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魯迅是我國現當代文壇上的大文豪,偉大的無産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他寫過許許多多優秀的作品,給中國文學史上留下了豐富的遺産。魯迅是"棄醫從文"的代表,1904年初,他入仙台醫科專業學醫,後才從事文藝創作。不過在後來的文章中,他也多次提到過自己在日本學醫時的情形,也提到過他的一位老師——"八字須、戴着眼鏡"的藤野先生。從他的文字可以看出來,魯迅對他這一位日本老師心裡是相當尊敬和懷念的,當時的日本人對中國人民抱有狹隘的民族偏見,但藤野先生對來自弱國的魯迅毫不歧視,倍加愛護,并以自己的高尚品質給魯迅以極大的影響。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位藤野先生以及他後來的結局。
藤野先生其人概況
藤野先生全名藤野嚴九郎,1874年7月11日出生于日本,畢業于愛知醫學校(現)。日本的醫生、教師。藤野因和其學生的交往而聞名。其家族世代為醫,藤野嚴九郎是藤野家的第六代醫生。藤野在讀小學時,跟酒井藩校教師野坂先生學過漢學。1892年4月,從福井學校中途退學,進入愛知醫學校(現)。1896年10月畢業,并留校作解剖學教師奈良坂的助手。1897年5月,得到醫生開業證明書,同年7月開始,在東京帝國大學(現)醫學院學習解剖學一年。1901年10月,藤野應聘到仙台醫科專門校任解剖學講師,其時藤野剛剛滿27歲。1911年,東北帝國大學(現)成立,1912年仙台醫科專門校并入,成立為東北帝國大學醫學部。1915年決定成立東北帝國大學醫科大學,藤野因學曆不夠,被迫于6月底提出"請求免職",7月1日降為臨時講師,8月9日被解除講師職務。藤野先生失業後一度任職于三井公司的慈善醫院耳鼻喉科,1919年回故鄉開設私人診所。1945年8月11日(日本宣布投降的4天前)在福井逝世。 戰争結束後,中日兩國重修舊好,藤野嚴九郎被認為對中日友好做了貢獻。1961年,藤野的家鄉福井市為他建立了紀念碑;1983年,魯迅故鄉紹興市和藤野先生故鄉蘆原市結為友好城市;1984年,藤野先生故居被改造成藤野嚴九郎紀念館,他生前任教的東北帝國大學設立了"東北大學藤野先生獎"。
失業之後的生活
1912年(明治四十五年),藤野先生任職的仙台醫學専門學校被并入東北帝國大學醫學専門部。1915年(大正四年),在文部省第10号令的指導下,東北帝國大學醫科大學開設,東北帝國大學醫學専門部在同年停止招生,并且于1918年正式關停。在當時教育改革的環境下,仙台醫學専門學校被廢止和并入東北帝國大學醫科大學是有時代背景的因素在裡面的,然而,因為專科學制被廢止,改制成為了大學學制,因此,學校的管理層認為原先仙台醫専的教職員并不是全都符合在新成立的醫科大學任職的條件。因此,原先仙台醫専共計16名教職工中,僅有4名教授正式被編入醫科大學,2名教授被降職為副教授後編入。包括藤野先生在内的另外10名教職工則失去了工作。
1916年(大正五年),藤野先生離職後前往東京的三井慈善病院耳鼻咽喉科擔任實習醫生,但于同年12月離職,回到家鄉坂井郡。藤野先生回到下番後,他的二哥明次郎已成家開業,他先幫二哥做事。後來藤野先生的原配夫人不幸去世,不久又和文子小姐結了婚。文子夫人的娘家在三國鎮從事海運業,有這樣的家庭援助,在1918年(大正七年),藤野先生在坂井郡的三國町開設了自己的耳鼻喉科診所,為自己的鄉親們提供醫療服務。彼時,藤野先生還不能完全适應自己的新身份,做事也都帶有學究氣息,不過随着時間的推移、年齡漸長以及在同窗好友土田誠的勸解下,藤野先生逐漸卸下了自己身上教授的包袱,将自身越來越融入到日本傳統鄉村醫生角色中去了。此後近三十年,藤野先生都在當地紮根,并且行醫直到最後一刻。這有一段描述他當時行醫時的話:
夏天的時候,藤野會在浴衣外搭配短羽織,穿着草帽草鞋,披着農民勞作時的蓑衣。冬天則戴着一頂包裹住臉頰的絨線帽,身穿粗羊毛披風和木屐出門為病人就診。無論春夏秋冬,藤野先生都會戴着一副金絲眼鏡,并且在鼻梁處紮有膠布。 喜歡抽"朝日"牌香煙,喜歡下圍棋……藤野不向那些貧困的病人收取診療費,作為一個正直的人,大部分患者送來的禮物也被他退還。藤野與魯迅濃厚的師生情誼
魯迅在日本求學期間,藤野先生一直很關照他。他辛勤治學、誨人不倦的精神及其嚴謹踏實的作風,還有他對中國人民的誠摯友誼對魯迅都産生了深刻的影響。在魯迅回國、藤野先生離職之後,他們一直沒有聯系,也沒有消息。直到1935年6月,佐藤春夫和増田渉翻譯了《魯迅選集》,在日本産生了很大的反響。正巧,藤野先生的長男藤野恒彌從他的國語教師那裡聽聞了《魯迅選集》這本書,這才知道了自己當年的學生周樹人君,如今已經成為現代中國首屈一指的大文豪,藤野先生感到非常的欣慰。
