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E是淨利潤和股東權益的比率,也叫淨資産淨利率,它反映的是股東投入1元資本獲取的利潤。因此這個指标越大,反映企業盈利能力越強,同時也說明這家公司股東用很少的投入就創造了很高的利潤。這時候就會出現一個疑問,為什麼這家公司股東能夠用很少的投入就創造了很高的利潤?說明這家公司目前一定有些什麼能帶來淨利潤的東西,沒有被記錄在财務報表上,需要人們去辨别。又或者,反過來,當我們看見一家公司淨資産收益率很低時,代表這家公司部分資産的價值,遠遠低于賬本記錄的賬面價值。
舉個極端的例子,在北京長安街上設一個收費的站點,與在撒哈拉大沙漠設一個收費的站點,如果比建設成本和資産,後者可能更多。然而,前者會具有巨高無比的Roe,後者卻有着近于零的Roe,原因為何?
很明顯,是前者賬本上沒有記錄收費權力這項價值非常巨大的資産以及相應的地理位置人流量等無形資産;而後者的賬本上忘記記錄愚蠢決策這筆費用,該投資在完成時,花費了很多的資源,賬面上看起來資産巨大,實際上卻不産生什麼收益。這提示我們财務報表上面的數據會具有迷惑性,有時候要思考這個企業不被記錄在報表上面的東西,這個就是高roe給我們帶來的意義。也就是這個指标是一個指示牌,能夠幫助我們剔除不好的公司。
具體來講,使用Roe來篩選企業,是在學霸裡尋找未來的學霸,同時剔除學渣。它注定有個死結:會錯過逆襲為學霸的原學渣。這些“學渣”,可能處于某些新領域,前景遠大,隻是出于某種戰略考慮,主動放棄利潤,依賴其他來源的資金維持企業的生存和擴張,比較典型的如一些前期要大量燒錢的互聯網公司,他們為了争奪客戶犧牲了短期的Roe,看起來他們似乎就是一個學渣,但是其中有部分最終卻逆襲成了學霸。對此隻能被動接受,因為它是自己為确定性付出的代價了。
舉個例子科創闆上市剛剛一個多月的首藥控股-U發布2022年一季報顯示,公司實現歸母淨利潤-5066.23萬元,去年同期為-3468.64萬元。顯然這就是Roe指标要排除的企業,同時未來這家公司怎麼樣誰都不好說。
做完了這一步接下來就是在篩選出的公司裡進行再次選擇。選擇的标準就是①那些沒有被記錄在資産負債表上,卻能給企業帶來收入的資産是什麼?②這種資産未來會消亡、會增長還是會維持不變呢?③它的存在或者增長,是否需要投入資金去維護。與新增産出相比,投入資金是否具有較高性價比?得出的答案決定了這些公司未來幾年是否仍然是一家好公司。通俗地講這些東西如果可以靠金錢買到,其獲利能力的可持續性是存疑的。因為資本是逐利的,一種獲取高額利潤的手段,如果隻是投入金錢就可以複制,那麼它一定會被複制。結果就是對手産生、競争加劇、利潤率降低、Roe縮水,導緻原來高Roe的公司變成了一個平庸的公司。
因此ROE指标是一個判斷企業目前盈利能力的綜合指标,同時也是篩選出好公司的方向性指标,它能幫助我們大大降低篩選範圍。但最終能否選出好的公司,取決于你怎麼判斷隐藏在企業報表之外的東西,這其實非常不容易,也是這個指标的局限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