列領土擴張
聯合國大會181号決議将這塊地區歸屬了猶太國家,也就是後來成以色列,這使後來有關此地主權誰屬毫無異議。
戈蘭高地-加利利海
第一次中東戰争期間,叙利亞占領了東北岸。邊界線和當時非軍事區1949年停火協議簽署了。1967年六日戰争中,以色列控制整個加利利海和戈蘭高地,加利利海成為以色列的“内湖”。叙利亞聲稱加利利海東北岸是戈蘭高地的一部分,皆因約旦河的源頭源自該地。
以色列及周邊
領土争議一直沒有解決,而以色列認為加利利海屬于其内湖,并與其他地區不同,認為沒有任何主權争議。叙利亞和以色列在1990年代進行領土和平談判時,叙利亞曾一度提出一旦以色列同意歸還戈蘭高地,叙利亞同意加利利海及約旦河兩岸均屬于以色列,但于2000年和談後無疾而終。
巴勒斯坦失去的領土
叁淡水命脈:中東争奪最激烈的水源
加利利海水量充沛
“雨啊!雨啊!滾開,
改天再來吧!”
——美國兒歌
“雨啊!雨啊!從天而降
下了一整天,好多的雨滴
滴啊,滴啊
大家拍拍手吧!”
——以色列兒歌
美國和以色列的兒歌,充分體現了水資源對以色列民族的極端重要性。
在以色列每一間教室都有“一滴水都不要浪費”的海報。所有的以色列兒童,也都學到這首以色列兒歌。很難想像美國小孩會被教導在下雨天時要快樂拍手,因為在美國兒歌中,是要把雨趕到“改天再來”。
對面的山丘就是著名的戈蘭高地
以色列,是一個位于西亞黎凡特地區的國家,地處地中海的東南方向,北靠黎巴嫩、東瀕叙利亞和約旦、西南邊則是埃及。1948年宣布獨立,人口已超過813萬,其中猶太人611萬人,是世界上唯一以猶太人為主體民族的國家。
以色列地圖
以色列國家領土面積隻有1.49萬平方公裡,比我國北京市的面積還要小,北京市的面積為1.68萬平方公裡。以色列國土最寬的地方僅有100公裡,如此狹小的國土面積就注定了以色列沒有戰略縱深,射程較遠一點的火箭炮就可以打到整個以色列境内。
小小約旦河孕育了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二大宗教,也為以色列主要水源加利利湖提供2/3水量,1964年,管道、水渠、溝渠、地下隧道和泵站等廣泛網絡投入運行,構成以色列的全國輸水系統。這使得加利利海的水源可供整個以色列使用,占全國需水量的25%。
湖邊的老城中還能見到的殘存的老城牆,是奧斯曼帝國時期修建的
因此,這裡是中東争奪最激烈的水源,中東4次大戰都和它有關。阿以都把摧毀、争奪對方的水源作為首要戰略目标,以色列占領了約旦河發源地戈蘭高地。高地每年年降水量約500-800毫米,以色列國内使用的40%的水源都來自這裡。叙以談判的焦點不是戈蘭高地,而是水源。
加利利海地區政治地圖1992
1955年約翰斯頓協議規定了各方取水量,但隻有以色列簽字。約旦河也是巴以談判的難題之一,阿拉伯國家20世紀60年代要截流約旦河,1965年以軍炸毀叙利亞的截流設備,這成為1967年戰争的原因之一。以色列堅持占有絕大部分約旦河西岸水源。
從八福山上眺望加利利湖,那一抹輕盈的淡藍色美得消魂
由于對加利利海過量取水以滿足需要,因此以色列在開發替代水源上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包括處理或回用污水供農業和工業使用。這些水源的增加逐漸減少了以色列在農業用水上對加利利海的依賴,因此加利利海的水源現在主要供消費者使用。目前,負責全國輸水系統的麥考羅特公司利用加利利海和其它水源為以色列提供了80%的飲用水。
