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市婦幼保健院成人重症監護室成功為一名98歲的老人放置膽管支架,目前,老人已經出院,下肢水腫消退,能進食幹飯。出院前,該院劉志偉院長和黨委書記許秋琰一道來到成人重症監護室,看望了即将痊愈出院的98歲高齡的肖奶奶。病床上的老人兩手在大腿上一拍,接着伸出兩個大拇指對兩位領導說說:“你們的醫術水平真是高!”
衡陽市婦幼保健院劉志偉院長(右)、許秋琰書記(左)探望98歲患者
10天前,98歲肖奶奶因胰頭癌壓迫膽總管,在内鏡支持下做了膽管支架放置術,手術很成功。但由于老人年齡大、基礎疾病較多,術後出現了肺栓塞、内環境紊亂等嚴重并發症。在老人及家屬強烈要求下,患者轉入了衡陽市婦幼保健院成人重症監護室。
當時,患者心率快至120次/分,幾乎是同年齡老人2倍;肺栓塞引起了胸痛和全身發绀,吸氧狀态下氧飽和度80%上下,離正常相差10個以上百分點;雙下肢重度水腫并滲液,口腔黏膜出現意味真菌感染的大量白斑,情況十分危險。診療組認為,老人所有的不适源于肺血管栓塞,一解百解,首當其沖應該溶栓。對一個80歲以上老人采取溶栓,要冒如全身大出血這樣的大風險,患者是将近百齡的老人而且手術後剛過一周。在業務院長黃菊芳支持下,家屬表示信賴和配合,該科主任吳鵬團隊和副主任醫師肖捷大膽施藥、積極治療,很快控制了症狀,6天後所有生化指标和肺功能指标基本趨于正常。
三分治療,七分護理。肖奶奶快速順利的康複與以護士長譚青青為首的護理團隊的精心護理息息相關。根據老人病情和現狀,她們有針對性的将老人的護理重點放在了皮膚粘膜和功能鍛煉上。老人體重33公斤,基本皮包骨,來時因口腔粘膜真菌感染大塊白斑,隻能喝米湯;雙下肢靜脈栓塞呈不對稱的重度水腫和滲液。為防止皮膚壓倉和深靜脈栓塞,她們撤除了一般的床單改用了吸水性強很多的大浴巾,一天三次每次20分鐘攙扶老人在病房行走,同時督促老人進行踝關節、擡高腿部和擴胸運動。老人從醫性很差,身體感覺稍好點後,時不時像小孩一樣任性不肯運動和打針,護士們花了很多精力來和老人溝通,在連哄帶騙的情況下完成了所有的護理計劃。
昨日上午,老人已經出院。出院時下肢水腫已經消退,能進食幹飯。(來源:當代商報社 通訊員 陳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