但是第二年,也就是1936年10月19日,魯迅病故。這一年底,當地就有記者前來采訪藤野先生,他們聊了很多,後來還整理了采訪資料,成了悼文《謹記周樹人君》發表在了《文學案内》,以下是筆者搜集的資料内容:
因為是多年前的舊事了,所以記憶不是很清楚。但我可以确定我從愛知醫學專門學校轉職到仙台醫學專門學校是明治三十四年末的事。在那之後兩年或三年,周樹人君作為第一個從中國來的留學生進入了仙台醫學專門學校學習。因為是留學生,不需要參加入學考試,周樹人君和一百人左右的新入校生以及三十多人的留級生一起聽課。 周君身材不高,臉園園的,看上去人很聰明。記得那時周君的身體就不太好,臉色不是健康的血色。當時我主講人體解剖學,周君上課時雖然非常認真地記筆記,可是從他入學時還不能充分地聽、說日語的情況來看,學習上大概很吃力。 于是我講完課後就留下來,看看周君的筆記,把周君漏記、記錯的地方添改過來。如果是在東京,周君大概會有很多留學生同胞,可是在仙台,因為隻有周君一個中國人,想必他一定很寂寞。可是周君并沒有讓人感到他寂寞,隻記得他上課時非常努力。如果留下來當時的記錄的話,就會知道周君的成績,可惜現在什麼記錄也沒留下來。在我的記憶中周君不是成績非常優秀的學生。那時我在仙台的空崛街買了房子,周君雖然也到我家裡來玩過,但已沒有什麼特别的印象了。如果過世的妻子還在世的話,或許還可以回憶起一些事情。前年,我的長子藤野恒彌在福井中學時,主講漢文的管先生對他說"這本書上寫了你父親的事,你拿去看看。如果真是那麼回事,給我們也講一講那些事情"。于是長子恒彌借回了周君寫的書讓我看,這些作品似乎都是佐藤翻譯的。這以後大概過了半年,管先生來和我會面,也談到了書中所講的那些事情。從管先生那裡,我知道周君回國之後成了優秀的文學家。管先生去年去世了。聽說在姬路師範當老師的前田先生也說過周君的一些事情。讓我再回到前面的話題。周君在仙台醫學專門學校總共隻學習了一年,以後就看不到他了,現在回憶起來好象當初周君學醫就不是他内心的真正目标。周君臨别時來我家道别,不過我忘記這次最後會面的具體時間了。據說周君直到去世一直把我的照片挂在寓所的牆上,我真感到很高興。可是我已經記不清是在什麼時候、以什麼樣的形式把這張照片贈送給周君的了。如果是畢業生的話,我會和他們一起拍紀念照,可是一次也沒和周君一起照過像。周君是怎樣得到我這張照片的呢?說不定是妻子贈送給他的。周君文中寫了我照片的事情,被他一寫,我現在也很想看看自己當時的樣子。我雖然被周君尊為唯一的恩師,但我所作的隻不過是給他添改了一些筆記。因此被周君尊為唯一的恩師,我自己也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周君來日本的時候正好是日清戰争以後。盡管日清戰争已過去多年,不幸的是那時社會上還有日本人把中國人罵為"梳辮子和尚",說中國人壞話的風氣。所以在仙台醫學專門學校也有這麼一夥人以白眼看待周君,把他當成異己。少年時代我向福井藩校畢業的野坂先生學習過漢文,所以我很尊敬中國的先賢,同時也感到要愛惜來自這個國家的人們。這大概就是我讓周君感到特别親切、特别感激的緣故吧。周君在小說裡、或是對他的朋友,都把我稱為恩師,如果我能早些讀到他的這些作品就好了。聽說周君直到逝世前都想知道我的消息,如果我能早些和周君聯系上的話,周君會該有多麼歡喜啊。 可是現在什麼也無濟于事了,真是遺憾。我退休後居住在偏僻的農村裡,對外面的世界不甚了解,尤其對文學是個完全不懂的門外漢。前些天從報紙上得知周君去世的消息,讓我回憶起上面所說的那些事情。不知周君的家人現在如何生活?周君有沒有孩子? 深切吊唁把我這些微不足道的親切當作莫大恩情加以感激的周君之靈,同時祈禱周君家人健康安泰。1937年中日戰争爆發後,藤野先生對此戰争是持反對态度的。他的長男恒彌于翌年加入了東北帝國大學醫科大學進學,他于畢業後進入軍隊,成為了一名軍醫。但于1945年在前線染病不治,結果先于其父,死于昭和二十年的元旦。在戰争期間,藤野先生過得也十分貧困,但是始終保持着救世扶人的心,盡力救助當地的老百姓。他本身是一個樂觀的人,但是長子的死對他打擊卻不小,使他的精神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創傷。終于,在同年8月,倒在了前往自己診所的路上,救治不果,于翌日清晨離世,享年71歲。四天之後,日本戰敗投降。
以上便是藤野先生後來的經曆和結局。作為一名醫生,藤野先生始終心系病人,救死扶傷,行醫為仁,受到了人民的敬仰和愛戴;作為一名老師,他對學生一視同仁,不歧視,不抛棄,對于魯迅這樣一個外國人給予關心和照顧,使學生對他的恩情銘記于心,也真正算得上是一個好老師。藤野先生真可謂是一個德才兼備之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