加利利海的水量取決于天氣和降雨量。抽運率必須時時調整。當基内雷特湖的水位低于海平面213米時,就必須停止抽水以防餘下水變得太鹹。幹旱有時會導緻水位降至很低,2001年水位低至海平面以下215米。抽水過程産生的高溫溶解了湖或含水層周圍的岩層鹽分,同時還會導緻高鹽度,由此降低了水質。
應許之地各自然區
從加利利海流出的約旦河最終到了死海,死海低于海平面416米,是地球陸地表面最低點。湖長56公裡,寬3到19公裡不等。由于鹽度約為30%,是大洋海水的10倍,因此其希伯來語稱為鹽海。高比例的鹽度賦予了死海額外浮力,人們很容易在死海浮起來。
死海衛星圖
由于死海沒有流入其它水體的出水口,因此絕大部分水都是在炎熱氣候下蒸發掉的,這是其含鹽量增加的主要原因。然而,死海水位的下降速度超出了正常蒸發速率。過去50年來,死海表面積收縮了三分之一,水位下降了大約25米。近年來,以色列、約旦和叙利亞都将約旦河的水引入本國做農業和工業用,減少了流入死海的水量。目前,死海水位每年約下降1米。
地中海-約旦河谷
肆消逝中的加利利海VS把加利利海變成淡水蓄水庫以色列的以色列國家水庫建于1964年,将水從該湖輸送到以色列的人口中心,是該國大部分的飲用水資源。以色列控制水源,并負責供應湖水給約旦河西岸和約旦。對水的需求增長和有時的枯水導緻該湖的壓力和水量減少,有時達到危險的低水平。
上約旦河注入加利利海,這裡除了是以色列内陸的重要水源,也是舊約聖經的知名舞台,耶稣曾在此多次施展神迹
但被形容是“百年一次大幹旱”、一連5年的冬天旱季,讓加利利海陷入了水位低潮,水體不斷限縮。據英國《衛報》,加利利海10年前還能每年供給4億噸的淡水,然而受幹旱影響,流入加利利海的水量已經少于湖水蒸發量和抽取量,近年來的供給量驟跌至每年3-4千萬噸。
19世紀末的提比利亞和加利利海
2017年,約旦河和加利利海陷入低水位的危機時,以色列農業部長阿瑞爾,甚至發動了争議的“哭牆祈雨禱告大會”,呼籲全國人民“用愛換水”,祈求“神迹”再次顯靈。
然而蒼天無情,天不降甘霖。據以色列《耶路撒冷郵報》的報導,加利利海在2018年6月1日的測量,水位低點降至海平面以下213.46米,比“最高紅線”還要低上5米,約落在“次高紅線”上下,距離2001年幹旱危機的“最低黑線”約海平面下215米僅差約1米多。
幹旱危機
湖水面若低于最低警戒黑線,将使加利利海水體的酸度增加,造成生态危機,進一步影響民生用水供應,甚至連帶影響到約旦河及其下遊死海。
為了搶救消失中的加利利海,解決缺水危機,以國政府10日宣布,将“取水于湖,還之于湖”,史上第一次向加利利海注入淡化水。
飲用水
過去曾有治水經驗的能源與水資源部官員利夫席茨表示,注水計劃從2019年開始,希望在2022年前,每年向加利利海注入1億噸的淡化水。以色列總理内塔尼亞胡更豪語表示:
“我們要把加利利海變成淡水蓄水庫!”
在2030年前,加碼達成每年注入11億噸淡水、必要時甚至提高至12億噸的遠大目标。
目前以色列國内擁有5座海水淡化廠,每年提供6.7億噸的淡水,相當于80%的民生飲用水。為了因應加利利海的注水計劃,利夫席茨也宣布将再新建2座海水淡化廠,一座在西加利利海,另一座則在耶路撒冷之南。
以色列海水淡化處理廠
然而,點滴雨水難得,經費更難尋。以色列的水務總局局長沙罕表示,若蓋一座蓄水量為2-3億噸的海水淡化廠,斥資約為8.4億美金。巨額經費不隻不會像雨水一樣從天而降,即使增建海水淡化廠,在以色列的民生用水量,以每年1.5億噸的驚人數字飛漲之下,要如何“滿足”不斷膨脹的用水需求,更是個頭痛問題。而缺乏鎂的海水淡化水,可能增加導緻心髒病等心髒疾病的風險,也是國民健康的一大隐憂——海水淡化廠,恐怕不會是以色列缺水危機的萬靈丹。
以色列海水淡化處理廠
伍在以色列,水屬于所有人,為水4次立法!
