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
“離心空壓機無法啟動,請求支援!”
5月13日晚,廖成臣接到貴州輪胎有限公司金關廠區的緊急求助。
作為一名老設備維修工,接到這種“緊急任務”對廖成臣來說習以為常。
而此時距離他前往北京參加全國兩會隻剩下三天。突然的設備故障,故障到底多大?多久才能維修好?會不會影響生産?當晚,廖成臣輾轉難眠。
廖成臣在生産現場做技能培訓
今年47歲的廖成臣,是貴州輪胎有限公司動力供應分公司維修電工組班長。自1994年進入公司以來,他先後獲得“全省突出貢獻的高技能人才”、全國“五一勞動獎章”、貴州省“金牌工人”等稱号和榮耀,2015年被評為全國勞模,2018年當選為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目前,他主要負責公司蒸汽、空壓、供水、供電等四大設備的故障維修,是公司生産線動力供應的重要“守護者”。
“這台十多年前就花了200多萬元從日本進口的離心空壓機,是廠區動力供應的‘半壁江山’,今天無論如何要搶修出來。”由于條件限制不能夜晚檢修,5月14日一早,廖成臣便馬不停蹄地趕到金關廠區,一頭紮進了故障排查工作中。這天中午午飯時間,廖成臣終于接了記者的電話。記者向他說明現場采訪的請求後,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說:“不行啊,設備出故障了,我今天要抓緊處理,不能影響了生産。”同時謙虛地表示,“我是一線工人,就是要幹好技術活,持之以恒,刻苦鑽研。”在記者的再三要求下,廖成臣終于答應道:“等我修好設備,再回你電話!”
“大功告成,運行良好。”5月14日19點16分,廖成臣終于通過電話向記者傳來好消息,“不辱使命,經過一天的努力,故障得到排除。”
廖成臣在觀察檢修設備
貴州輪胎股份有限公司作為目前國内規格品種最為齊全的輪胎生産企業之一,一路走來曆經多次技改,并從國外引進了很多先進關鍵設備,其堅實、穩健的前進步伐,也深深地影響着廖成臣的成長。面對進口設備,面對宛若“天書”的英文說明書,他通過查閱翻譯字典,結合自己在設備維修上積累的知識和經驗,不斷摸索總結,學習專業書籍、上網查資料,一定要在最短時間内摸清設備性能。
“技能競賽、技能培訓、職業資格提升,我們的個人成長平台機制是越來越好。”廖成臣說自己從一名普通的設備維修工成長為“高技能人才”的“蛻變”應當歸功于國家對一線生産工人的重視。從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到技師、高級技師,一個檔次一個梯度,任何一步成長最終都會反映到個人成長和工資收入上,隻要努力了,就會有收獲。
“我們關心的事,國家一直都在跟進解決。”作為一名全國人大代表,廖成臣對自己的履職經曆很有感觸,此前召開的兩次全國兩會,他作為全國人大代表曾提出關于“電梯安全”和“停車方便”等民生方面的建議,相關執行部門對代表們提的每一個意見都進行了及時反饋,且很多都形成了地方條例進行了實施。廖成臣表示,他将繼續把履職熱情轉化為履職能力,幹好本職工作,為公司生産提供好“動力”保障。
記者:張亞
編輯:朱若岚
編審:李柏杉
審簽:王幸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