以色列幹旱土地上的農業
以色列人會産生對水有強烈意識的文化,部分是因為以色列境内大部分是沙漠的地理環境,其他也屬半幹旱的土地,但光是“幹旱很常見”的現實環境,還無法充分解釋為何以色列人具有珍惜水資源的強烈意識。
以色列灌溉農業
盡管今天在以色列的猶太人已經不太嚴格遵守宗教儀式,但文化與傳統仍然曆久彌新。從出埃及到建國,以色列人2000多年來信仰的宗教文化中,以雨和露珠的形式,充滿着對水的敬意。
在猶太人的聖書中,“雨”不隻被提到将近一百次,甚至還有沿用至今的猶太文專有名詞,以形容每年的第一場雨和最後一場雨。從悠久的猶太傳統中,他們對水有天生的敏感度,這也與他們在以色列土地上的新生活密切相關。
在以色列,不管是在城市,還是在農場,跳“水舞”和唱其他與水相關的歌曲,幾乎是一種普遍的文化經驗。以色列甚至在貨币與郵票上,也推崇水的重要性。
加利利湖湖畔的提比利亞城
在美國,水被當成個人财産,但在以色列,水的擁有權與使用權都掌握在政府手裡,都将水視為所有人的共同财産,并以全民的整體利益為行動依據,他們會根據最好的用途來分配水資源。以色列對國家的水的統一掌控權,也編成一系列的法律。
這些律法鞏固了以色列水權集中的文化思維。1950年代中期,以色列國會通過三個法案,為1959年的水利法改革奠定基礎。第一個法案在1955年通過,禁止在以色列任何地方鑽地取水,即使地主在自己的土地上,若沒有取得執照,也不能取水。該法案意味個人産權向政府掌控讓步。
約旦河
第二個水法案同樣在1955年通過,所有的水必須通過水表,才能配送。該法案要求:所有的公用事業單位都要安裝獨立的水表,以測量供應給每一戶民宅與公司的水量。讓政府得以介入民衆的用水模式。
1957年,國會通過第三個水法案。強調的是地表的水,不管河水或溪水,甚至還包括雨水,都歸政府管,家家戶戶由排水道排出的水皆歸政府所有。沒有事先得到政府許可,是不能将這些水改道的。該法律還強制規定,農民在自己的土地上放牧家畜時,如果動物會經過某個水道,農民就必須先取得放牧執照。這個法案讓我們再一次看到,個人利益被納入政府的掌控。
西亞地形圖
1959年的水利法讓政府達到集中水權的巅峰。該法案賦予政府“巨大的控制權力,并限制個人的用水活動,以保護并提升大衆利益。”所有的水資源都是公共财産,由政府掌控。土地所有權并不包括在土地表面或底下,或鄰近的水資源權利。
曾擔任以色列水利專員的塔爾,生動說明以色列的水權如何完全掌控在政府手中:
“政府當然掌控所有加利利海的水,也當然掌控所有的地下蓄水層。但如果你在雨季開始,在房子屋檐下放一個桶子,房子是你的,桶子是你的,但桶子裡的水,至少在理論上,是政府的财産。如果沒有收集雨水的執照,就是違反水利法。雨水隻要掉到地面,或掉進桶子裡,就屬于大衆所有。”
今天的以色列是一個很有活力的資本主義經濟體,但對于水資源的管理,仍采取國家掌控、集中規劃的原則。
陸節水為何依舊重要?由于水資源極度稀缺,以色列政府總是呼籲國民節約用水,直到海水淡化技術發展成熟,以色列人的“節水”美德也成了過去式。但近年的幹旱,讓“海水淡化科技”又開始受到質疑。
由于國土瀕臨地中海、海水資源用之不竭,“海水淡化”技術似乎就是以色列處理缺水難題的正解。但“海水淡化”并沒有解決農業的缺水困境,連以色列的能源部長史坦尼茲也坦言:“沒人預料到這場長達五年的大旱,就算我們擁有先進的淡化海水技術,以色列的處境還是相當困難。”
問題出在哪裡?
以色列沿海平原
以色列的雨零星下在冬季,大約從11月至隔年4月的降雨時間,也隻為北部帶來500到700毫米的年降雨量,南部更是隻有可憐的25毫米。不過這幾年冬季雨量逐年下修,作為以色列境内最大淡水内陸湖的加利利海水位也屢創新低,加利利海作為淡水來源的功能因而弱化,以色列甚至不再從這裡取水。
在以色列境内,加利利海的情況并非特例。持續多年的幹旱,讓多條最終彙入約旦河的支流也同樣面臨枯竭,除了影響中途的加利利海水位,經由下約旦河流往更南邊、也是全球海拔最低的湖死海,同樣難以維持往年水位。對鄰近的以色列、約旦、巴勒斯坦來說,約旦河的水量至關重要,但氣候變遷、人口成長、還有農業所需的大量用水,都消耗了大量的水資源,連年幹旱更讓約旦河的水位無以為繼。
當幹旱還不嚴重時,以色列以為投資海水淡化就是正解。但是當旱情連年,以色列往年的缺水口号與節水呼聲,卻又再度響起。
“你該做的就是節水。”
經過淡化處理的海水通常供應給以色列人口最稠密的沿海地區,内陸的居民并非人人都可享用。以色列的北部民衆則是依舊仰賴自然水源,但在約旦河水位受到連年幹旱之際,這個區域的民衆的用水量卻沒有受到限制。
最先感受到幹旱影響的當數加利利海附近的居民。加利利海的水位曆史新低,迫使以色列當局已經對他們的用水量做出限制,進而威脅到該區農業的生計。
海水淡化是萬靈丹嗎?
既然以色列那麼重視海水淡化,為什麼不把淡化處理的海水引到缺水的北部呢?目前以色列并未規劃“南水北運”的相關管線,而且興建、運行一座海水淡化廠所費不赀,而且非常耗能。從戰略上來說,将以色列稀缺的水資源都寄望于海水淡化廠,無異讓以色列陷入極大的戰略風險:隻要敵國鎖定淡化處理廠攻擊,等于讓以色列立刻陷入缺水狀态。
以色列-約旦
水是萬物之源,珍惜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